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心轉意

漢語釋義

回心轉意,漢語成語,拼音為 huí xīn zhuǎn yì。指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出自 宋·朱熹《朱子語類·訓門人·五》:“且人一日間,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計較,都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作謂語、定語;用於消除嫌隙,重歸於好。

釋義


心、意:心思;回、轉:掉轉。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

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訓門人·五》:“且人一日間,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計較,都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

典故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大王早晚被他勸轉,果然回心轉意。”明.楊柔勝《玉環記.祝香保父》:“爹爹倘若回心轉意,教我如何是好。”巴金《春》三二:“縱使三爸回心轉意允許二妹讀書,也只有幾個月功夫,有什麼用處?”亦作“心回意轉”。元.無名氏《殺狗勸夫》四折:“因此上燒香禱告,背地裡設下機謀,才得他心回意轉,重和好復舊如初。”《兒女英雄傳》二五回:“〔安老爺〕一片慈祥,雖望著姑娘心回意轉,卻絕不肯逼得姑娘理屈詞窮。”魯迅《華蓋集續編.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幸而陰曆的過年又快到了,除夕的亥時一過,也許又可望心回意轉的罷。”亦作“意轉心回”。元.王實甫《西廂記》四本一折:“恁的般惡搶白,並不曾記心懷,撥得個意轉心回,夜去明來。”明.徐復祚《投梭記.出關》:“若要我意轉心回,除是快把降旗展。”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死心塌地、一改故轍、改變主張、固執己見、洗心革面、棄舊圖新、翻然悔悟、心回意轉

反義詞

執迷不悟、一意孤行、義無反顧

用法搭配


運用

回心轉意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消除嫌隙,重歸於好。

例句

要不然時,叫他趁早回心轉意,有多少好處。(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六回)

英文翻譯


repent and reform

成語辨析


見“翻然悔悟”(280頁)。
正音 轉;不能讀作“zhuàn”。
辨形:意;不能寫作“義”。
也作:心回意轉
結構:聯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