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庇留

黎庇留

黎庇留,字茂才,又名天佑,廣東順德人,近代嶺南傷寒名家之一,著有《傷寒論崇正篇》,於1925年刊行,現已絕版。

個人簡介


1958年,其子黎少庇響應政府的號召,在廣東省中醫藥研究委員會的支持下,將黎氏遺下大量醫案“遴選其精英,而增其美辭,復加以評述”,編成《黎庇留醫案》一卷(以下簡稱《醫案》),共收人醫案50例。

個人經歷


黎氏一生,推崇仲景,窮究傷寒,積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正如《傷寒論崇正篇·左公海序》所云:“黎庇留茂才,博覽四部,最癖醫書,抗志希文,尊師仲景,讀愈萬遍,背誦如流,旁覽百家,眼光別具,分勘合勘諸注得失,抉其微,以經證經;群言淆亂,一衷諸經,如是者有年,既而造車合撤,延診者鐵限為穿,見病知源,處治者刀主必效,如是者又有年。乎晚年,融匯全書,經臨萬病,積五十餘年之學養,正百數十節之竄訛。從此,治傷寒者如迷途之有老馬,如暗室之得明燈,事半功倍,此茂才之宏旨也。”此外,少庇也認為該醫案“識者稱之,以為興滅繼絕,使數千年墜緒闡發無遺,誠仲景之忠實後學者”、以上兩段,恰如其分地介紹了黎氏的生平及其對仲景學說的發揮與良好的醫療技術。
由於黎氏精通傷寒,並且能在臨床中通權達變,因此,每每能夠立起沉痾。在數十年的行醫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醫案,給後學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如《黎庇留醫案·少庇序》言:“於編撰之餘,就歷年所治理諸證,擇其堪為研究醫學之參考者,或則頑沉、詭異,或則平順、隱微,敘其過程,論其得失,編成醫案,以與《傷寒論崇正篇》相引正,而加深經方運用之信仰。”《黎庇留案·小言》說:“生平論證處方,一是以仲師大法為本,故其手錄驗案.皆據經方而治效者。”
縱觀《醫案》一書所載50個案例,直以“真武治驗”命題者就有4例,其餘各例或徑用真武湯原方,或治療過程中屢用真武,或用真武湯加味,每獲良效。至於附於之用,更為頻仍,足見黎氏運用《傷寒》方,使用溫熱葯的精湛技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使用經方(當然也包括所謂的時方),尤其是大劑量的溫熱性藥品,若沒有駕輕就熟的理論來指導實踐,是無法得心應手的。黎氏醫案給後人一個提示,即:嶺南雖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只要辨證準確,同樣可以應用溫熱之劑,溫熱之劑雖可以化燥生火,但若運用得當,同樣也可以化濕溫陽。
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的有效措施是“首先把老年中醫的學術和經驗繼承下來”。黎氏作為粵醫傷寒大家,是嶺南地區近代研究傷寒、運用經方的代表之一,他的驗案,值得我們深究。正如蕭熙在《黎庇留醫案》中所言:“醫案中關於經方的靈活運用,及推陳出新的手法,便可以意味著黎氏傷寒學上誥詣的深度,從而認識到所記醫案,不僅是寶貴的活經驗,而且在它裡面還反映著湛深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