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人

漢語詞語

途人,讀音tú rén,漢語詞語,意思是路上行人或不相識的人。出自明代陶宗儀的 《輟耕錄·喪師衰絰》。

解釋


1、路上行人。
2、謂成為不相識的人。

出處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喪師衰絰》:“吁,聖遠言湮,世道不古久矣!朝為師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
曹亞伯 《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夜》丙:“何至如低徊 易水 ,憑弔 夷門 ,竟足令過客欷歔,途人感泣。”
《剪燈餘話·賈雲華還魂記》:“矧令守制三年,仳離千里,不諧伉儷,從此途人。”
清《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老泉之意,是不欲使一本之親久而至於途人,譜之所由作也。”
清 馮桂芬 《宗法論》:“國之人大半有四宗,無五宗,漸且渙散,漸且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