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洛夫
俄羅斯導演
影展上獲獎,此後他的作品得到了持續的關注。的使用,索科洛夫把他在影像上的唯美追求發揮到了極致。以死亡為背景,索科洛夫的探索始於肉體,終於精神。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俄羅影壇導演,塔基精繼承。雖較抹煞索科洛,確存似:鏡偏,演演,及類存質題精領域共注。
索科洛西伯利亞的鄉村,畢業於高爾基大學歷史系。19歲時就開始擔任助理電視導演。直到1975年,他一直為高爾基電視台執導電視節目。後來他前往莫斯科進入國立電影學院學習,在此期間他初露崢嶸,引起了塔可夫斯基的注意。在大師的推薦下,他進入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工作。但大部分他的早期作品在製片廠內部遭到了消極評價。改革前,幾乎每部影片都被禁映,這使他一度轉向紀錄片創作。直到80年代末,他才進入了國際觀眾的視野。先是他於1978年完成的故事片處女作《孤獨人類之聲》在盧卡諾影展上獲獎,此後他的作品得到了持續的關注。
索科洛影片蘇聯曾引極端,影語言影峰,則指責矯揉硬復先鋒派的電影道路。但他在歐美國家是評論界的寵兒。80年代末,電影製作環境相對寬鬆以來,他表現得十分活躍。
1989年,他將《包法利夫人》創造性地改編成《拯救與保護》,其作品的典型主題和特徵都出現在這部影片中:宗教思想,靈與肉的劇烈鬥爭,對死亡的迷戀,以及細緻的心理物理學。同年推出的《日蝕的日子》則以對人類苦痛尖銳凄涼的刻畫令人心驚。兩部影片都具有極端詩意的影像和對人類境遇苦難一面的執著探索。
精神上的壓抑與苦悶在他接下來的三部曲《第二層地獄》、《卡門》(《石頭》)、《呢喃語頁》中更為明顯。而1996年的《母與子》(Mother And Son)則成為他迄今最受好評的影片。通過濾光鏡和廣角鏡的使用,索科洛夫把他在影像上的唯美追求發揮到了極致。這部幾乎沒有情節的電影以對一位行將就木的母親和其子在她的彌留日子裡生活的描繪,成為導演對生死以及精神問題的象徵性冥思。三年後,索科洛夫延續對人大限來臨之前狀態的表現,這就是他的“死亡三部曲”,均以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為主角。《莫洛赫》的主角是希特勒,他以自己個性化的觀念將其塑造為“莎士比亞樣式的現代歷史人物”,視線直抵與政權機器相對立的人性深處,該片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劇本獎。去年他參加戛納的《金牛座》則以列寧為主角,將焦點從政治歷史背景移向人物內心世界空虛的黑洞。
死亡是索科洛夫最感興趣的題材,他迷戀於對人的彌留狀態和對死亡儀式不厭其煩的描寫,通過細膩表現死亡的肉體展示與之相聯繫的精神或道德的痛苦,在失去生命的軀體上,集中體現了人類的孤獨、宿命與傷痛,言語在其面前都顯得多餘。備受磨難的肉體在他的眼中是真理意義的載體。以死亡為背景,索科洛夫的探索始於肉體,終於精神。
索科洛夫往往以物理的手法展現影像,一個很小的場面可以被無限的放大、拖長、細節化。典型的索科洛夫式的視覺魔術是從靜止或移動速度極其緩慢的超長鏡頭,以及精細的光影設計下凝練出來的詩意和夢幻般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