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燈籠

白花燈籠

鬼燈籠,中藥名。是馬鞭草科大青屬植物。灌木,高可達2.5米;嫩枝密被黃褐色短柔毛,小枝暗棕褐色,髓疏鬆,干后不中空。葉紙質,聚傘花序腋生,較葉短,花萼紅紫色,膨大形似燈籠,花冠淡紅色或白色稍帶紫色,核果近球形,熟時深藍綠色,藏於宿萼內。花果期6-11月。

產中國江西南部和華南部分地區。

入葯部位


植物的莖和葉。

性味


味微苦甘,寒。

歸經


歸心、肺經。

功效


清熱止咳,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肺癆咳嗽,骨蒸潮熱,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癤腫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克。外用:適量,搗敷。

炮製方法


洗凈,切段,曬乾或鮮用。

生理特性


灌木,高可達2.5米;嫩枝密被黃褐色短柔毛,小枝暗棕褐色,髓疏鬆,干后不中空。花果期6-11月。喜陽光,較耐乾旱和瘠薄土壤,生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坡、路邊、村旁和曠野。

產地


主產於江西南部,福建,廣東,廣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