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始建於1975年,前身為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經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學院批准,1986年與中國科學院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合併,改為現名;1996年5月經協商決定,對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實行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雙重領導。

生態環境中心以“國家生態環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為戰略主題,發揮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三大學科的綜合優勢,研究和解決地區性、全國性以及全球性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不斷突破關係到國家生態安全、環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科學理論和關鍵技術,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貢獻。

據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網顯示,生態環境中心有在職職工409人,設有11個研究室(機構),有在學博士生442人、碩士生262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148人。

歷史沿革


大事年表
日期內容
1974年8月2日(74)科發一字372號文,《關於籌建環境化學研究所的請示》上報國務院。
1975年1月宮震同志任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黨的領導小組組長。
1975年1月6日國發[1975]2號文,同意在懷柔化學研究所二部的基礎上,籌建環境化學研究所。確定規模為400人,所需人員在各部門現有職工中抽調。
1975年3月18日以原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二部(包括十四室一部分)和有機分析室一部分研究力量為基礎(共約250多人),正式宣布組建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所,所址北京市懷柔縣雁棲湖畔。
1975年10月12日中國科學院核心組成員胡耀邦、李昌、劉華清等4位同志專程到懷柔縣雁棲湖畔(墳頭)考察成立不久的環境化學所。
1976年8月編輯出版《環境科學》。
1977年5月全國環境保護科技情報網在環境化學研究所正式成立。
1977年6月環境化學所整體從北京市懷柔縣雁棲湖畔搬遷到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肖庄(原北京林學院院內)。
1978年編輯出版《環境科學情報》。
1980年編輯出版《環境科學叢刊》。
1980年4月成立中國科學院環境科學情報網。
1981年3月編輯出版《環境科學學報》。
1982年編輯出版《環境科學簡訊》。
1982年2月編輯出版《環境化學》。
1985年環境影響評價研究部成立。
1985年10月10日(85)科發計字1026號文,決定在環境化學研究所、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備組的基礎上,建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並決定由下列人員組成中心籌備組:馬世駿(組長)、劉靜宜(副組長)、何世寰、馮宗煒、庄亞輝、王永勝。
1986年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員為主的中國科學院系統生態開放實驗室成立。
1986年8月3日(86)國科發綜字0544號文,同意將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與生態學研究中心籌備組合併,建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1986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有關部門和院領導批准,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成立,院內29個研究所參加,其建制歸屬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1986年10月3日(86)科發計字1047號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正式建立單獨戶頭。
1989年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共同建立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
1989年8月在雙清路18號新址舉行綜合實驗樓和圖書情報樓(現稱環境化學樓)開工奠基儀式。
1991年10月綜合實驗樓和圖書情報樓落成,同年12月整體從清華東路肖庄移往雙清路18號現址。
1992年徐曉白研究員負責的典型化學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變化及生態效應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資助。
1993年2月化工樓落成,環境水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遷入。
1994年胡鞍鋼研究員獲1994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1995年尹澄清研究員獲日本生態學琵芭湖獎。
1995年10月徐曉白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湯鴻霄研究員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6年5月15日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協商決定,正式簽署對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實行中國科學院、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雙重領導協議書(期限10年)。
1997年傅伯傑研究員獲1997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1997年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進入中國科學院首批科研基地型試點研究所。
1997年陸德培研究員獲1997年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1998年江桂斌研究員獲199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1998年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進入中國科學院北京地球科學基地。
1999年牟世芬研究員獲1999年國際離子色譜成就獎。
1999年尹澄清研究員獲日本國際茨城-霞蒲獎。
1999年6月24日科發資字[1999]0290號文,啟動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
1999年10月馮宗煒研究員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10月11日系統生態開放實驗室自中關村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搬遷雙清路18號,結束了一所兩址的歷史。
1999年10月21日湯鴻霄院士獲199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1999年11月25日科發政字[1999]0576號文,關於成立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的通知,其行政管理和後勤服務由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負責。
資料來源: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截至2018年底,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有職工504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4人,正高級研究人員110人,副高級研究人員12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1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8人,入選“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4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5人。生態環境中心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態、環境過程與毒理效應”、“環境微界面過程與污染控制”、“土地利用與生態過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環境過程與毒理效應”等4個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和“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生態系統過程與服務”、“飲用水安全”等3個中國科學院創新研究團隊。
院士
姓名備註研究方向
馮宗煒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系統退化機理與生態恢復
傅伯傑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景觀生態學
江桂斌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研究員環境分析化學與毒理
曲久輝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水質轉化機制與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湯鴻霄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
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Francesco Faiola戰愛斌賀泓劉俊新
景傳勇張愛茜賀紀正劉思金
陳保冬張付申康躍惠強志民
陳衛平趙斌李敘勇束繼年
鄧曄周偉奇劉景富汪海林
馮兆忠朱本占潘綱楊敏
郭良宏朱永官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陳利頂劉景富楊敏賀泓王東升
傅伯傑劉會娟趙景柱賀紀正朱永官
郭良宏曲久輝江桂斌胡春朱本占
郝鄭平汪海林

科研部門

生態科研樓
生態科研樓
據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網顯示,生態環境中心設有11個研究室(機構),包括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6個所級重點實驗室,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態、環境過程與毒理效應”、“環境微界面過程與污染控制”、“土地利用與生態過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環境過程與毒理效應”等4個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和3個“中國科學院創新研究團隊”以及北京城市生態系統研究站。
另設有文獻信息中心、環境評價部、大型分析儀器實驗室、二惡英實驗室、水質分析實驗室。二惡英實驗室通過了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水質分析實驗室通過計量認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POPs分析示範實驗室落戶中心。中心與浙江嘉興市共建生態中心-嘉興市生態環境研究基地、與挪威共建中-挪環境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設在中心。中心是農業部批准的農藥登記殘留試驗認證單位之一。
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飲用水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所級重點實驗室:大氣環境科學實驗室、水污染控制實驗室、土壤環境科學實驗室、環境納米材料實驗室、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室、大氣污染控制中心。

設施資源

• 設備設施
園區正門
園區正門
據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網顯示,所級中心擁有通用型前處理及分析檢測儀器設備61台/套,價值5500萬元。包括高分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聯用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掃描探針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飛行時間質譜、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流式細胞儀等一大批大型分析儀器。
涵蓋總有機物分析、痕量持久性有機有毒污染物分析、重金屬分析、元素分析、材料結構和性能表徵及生物毒性毒理分析評價。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據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網顯示,中心自1975年建立以來,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大量國家、中國科學院、有關部委和省市的重大、重點研究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並培養了一大批國家急需的生態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人才,對中國生態環境科學領域創建和發展、為中國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達350餘項,出版專著、譯著100餘冊,已獲授權專利200餘件,獲國家、中國科學院及省部級以上的科研成果獎共150餘項。
2021年6月,多名研究人員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候選者建議名單。
獲獎成果(部分)
獲獎名稱主要完成人獲獎類別等級完成單位
核燃料一循環、二循環氨萃取流程的研究劉靜宜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硼10同位素的分離沈迪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無粉銅板腐蝕劑的研究庄亞輝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原子能有關材料分析倪哲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
973項目
課題名稱負責人開題時間結題時間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行為、毒性效應與控制技術原理(項目)江桂斌2009年1月2013年8月
中國主要陸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生態安全(項目)傅伯傑2009年1月2013年8月
京津渤區域複合污染過程、生態毒理效應與控制修復原理(項目)曲久輝2007年5月2011年8月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安全、演變趨勢與控制原理(項目)江桂斌2003年11月2008年8月
飲用水污染及健康風險評價(課題)馬梅2007年9月2012年12月
環境效應綜合評價(課題)劉國華2007年6月2011年12月
複合污染脅迫近海生物毒理監測的新方法研究(課題)汪海林2007年5月2012年11月
區域複合污染的生態風險評價、預警與調控策略(課題)呂永龍2007年5月2009年12月
濕地系統水環境功能退化及綜合修復機理(課題)楊敏2007年1月2011年12月
水分驅動下的海河流域生態演變機制與修復機理(課題)歐陽志雲2007年1月2011年12月
典型生態系統的水生態服務功能及恢復機理(課題)王效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
濕地系統生態需水動力機制及整體模擬(課題)郭良宏2006年9月2011年12月
秸稈發酵剩餘物定向轉化新途徑(課題)白志輝2006年1月2007年12月
主要污染物的轉化、傳遞和積累過程及作物產地環境安全(課題)賀紀正2005年12月2007年12月
典型地區農田生態系統生產力、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質量 協同提高的調控途徑(課題)陳利頂2005年10月2010年12月
城市生態工業複合體系理論與方法研究(課題)楊建新2005年10月2009年12月
土-水系統對酸沉降的響應與臨界負荷研究(課題)張曉山2005年7月2010年12月
地-氣物質交換及大氣複合污染對地表生態系統的影響(課題)郝鄭平2005年1月2008年12月
生態網際網路的理論與模型(課題)施曉清2005年1月2008年12月
稀土-金屬催化材料的功能調控及在移動源尾氣凈化中的作用(課題)賀泓2005年1月2007年12月
稀土-多孔催化材料的組裝及在有機廢氣凈化中的作用(課題)郝鄭平2004年1月2007年6月
湖泊富營養化與水華形成機理(課題)潘綱2003年1月2008年12月
土壤複合污染過程、形成機制及其生態效應(課題)朱永官2003年1月2006年12月
基於生態用水的植被恢復格局(課題)馬克明2003年1月2006年12月
典型陸地生態系統碳庫的循環周期與庫存功能研究(課題)劉國華2003年1月2006年12月
北京城近郊鬆散沉積物環境污染時空演化、自凈能力和累積效應(課題)徐曉白2002年1月2006年12月
官廳水庫/永定河段水體污染形成機制原理(課題)單孝全2000年1月2007年12月
區域產業結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課題)陳利頂2000年1月2006年12月
區域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課題)傅伯傑2000年1月2006年12月
中科院創新重大項目
課題名稱負責人開題時間結題時間
中國國情分析研究胡鞍鋼2006年1月2006年12月
典型農田系統環境質量預警體系與無公害生產及關鍵技術朱永官2002年1月2006年12月
湖泊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與富營養化過程王子健2002年1月2006年12月
中國陸地和近海生態系統碳收支研究王效科2001年11月2006年12月

學術期刊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創刊於1989年,主要報道保護自然資源、生態學、環境健康、環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內容,被SCI、IM等資料庫收錄。
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
• 生態學報
影響因子及被引頻次
生態學報
生態學報
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CSPTCD 2014年數據顯示本刊影響因子為1.421,被引頻次14807。
生態學學科排名:總被引頻次第1名,影響因子第2名,綜合評價指標第1名。
全國科技期刊排名:總被引用頻次列全國1989種核心科技期刊第1名。
獲獎情況
2000年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2年中國科協“第三屆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2年“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科技期刊”;
2004年“第三屆國家期刊提名獎”;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連續13屆CSPTCD“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
2006、2007、2008 、2009、2010、2011、2012、2013年“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
2008科技部“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資助期刊;
2009年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期刊”
2012、2013年獲“2012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13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2020年獲“2019年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世界研究機構”位次第一名。
• 環境科學學報
環境科學學報
環境科學學報
《環境科學學報》是中國國內環境科學領域最有影響的學術期刊,1981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該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多次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該刊主要報道中國國內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新近取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另外,該刊被收錄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刊源,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美國《Chemical Abstracts》(《化學文摘》)、聯合國《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水科學和漁業文摘)等收錄。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新近出版的2005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環境科學學報》2004年影響因子0.954,在中國國內資源與環境類期刊中名列第2位(在環境科學類期刊中名列第1位)。
• 環境科學
環境科學
環境科學
《環境科學》創刊於1976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是中國環境科學領域最早創刊的學術性期刊,併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總署和科學技術部的“中國期刊方陣”,並得到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的資助,2009年榮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2002-2014年連續13次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2012年和2013年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5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連續3次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
另外,該刊被中國國內外一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如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美國生物學文摘預評BP;美國醫學索引IM;日本科學技術情報中心資料庫JICST;英國動物學記錄ZR;劍橋科學文摘(CSA):Environmental Sciences;劍橋科學文摘(CSA):Pollution Abstracts;劍橋科學文摘(CSA):Life Sciences Abstracts等;中國國內的檢索系統有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維普);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數字化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生物學文摘等。
• 環境化學
《環境化學》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於1982年創刊,並被美國的《化學文摘》、《中國化學文摘》、《中國化工文摘》、《中國環境科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衛生學分冊)》、《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收錄,並在《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全文網上刊登。
• 環境工程學報
《環境工程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刊始創於1980年,原名《環境科學叢刊》,為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曾於1993年和2000年先後更名為《環境科學進展》和《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該刊自2007年1月起正式更改為現名。
《環境工程學報》及其前身均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國國內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領域的重要期刊,並被中國國內外一些重要檢索系統和引文資料庫收錄,如美國化學會的化學文摘(CA)、荷蘭愛思唯爾(Elsevier)公司的Scopus全學科引文文摘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以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等。
• 生態毒理學報
《生態毒理學報》是為順應環境科學與生命科學交叉的學科發展趨勢,推動中國國內環境風險研究領域的發展而創辦的,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並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於2006年起正式創刊、在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
已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CSTP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美國化學會的化學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美國生物學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國生物學文摘預評(BIOSIS Previews);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英國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 Record)等多家檢索機構收錄。據《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2014版)》統計,該刊影響因子1.518。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 學科概況
環境技術樓
環境技術樓
據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網顯示,中心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專業博士學位點,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環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碩士學位點。設有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生態學3個博士后流動站,為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
• 學科發展
環境化學研究所成立初期,在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關懷和領導下,邊籌建邊工作。主要科研任務有環境中有機、無機有毒有害化學污染物的檢測發現、分析檢測儀器的研製、以及污染物造成的實際危害的研究。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後,又逐步開展了大氣污染化學、水體重金屬及有機污染化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到1985年,環境化學研究所形成了環境污染化學、環境污染防治技術和環境分析化學三大研究方向。
1986年,環境化學研究所和當時正在籌建中的中國科學院生態學研究中心合併,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面向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的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專業性的研究基地——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形成了以環境化學、環境工程、系統生態學新的三大學科研究方向,中心的科研方向是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提出的關鍵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學科有:系統生態與生態工程、環境化學、生態化學、污染控制工藝與工程、環境分析化學、生態環境信息和分析測試技術等。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學科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創建發展階段(1975-1986)
創建初期(1975-1978)主要配合國家環保工作的急需,從兄弟單位調入一批化學和非化學專業科技人員,開展環境分析、環境情報、重要污染源治理技術等研究工作。主要學科有:環境分析化學、分析監測儀器研製、主要污染源治理技術、環境情報研究。
1979年到1985年,從單一的環境分析化學中拓展出環境污染化學學科,使環境分析化學學科的研究方向更加豐富,包括痕量分析、光譜分析、化學分析、色譜分析、電化學分析,以及統一分析方法和標準參考物質的研究。
調整提高階段(1986-1998)
冬日雪景
冬日雪景
1986年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與籌建中的中國科學院生態學研究中心合併,組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此階段,已形成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和系統生態學三大學科領域。主要研究所方向有:環境污染化學、環境分析化學、環境毒理學、區域環境問題、系統生態與生態工程、宏觀環境政策、國情問題研究、水污染控制技術、大氣污染控制技術、膜技術與膜材料、標準分析方法和標準參考物質、分析儀器研製。
1986年成立了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員為主的中國科學院系統生態開放實驗室,1989年與清華大學等4個單位共同建立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兩個重點實驗室的建立,為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學科結構優化和研究方向調整奠定了基礎。
創新跨越階段(1999年以後)
1999年,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被中國科學院批准為首批進入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序列的研究所,總體學科領域框架:優勢學科---環境化學,強化學科---環境工程,交叉學科---系統生態與生態工程,發展了生態毒理、土壤環境等學科。

教學建設

據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網顯示,中心有在學博士生442人、碩士生262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148人。
自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以來,共招收研究生2808名,其中碩士研究生1105名,博士研究生1703名;已授碩士學位640人,授博士學位1168人;在讀博士研究生442名,在讀碩士研究生262名,在站博士后148人。自2004年開始招收留學生,目前有來自美國、尼泊爾等留學生9人,另有外籍進修生和外籍博士后數名。
自1990年以來,4名畢業生榮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6名畢業生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13名畢業生入選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共有282人次獲得中科院院長獎學金和冠名獎等各類獎勵和表彰。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形象標識
形象標識
徽標由生態和環境兩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E”組合、變形而成。寓意為中心生態與環境兩大研究方向和內容,二者之間相互滲透,高度融合,共同發展。綠葉象徵著中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蓬勃向上,茁壯成長;同時,也表明綠色事業——保護生態環境是研究中心神聖的使命、責任和義務。

創新文化

• 所訓
“志存高遠、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務實創新”
激勵中心全體職工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確立正確的科技價值觀,實現國家需求與獻身科學相結合,形成勇於創新、敢為人先和團隊協作、共同創新的氛圍。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江桂斌中心主任
歐陽志雲黨委書記、中心副主任
呂永龍中心副主任
楊敏中心副主任
庄緒亮中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歷任領導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吳學周所長(兼)1979.07.11—1983.05.11宮 震黨的領導 小組組長1975.01—1983.05.11
劉靜宜所長1983.05.11—1986.11.24
馬世駿名譽主任1986.02.19—1991.05.30何世寰書記1983.05.11—1986.02.18
庄亞輝主任1986.11.24—1990.11.30劉中興書記1986.02.18—1998.04.06
黃駿雄副主任 主持工作1990.11.30—1992.10.24趙景柱書記1998.04.06—2001.06.06
單孝全主任1992.10.24—1999.06.21沈 穎書記2001.06.06—2003.05.08
趙景柱主任1999.06.21—2006.07.28胡仁橋書記2003.05.08—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