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薩提亞的結果 展開

薩提亞

療法

薩提亞是最早提出在人際關係及治療關係中,“人人平等,人皆有價值”的想法的人,她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療方法,最大特點是著重提高個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及幫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 more fully human),而非只求消除“癥狀”(Symptoms),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個人達致“身心整合,內外一致”(Congruece)。由於她的治療法有很多地方與傳統治療方式回異,故被稱為“薩提亞治療模式”(The Satir Model, Banmen 1976, Satir 1991)。薩提亞模式(The Satir Model)在諸多家庭治療理論中,一直是難以歸類的派別,有的教科書將之列為溝通學派,有的將之納入人本學派,究其原因,在於薩提亞模式不強調病態,而將心理治療擴大為成長取向的學習歷程,只要是關心自我成長與潛能開發的人,都可在這個模式的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穫

基本簡介


因這種以人為本位、以人為關懷的信念,她在進行家族治療的過程中,發展出許多特別的活動,例如家庭雕塑、影響輪、團體測溫,以及用一條白色繩索展現出家庭關係圖,顯示個人與家庭之間的心理臍帶關係。這些活動均靈活地融合了行為改變、心理劇、當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療技巧,這也表示薩提亞並不抱持強烈的本位色彩,她尊重並實際運用不同取向的治療方法,兼容並蓄。

模式起源


1951年,薩提亞第一次嘗試運用後來被稱之為“薩提亞模式”的方法為一個家庭作治療。一開始,她處理一個被診斷精神分裂症的少女,在進行6個月後,情況發展良好。可是之後她卻接到女孩的母親的電話,說薩提亞離間她們母女的感情。
薩提亞以其敏銳的洞察力覺察到母親不滿的言語背後的懇求意味。她要求這位母親與女兒一起與她見面。當母親和女兒一起來見薩提亞時,薩提亞發現她之前與女孩建立的良好關係竟然消失了,女孩又回到六個月前的狀態。
薩提亞繼續為這兩母女進行治療。母親、女孩、薩提亞之間慢慢建立起一個新的、良好的關係。這時薩提亞邀請家庭中的父親/先生一起參與。結果,當他成為面談中的一員時,本來建立起來的治療關係又掉回原來的狀態。
薩提亞在這個時候了解到她可能已經接近了某個關鍵的問題。而正是這個問題,後來成為她創立全新治療模式的契機。
她詢問這個家庭是否還有其他成員。當僅余的這位被稱之為“天之驕子”的兒子/兄弟來到治療面談中,並展現他在這家庭里舉足輕重的地位時,薩提亞更清晰地看到女孩在家裡被“力量架空”的角色,以及她在家庭里力求生存的痛苦掙扎。
這些經歷以及之後的經驗,讓薩提亞發現,治療並不僅限於“那認定的病人”,也需要整個家庭系統的介入。也許,她可以借改善家庭成員彼此間的關係,來帶動整個家庭的改變——當然,也自然而然地改變了家庭中每一個個別的成員。
這也讓她開始強而有力地使用“雕塑”的技巧,她讓案主以不同的身體姿態來代表、呈現溝通的信息。這些身體姿勢可以透露出、並使案主覺察到那些他沒意識到的信息,並從而有所改變。
例如,薩提亞就讓那位“天之驕子”站在椅子上,他的父母朝他擺出崇拜的姿勢,且不留一絲餘地給女兒。借著讓家庭成員演出這一場景,薩提亞使他們認識到他們經常加以否認的感受。這個體認也促使他們去改變彼此之間的關係。
薩提亞從這次經驗出發,發展出以系統取向來幫助家庭的家庭治療,對治療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重塑前提


家庭重塑的前提就是薩提亞所相信的人類基本事實:
1. 人本來就有能力活出豐富、喜悅的生活。人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實現這種能力。
2. 人對事件的應對方式,是決定該事件有何結果的主要因素。
3. 應對方式是人在最脆弱的時期(出生到五歲)學會的方法,人在這個階段最缺乏信息,無法判斷自己所學方法的效力和益處。由於這是最初的學習,而且是在非常脆弱的時期。所以幾乎都會銘印在心。
4. 人有能力轉移、壓抑、潛抑、投射、否認或扭曲自己與生俱來的各種能力,以順應自己所感知的生存要求。
5. 不論在任何年齡,大部分人都能學習新的思考方法和行為方式。
6. 人會在生活中展現出自己的學習,把人的生命視為神聖的,家庭重塑就同時是靈性與知性的經驗,可以釋放能量,脫離過去的桎梏,走上發展之路,成為更完滿的人。
帶領家庭重塑的人若相信並反映出生命的神聖性,能體認宇宙玩笑的本質,從內心和靈魂深處來帶領,同時符合邏輯就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如果除了用腦,也用心來進行,而不受限於僵化的規條;如果有探索的視野,而不是預設立場,就會遵循宇宙的法則,並能發現真正的人性。

治療信念


1. 改變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變有限,內在的改變還是可能的。
2. 父母在任何時候都是盡他們所能而為。
3. 我們擁有一切所需的內在資源,以便成功地應對及成長。
4. 我們有許多選擇,特別是面對壓力作出適當回應,而非對情況做出實時反應。
5. 治療需要把重點放在健康及正向積極的部份,而非病理負面的部份。
6. 「希望」是「改變」最重要的成份。
7. 人們因相同而有所聯結,因相異而有所成長。
8. 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各人可以為自己做出選擇。
9. 我們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證。
10. 多半的人傾向於選擇對他所熟悉的而非舒適的應對,尤其在壓力之下。
11. 問題〔困難〕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
12. 感受是屬於我們的,我們都擁有它們。
13. 人性本善。他們需要找尋自己的寶藏,以便聯結及確認自我價值。
14. 父母常重複在其成長過程中熟悉的模式,即使那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15.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已發生的事件,只能改變那些事件對我們的影響。
16. 欣賞並接受昨天可以增加我們管理今天的能力。
17. 在邁向統整中的一個目標即是接受父母也是人,並且在人性的層次、而非角色的層次上與他們相遇。
18. 應對乃是自我價值層次的顯現;自我價值愈高,則應對的方式愈統整。
19. 人類的過程是普遍性的,因此適用於一切情況、文化及環境。
20. 過程是「改變」的途徑。故事內容形成情境,而「改變」就在那裡發生。
21. 薩提亞模式的主要目標即是達到表裡一致及高的自我價值。
22. 健康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在價值的平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