掾屬

漢語詞語

掾屬,漢語詞語,拼音是yuàn shǔ,意思是佐治的官吏。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詞語解釋


漢 代自三公至郡縣,都有掾屬。人員由主官自選,不由朝廷任命。隋統一 以後,改由吏部任免。

出處


《古文苑》注王延壽《桐柏廟碑》人名,謂“掾屬皆郡人,可考漢世用人之法”。今考之漢碑皆然,不獨此廟。蓋其時惟守相命之朝廷;而自曹掾以下,無非本郡之人,故能知一方之人情,而為之興利除害。其辟用之者,即出於守相,而不似後代之官,一命以上皆由於吏部。故廣漢太守陳寵入為大司農,和帝問在郡何以為理,寵頓首謝曰,“臣任功曹王渙以簡賢選能,主簿壇顯拾遺補闕,臣奉宣詔書而已”。帝乃大悅。至於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瑁委功曹岑瞪,並謠達京師,名標史傳。而鮑宣為豫州牧,郭欽奏其“舉錯煩苛,代二千石署吏”,是知署吏乃二千石之職,州牧代之,尚為煩苛。今以天子而代之,宜乎事煩而日不給(隋文帝開皇二年,罷辟署。令吏部除授品官為州、郡佐官。其時劉炫對牛弘”,以為往者州惟置網紀、郡置守丞、縣置令而已。其餘其僚則長官自辟。是知自辟掾屬,即齊、魏之世猶然。《宋史·選舉志》,宋初,內外小職,任長吏得自奏辟。熙寧間。,悉罷歸選部。然要處職任,如沿邊兵官、防河、捕盜、重課額務場之類,尋又立專法聽舉。於是辟舉不能全廢也),又其變也。銓注之法,改為掣籤,而吏治因之大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