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禮治的結果 展開

禮治

文化術語

禮治不僅僅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主張以禮治國的思想學說,禮治一詞在道德修身文化中有豐富的內涵。它包括兩大系統,德禮型之於內,儀禮行之於外。禮治的內外合治,在禮治的早期發揮過良好的治理作用。內治之禮的重要特徵是將心火禮德的能量型之於內,對心內進行再造性治理。通過禮德內證,而明心見性。外治之禮,是將儀禮行之於身口意等六根前識,進行禮儀的學習, 儀禮的訓練。內外合治之禮,則是內修心光禮德,外行禮儀規範。

內涵


禮是人類先民自覺敬畏天地、效法自然、尊道貴德、提升精神系統能量和品格的真實反映,折射著中華祖先對天道自然法則的遵循、效法,對道德無形力量的感悟、汲取以及感恩酬謝。修禮,是人類社會自覺順天應人,治己事天,主動實踐天人合一,進行幾學修身實踐的必然法則。
禮,原本是服務於內聖外王修身治世而應用的禮德能量,它是天德的五種能量之一,在質象空間內是禮德能量,進入物相形體則為生命活力炁機動力,具有作用於人體生命內在品格、品質和外在品行的雙重作用性。禮,內含三個系統:其一,是心靈德性品格(德性);其二,是火德能量(心炁);其三,是行為舉止(禮儀)
禮,在中國文化中的定義,既誕生了慧識悊學文化的禮德,也包含著智識哲學文化的禮樂,還存在著意識哲學文化的泛禮。儒學是以禮樂為標誌而建立禮的理論和社會應用體系。慧識悊學文化時期所誕生的修身明德學說保留著禮的本質性定義----禮德。
從禮的金文“豊”到楷書“禮”,禮從文到字的變遷,可以知道禮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從禮的原生態能量性和內修品質性,滑落到了單純地對於禮儀品格規範的外求依賴性。說明當內在的丙陽火禮德能量生物之光消失以後,人們對內在禮德品格、品質的主動修持喪失了方向,心識修養的內證方法因此而丟失,僅僅剩下外在舌識與身識言語行為規範的禮儀,從此也就丟失了以禮修身而內明的關鍵。
內容和具體措施
由於“禮”不斷演變,因此,禮治的內容和方法也不一樣。總的來說,禮治包括兩大系統,德禮型之於內,儀禮行之於外。禮治的內外合治,在禮治的早期發揮過良好的治理作用。內治之禮的重要特徵是將心火禮德的能量型之於內,對心內進行再造性治理。通過禮德內證,而明心見性。
外治之禮,是將儀禮行之於身口意等六根前識,進行禮儀的學習, 儀禮的訓練。內外合治之禮,則是內修心光禮德,外行禮儀規範。
禮治德禮型於內內治之禮禮德內證方法綱目經典誦讀
禮治
目標
性命證真
明心見性法地法天心光朗眀
內文合治內修心光內外兼修家庭和睦
儀禮行於外外練禮行同步實踐事業有成
外治之禮禮儀學習理論研習健康保障
儀禮訓練七相演練治國太平
禮治兩大系統涉及的內容很多,從德禮型之於內,儀禮行之於外兩方面舉例子展開分析。
古人認為,致福曰禮,成義曰儀。“致福曰禮”,意思是德禮型之於內,即通過修身明德求真的實踐,修身致“畐”於內丹田,是將天德能量中的禮德能量,應用在修心煉己的實踐中,用禮德能量對心的內在品格、品質、品行進行凈化、提升、再造。這是古代禮治的核心工程,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步淡出社會主流文化舞台,完全被禮儀教化所取代。
“成義曰儀”,是外治之禮,是禮治的外王治理部分。禮德的外顯即禮儀,主要包含禮節和儀式兩方面內容。外顯的禮是行為活動的一種規範和秩序,是一種寬鬆的約束。它不是法律性的規範,而是自覺的行為規範和公共秩序、社會秩序,表現為個人行為的秩序,家庭生活的秩序、社會公共秩序以及上下尊卑、和睦友善關係的秩序等。
外治之禮,是將儀禮行之於身口意等六根前識,進行禮儀的學習, 儀禮的訓練。內修信智禮,外用義與仁。故而在成就義的應用時,必用儀進行規範。禮治的內外合治,在禮治的早期發揮過良好的治理作用。內治之禮的重要特徵是將心火禮德的能量型之於內,對心內進行再造性治理。通過禮德內證,而明心見性。
禮治的德禮型之於內,儀禮行之於外,在方法綱目上不離“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原則。包括對直通大道經典的長期誦讀與觀誦;應用老子聖人之治的方法論,在自己體內進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層級實踐,從而運用禮德重塑心靈的品格,打造符合天道,並且能夠與天德光能量同頻諧振的品質。在儀禮行之於外的品行實修中,進行全面的理論研習,七相演練,埶術訓練。內外兼修而同步實踐,實現性命證真,心光朗眀(明),健康保障,家庭和睦,事業有成,治國太平的禮治修學目標。
中國早期的經典《尚書•虞書•舜典》中講道,古代社會對禮進行了分類,叫作“修五禮”,包括吉、凶、軍、賓、嘉五種禮。對於吉祥的事,通過禮的方式來表述;遇到凶事或者趨吉避凶的時候,也用禮來懇求天助和化解;部隊的行動和管理,運用禮來規範;動兵、行兵也用禮來制約;“修六禮以節民性”。要勸導民眾修養執行六種禮儀、禮節,來規範引導行為和心性。這六種禮有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禮、相見之禮。這六種禮的流傳非常久遠,很多都流傳下來了,但是古禮的形式過程現在已經見不到了。傳統的婚禮、喪禮僅存皮毛,內在禮德的實質也已丟失殆盡。禮儀中的祭祀也是同樣。祭祀祖先與神祗的目的,其實是在更寬廣的空間與時間跨度上,進行禮治的貫徹、禮儀的實施。從而達成正能量的廣大與堅實,使大禮大愛慈被民族與社會,有益於社會集體意志力的形成與安定團結。

歷史演變


研究生命體內的治理,會發現存在著德治時期、仁治時期、義治時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的禮治時期、“忠信之泊也而論之首也”的愚智時期。
如今,處於“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時期,意思是最高層級禮的作為,由於需要內在心靈素質的呼應,能量的支撐,如果修心不到位,心中私與貪沒有被凈化,即使後天有為的意識與智識參與其中強行訓練,也難以真正發揮出治理心身的作用與效應,雖然大力提倡與宣傳禮治,仍然還是會被人們拋棄而不遵行。
研究禮的社會發展史,發現禮治存在著道德根文化的德治、儒學禮治、西方仁愛之治三種文化現象。據此進行剖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只有以德治為綱,以信治、智治、禮治、義治、仁治為“目”進行治理,歸根復命,回歸黃老道德文化之根,復性命圓融合一之命,順天應人,治人事天,復返天理而不紊亂其序列,才符合大道的規律性和自然的周期性,也才能實現人類生命和社會的真正大治和長治久安。人類生命身體內的治理如此,社會的治理亦是如此。
2、人類的治理模式在經過霸治的陰義治理掙扎之後,滑入禮治時期。禮治時期,其實是霸治惡化加重而淪落為危治的治理階段,已經處於“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的必然規律之中。生命內境和人類社會都在凶怒喜與惡悲怒交集的基礎上,又添加上智識首焱對意識的失控,喜樂之貪滋生,禮德產生異化,內在禮德全面喪失,心靈的內明徹底失去生命之光,人們內觀時已經無法觀察到自己體內的任何生命活動情形。心盲與慧盲的形成,導致思想行為的盲目和錯誤,就需要使用外在的禮儀強行進行維護與控制。但是,“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各種亂象在生命的治理中和社會治理中叢生,也就無法扼制地成為共性現象。
3、中國歷史上的周朝,曾經全面建立過禮治的體制與機制,但最終仍然以禮崩樂壞而告終,因此老子總結曰:“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說明單一的禮治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春秋時期諸侯國紛爭不已,孔子周遊列國推廣禮制,想把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這些好處介紹給各國的君王,卻沒有哪一個國君能夠聽得進去,因為當時社會離道失德已經到了文治武功的意識形態霸治階段。
自從漢代建立了穩定的皇權統治以後,孔子的禮治思想就顯示出巨大的價值,“內用黃老,外用孔儒”成為兩千年皇權治理的經典模式,孔子論禮的那些經典語句通過國家教育制度的落實,塑造了兩千年來一代又一代儒生士人的精神和性格,同樣融入了中華民族的靈魂當中。
4、禮德層級的精神文明範疇,所涵蓋的是人們的忠信已經十分菲薄的狀態,道、德、仁、義這四重境界已然丟失,人們處在禮德的境界中,信德也已經喪失五分之三。信德信儀流失和被丟棄,五德失去承載,這是生命的內在治理與社會外在治理中一切禍亂的根源。只有立信啟智,再輔之以禮治,即內修信智禮,外用義與仁,才能更好地發揮禮治的作用。

與樂治密不可分


人間物相境內有禮治與樂治,古聖前賢認為運用這些事物教化民眾,就能做到普天之下都互相親近與敬愛。禮儀行為,是要在各種場合下都能做到互相尊敬;樂治法則,是不論釆用何種形式展開內外之治,都要體現出同樣一致的愛心。禮治與樂治的這種合敬合愛之情是永遠相同的,所以古代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禮樂治世都被治國者傳承下來,從而使禮樂治理社會與國家之事與時代相符合,盛名與功德相呼應。
禮用以引導人的意志,樂用以調和人的聲音。禮樂的精義都能得之於心,稱為有德,德就是得的意思。
總之,禮不是“封建迷信”,禮治也不僅僅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主張以禮治國的思想學說。禮治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要破除偽禮,勤修禮德,真正意義上的禮治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樂治不可分割,應當全力復興,用來匡扶當代種種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