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本魁
陸本魁
陸本魁 江蘇海安人。1941年9月生。1963年7月南京大學天文系天體力學專業畢業,1967年紫金山天文台研究生畢業。
陸本魁
陸本魁研究員長期從事天體力學和人造衛星動力學的研究和應用,作為主要技術骨幹參與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測軌預報方案制定和程序研製,組織和領導中國科學院人衛系統對我國多顆衛星和國外衛星進行了跟蹤觀測和測軌預報,主持了我國“風雲一號”、“風雲二號”氣象衛星以及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測軌方案的研製和論證,主持制定了我國和國外地球同步衛星轉移軌道的初軌計算方案和軌道改進技術方案,主持制定了神舟號載人航天海上測控採用的測軌方法,主持制定了“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工程調相軌道段海上測控採用的測軌、預報方法和地月轉移軌道段、月球捕獲軌道段、環月軌道段的軌道預報方法,為我國衛星測控中心的基礎建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陸研究員以人造衛星為樣本,研究天體力學的測軌方法,率先提出了一種將初軌計算和軌道改進相結合的“半”非線性測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測軌的綜合性能,已在工程實際中應用,是非線性天體力學應用研究的重要進展。
他率先組織領導了利用我國衛星觀測資料反測高層大氣參數的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一種適用於任意偏心率衛星的大氣阻力分析攝動長期項和短周期項的准封閉計算方法,為完整建立衛星二階攝動和聯合攝動的分析理論奠定了基礎。
主持並完成了我國第一個空間監測網中以軌道測定為中心的軟體研製,建立了實時處理的自動化流程和事後處理的軌道專家系統,指導研究生完成海洋一號衛星三亞站目標軌道確定軟體的研製,“創新一號”小衛星星上軌道預報模型方案的研製。
陸研究員已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SCI和國內一級學報(天文學報、宇航學報等)80餘篇。撰寫內部技術報告、總結、教材數百萬字。培養已畢業並獲得學位的碩士7人,博士6人,博士后1人,目前在讀博士生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