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葉叔華的結果 展開
  • 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小行星

葉叔華

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葉叔華,女,1927年6月21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原所長。

1949年葉叔華從中山大學數學天文系畢業;1951年進入上海徐家匯觀象台工作;1958年受命負責建立中國世界時綜合系統;197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1年至199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台長;1985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外籍會員;1988年至1994年連任兩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副主席;1996年當選為“亞太空間地球動力學”國際合作計劃主席;1997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葉叔華長期從事天體測量和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負責建立和發展中國綜合世界時系統,從事地球自轉研究並推進有關新技術在中國的建立,發展了上海天文台與美國宇航局和多國研究所的科研合作。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葉叔華
葉叔華
1927年6月,葉叔華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原籍廣東省順德市。由於受生計和戰亂所迫,葉叔華從小隨家人輾轉於廣州、香港、韶關、連縣等多地才念完了小學和初中。小時候的葉叔華最喜愛的是文學和音樂,報考大學時,只想學文科,但父親不同意,報考前夕,三次找她談話,後來改考了數學。

教育經歷

1945年,葉叔華以第一名的高分考入廣州中山大學數學天文系。
1949年,葉叔華從中山大學數學天文系畢業。

工作經歷

1951年,葉叔華進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匯觀象台工作。
1958年,葉叔華受命負責建立中國世界時綜合系統。
1973年,葉叔華提出要在中國發展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技術。
1978年,葉叔華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由徐家匯觀象台改制)研究員。
1980年,葉叔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1年,葉叔華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台長(至1993年)。同年被任命為國際天文台聯合會副主席。
1985年,葉叔華當選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外籍會員。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世紀50—60年代,葉叔華主持建立和發展中國綜合世界時系統,其精度從1963年起一直保持國際先進水平。60年代後期起,開始研究運用新技術測定地球自傳運動(世界時和極移)和地殼運動的方法,在上海天文台建立了與世界同步的人造衛星激光測距和甚長基線干涉站。
20世紀70—80年代,葉叔華從事地球自轉研究並推進有關新技術在中國建立,使上海天文台成為亞洲唯一的具有三種新技術設備的國際地面參考坐標基準站,開拓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並與美國宇航局以及法、德、俄、日、澳等有關研究機構在多個研究項目合作。90年代,倡導並聯合中國科學院、國家地震局、國家測繪局和總參測繪局的專家,共同承擔國家攀登項目“現代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研究”,她擔任該項目首席科學家,歷時十年,採用新技術取得的數據,得出中國地殼運動第一個定量圖象,同時開展了有關的研究,在多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葉叔華倡導將射電甚長基線(VLBI)技術應用於空間探測。21世紀初,在中國探月工程中VLBI技術列為探月衛星測軌的重要手段,中國VLBI天文測量網作為測控系統的測軌分系統在嫦娥一號測軌中起到關鍵作用。她作為“VLBI測軌分系統”的顧問,一直關注分系統工作的開展,並且推動把VLBI技術應用到其他深空探測項目上。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7年6月,葉叔華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獎等。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81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87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2年現代地殼運動與地球動力學研究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教學成就

葉叔華長期熱心於科普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工作的社會活動。她時常為青少年學生指導科學實驗活動、作科普報告、在廣播和影視媒體上講課、出席大型科學普及宣傳教育活動、編著《新世紀版的系列叢書——十萬個為什麼》等科學普及著作以貫徹“科學普及法”的實施和加強“四科”的宣傳教育。她還擔任上海市科普自願者協會的理事長等社會兼職,為提高上海市公眾的科學素養做了大量的工作。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78年至1988年中國天文學會副理事長
1978年至1983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天文學科評議組成員
1983年至1988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席
1988年至1994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副主席
1989年中國天文學會名譽理事長
1991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第五屆副主席(後任榮譽委員)
1996年10月至2001年10月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六屆委員會主席 
1998年至2003年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2001年10月至2006年11月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第七屆委員會榮譽委員
2003年2月至2008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常委 
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志願者協會主席
第三屆中國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委員
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副主編 

個人生活


葉叔華在中山大學期間與志趣相投的同窗程極泰(混沌理論專家)結為知己,到後來成為終身伴侶。程極泰出於對天文的興趣,在武漢大學上了兩年後再轉繫到中山大學。1949年6月,葉叔華和程極泰從中山大學畢業,當時廣州還沒有解放,工作一時難找,葉叔華的父親為他們在香港德貞女中找到了一份教書的工作。同年兩人結為連理。但是很快他們就決定回大陸。1951年1月,葉叔華夫婦離開香港,來到上海。程極泰由在復旦大學任教的弟弟介紹,去復旦數學系工作,葉叔華進入上海徐家匯觀象台,在之前徐家匯觀象台還沒有女性研究人員。

人物評價


葉叔華主持建立和發展了中國綜合世界時系統並長期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她負責建立了中國甚長基線干涉儀(VLBI)網,這個觀測網無論是在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方面,還是在90 年代末開始的“探月工程”方面,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女性傑出人物,葉叔華對女性問題,其中包括女性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女性成才等方面的問題,自然格外關注。對於男女平等、婦女教育、婦女參政議政等問題,她有著自己的見解。 (科普中國評)

人物事件


• 葉叔華星
1978年11月28日,在葉叔華的帶領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發現了第3241號小行星。1994年8月,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該小行星被命名為“葉叔華星”。

獲得榮譽


獲獎

葉叔華院士
葉叔華院士
1986年1月,在葉叔華的帶領下,上海天文台完成了“關於發展中國VLBI網的建議書”。
1988年,葉叔華當選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副主席(連任兩屆至1994年)。
1991年,葉叔華擔任中國攀登項目“現代地殼運動和地殼動力學研究”首席科學家(至2001年)。
1994年,葉叔華髮起成立了“亞太空間地球動力學”(APSG)國際合作計劃。
1996年,首屆APSG在上海召開,葉叔華當選為該計劃主席。
2010年,葉叔華參與推動65米口徑大型射電望遠鏡項目,已於2012年建成。
2020年5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並享受省部級表彰獎勵獲得者待遇。
1997年,葉叔華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稱號
時間榮譽表彰
1980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5年中國十大傑出女性
1997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20年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