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永
郴州市榮譽市民
宋志永是河北省玉田縣東八里鋪村的一名普通農民。在2008年年初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的鬥爭中,他自費組織12名鄉親克服重重困難,千里迢迢奔赴災區參加抗災,展現了中華民族感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時代精神。
大事件
1973-05
出生
1973年5月出生於河北省玉田縣玉田鎮東八里鋪村。
2008
組織鄉親抗災
在2008年年初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的鬥爭中,自費組織12名鄉親奔赴災區參加抗災。被評為責任中國2008年十大責任公民之一、郴州市榮譽市民。
河北省愛心使者 | 河北省傑出青年志願者 | 河北省紅十字會傑出志願者 | 河北省紅十字會榮譽會員 |
唐山市學雷鋒標兵 | 責任中國2008年十大責任公民之一 | 郴州市榮譽市民 |
“宋志永精神”內涵
“宋志永現象”不是孤立的,它所體現的“宋志永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與弘揚。
“宋志永精神”蘊含了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高尚情操。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災情牽動著經歷了33年前唐山大地震的725萬唐山人民的心,廣大幹部群眾無不牽掛災區的安危冷暖,無不感念當年全國人民支持唐山抗震救災的深情厚誼,回報社會、支援災區成為所有唐山人的共同心愿。“大災有大愛”,宋志永愛心志願服務隊“舍小家顧大家”,帶著感恩之心和報效祖國之志,視四川災區為家鄉,視受災同胞為親人,充分展示了唐山“愛心名片”和“感恩、博愛、開放、超越”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新時期普通百姓的時代風貌。“宋志永現象”成為抗震救災中一幅特別溫暖人心的畫卷。宋志永身上集中體現了新時期普通百姓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境界。他們把國家的危難與個人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國家的事,社會的事,也是我們大家的事”,從而產生了強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感召下,許多素不相識的人們因為抗震救災走到了一起,他們對災區群眾的友愛之情,已經匯成了一種無邊的大愛,他們在奉獻過程中展現出發自肺腑的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強烈願望和高尚情操。
“宋志永精神”蘊含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鄰里相幫,患難相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寫照。33年前的唐山大地震,讓唐山人民感受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間摯愛。英雄的唐山人民銘記這份真情,感恩圖報、奉獻社會的品格早已融入唐山人民的血脈。每當災難發生,唐山人總是慷慨以報,無私相助。5·12地震也不例外。唐山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時間向災區發出了慰問電,次日就將1000萬元捐贈災區。隨後,第一支到達成都的外地醫療隊和搶險隊是唐山人;向災區派出的第一支由心理專家和地震孤兒組成的心理諮詢志願服務隊是唐山人;唐山人也送出了迄今為止國內民間個人數額最大的捐款——1.1億元……“我們唐山也受過這個災,就像當初包括四川人民在內的全國人民對唐山的幫助一樣,我們必須為四川災區做點什麼。”宋志永和隊員們說。災難降臨的時候,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一次又一次地被接力下來,傳承開去。
“宋志永精神”蘊含了無私無畏、忘我奉獻的優良品質。33年前唐山人民和全國軍民共同創造的“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救災精神,是新唐山崛起之魂。唐山人民經過大地震的洗禮,深切感受到黨的英明偉大、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人民解放軍的忠貞可靠和全國人民的手足之情,對黨、對祖國、對全國軍民充滿了無比感激和熱愛之情。在全國抗洪救災、希望工程、扶貧濟困等自願捐助活動中,唐山人總是以實際行動回報當年全國人民對唐山的支持。在“宋志永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一大批宋志永式的志願者湧現出來,匯成了支援抗震救災的巨大力量,這種精神已不僅屬於唐山人。在四川抗震救災中湧現出的數不勝數的感人事迹,體現出了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時代精神的感召力。
“宋志永精神”蘊含了感恩社會、傾情回報的情懷。以“感恩、博愛、開放、超越”為核心內涵的新唐山精神,是唐山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光榮傳統、革命精神的凝結和升華,為唐山的發展提供了積極向上的滋養和精神動力。唐山人民的血液中已融入了這座城市特殊性格的精神特質。全市上下支援四川抗震救災,生動體現著這種性格。唐山人因為感恩,所以博愛,所以無私奉獻。唐山月評“學雷鋒十自治州自治州子佳”,唐山的志願者活動,唐山的全民道德實踐,唐山在國家其他地方出現災難時候的無私支援,唐山的“幫一點”名片……這一切,充分顯示了唐山是一座博愛的城市,正是這種在災難中凸顯出來的至愛彌合了災難帶給唐山人的巨大創傷,才在唐山大地上誕生了無數相互感恩,向全國人民感恩,向黨報恩的善行義舉。
弘揚“宋志永精神”
“宋志永精神”是樸實的,也是崇高的。在新的歷史時期,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弘揚“宋志永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弘揚“宋志永精神”,可以秉承傳統美德、凝聚民族力量。中國傳統道德十分強調“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傳統美德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汶川大地震,使數以萬計的房屋化為瓦礫,也使數萬人在地震中罹難。然而,這場災害卻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感動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國人民在面臨災難時所顯示出來的傳統美德和民族力量!“宋志永精神”既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又賦予其深刻的時代內涵,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普通百姓的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大力弘揚“宋志永精神”,對於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凝聚民族力量、推動民族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弘揚“宋志永精神”,可以豐富精神財富、光大人文精神。一個民族、一個城市要有其獨特的精神品格。這種精神品格,是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逐步積累形成的,它集中體現了一個民族、一個城市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條件下生存、發展的獨特方式。唐山有著一直秉承的寶貴精神財富。李大釗“鐵肩擔道義”的革命精神、開灤工人的“特別能戰鬥精神”、“三條驢腿”鬧革命的“窮棒子精神”、“萬里千擔一畝田”的“當代愚公精神”、唐山抗震精神以及曹妃甸建設精神,無不折射出唐山人的革命精神和創新精神。在大地震面前,唐山人民更是表現出了超人的頑強意志。汶川大地震,牽動了唐山人民以捐款捐物、爭相獻血、志願到災區服務等實際行動,與災區人民守望相助,生動地詮釋了新唐山精神。“宋志永精神”是唐山抗震精神、新唐山精神在災難面前的有力釋放。弘揚“宋志永精神”,能夠豐富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精神動力。
弘揚“宋志永精神”,可以激發群眾鬥志、創造不凡業績。處於和平年代發展時期,每個人未必都能夠經歷生死考驗,絕大多數人都身處平凡崗位從事普通工作。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平凡崗位就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廣闊舞台。宋志永說不上驚天動地,沒有豪言壯語,卻憑著自己最樸實的感情,懷揣著最樸素的愛心情懷,書寫了一幅感人肺腑的愛心畫卷,譜寫了一曲最亮麗的抗災音符。宋志永以實際行動證明,普通老百姓身上蘊藏著無窮的能量,從而匯聚起了搶險救災的強大力量。如果每個人都能像宋志永那樣,用最高尚的行為,用最無私的情懷,用最純樸的心地,甘於奉獻,不怕吃苦,就會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獻青春和熱血,盡顯人生價值。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需要弘揚“宋志永精神”,激發普通百姓的發展潛力,匯聚普通百姓的發展力量,努力把個人的價值追求融入民族振興、國家發展的偉大實踐,把個人理想抱負化作勵志圖強、創造嶄新業績的實際行動。
號召開展學習活動
河北省唐山市委日前作出決定,號召全市廣大黨員和幹部群眾學習玉田縣13位農民的模範行為和無私奉獻精神,為災區恢復建設和唐山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趙勇18日專程到玉田縣東八里鋪村看望慰問了13位農民的家屬。他當場與遠在湖南郴州的宋志永通電話,希望他們與當地幹部群眾密切配合,齊心協力,戰勝困難,早日凱旋。
唐山市委在決定中指出,他們是新時期唐山人民的優秀代表,是弘揚抗震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的典範。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集中體現了經過30年改革開放洗禮的中國普通老百姓顧全大局、甘於奉獻的時代精神,集中體現了唐山人民感恩社會、傾情回報的新唐山人文精神。
唐山市委號召,全市廣大黨員和幹部群眾要以宋志永等13位農民為榜樣,深入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迹。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胸懷全局的高尚情操,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自覺服從大局、維護大局,傾力投身科學發展的宏偉事業。
2008年1月,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從電視上得到這一消息的宋志永心急如焚,立即動員12名老鄉一起在大年三十下午奔赴抗災戰場。經過長途顛簸輾轉趕到郴州后,他們被編入一支由40多人組成的抗災先鋒隊,轉戰在多處搶險現場。為搶修受到冰雪破壞的電網,他們肩扛電力絕緣材料、金屬塔材往返救災現場,還幫助電力維修隊運送上千斤重的電線桿上山。他們要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的老鄉水土不服生了病,宋志永就買來藥品,鼓勵大家堅持下去。他還主動擔當服務員,為部隊戰士和工人送菜送飯。在他們的精神感召下,各界群眾眾志成城,奮力將災害帶來的損失減少到了最小程度。宋志永和鄉親們的事迹經媒體報道后,感動了全國人民,社會各界紛紛為他們捐款。宋志永將3萬多元捐款全部轉贈給災區的福利院,並他把自己剩下的1000元錢也送給了困難群眾,他用最直接、最樸實的方式體現了新時期青年農民愛國奉獻的精神風貌。
2008年5月12日,聽說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宋志永當晚迅速起程,他坐火車來到鄭州,此後通過打計程車、摩托車和步行的方式,最終到達災情比較嚴重的北川縣。其他12名農民也隨後趕到,與宋志永會合。他們在災后最關鍵的幾天時間裡,救出了埋在廢墟下的25名生還者,挖出60多具遇難者遺體。在四川地震災區,“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穿著的紅馬甲,已成為醒目的“愛心名片”。在宋志永等人的帶動和鼓舞下,一批又一批志願者來到地震災區參加救災重建,形成了一種蔚為壯觀的“宋志永現象”。
救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