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
鼻出血
鼻出血(Epistaxis,nasal hemorrhage)指血液由鼻腔流出,常由鼻、鼻竇及其鄰近部位局部病變、外傷,以及某些影響鼻腔血管狀態和凝血機制的全身性疾病引起,是鼻科常見癥狀和急症之一。可在任何年齡發生。出血的嚴重程度與出血速度、出血量有關,有時出血並不多,但患者看到鮮血從鼻孔流出而驚慌失措和精神緊張,也會加重病情。鼻出血(Epistaxis,nasal hemorrhage)指血液由鼻腔流出,常由鼻、鼻竇及其鄰近部位局部病變、外傷,以及某些影響鼻腔血管狀態和凝血機制的全身性疾病引起,是鼻科常見癥狀和急症之一。可在任何年齡發生。出血的嚴重程度與出血速度、出血量有關,有時出血並不多,但患者看到鮮血從鼻孔流出而驚慌失措和精神緊張,也會加重病情。
● 鼻出血的常見原因可分為局部和全身兩類。
● 1.局部原因
● 以挖鼻導致鼻出血最為常見。從解剖結構上講,由於鼻中隔易出血區的黏膜薄,血管豐富、表淺,與其下的軟骨緊貼,受到外傷時對血管的緩衝保護作用差,並且該部位的血管自行收縮能力也差。當外部環境氣溫乾燥或患者高熱時,鼻黏膜乾燥不適且多痂,尤其當患有萎縮性鼻炎和乾燥性鼻炎時,鼻腔黏膜更加乾燥,如此時挖鼻,極易損傷鼻中隔黏膜導致鼻出血。其他比較常見的還有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竇或鼻咽部的良性出血性腫瘤或惡性腫瘤侵襲破壞局部血管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 2.全身原因
● 如血液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可引起鼻出血、肝脾疾病、營養障礙及維生素類缺乏、低鈣等也可引起鼻出血。
● 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區。兒童鼻出血常見原因如下:外傷、鼻腔異物、鼻腔炎症、腫瘤、急性發熱性傳染病、血液病、營養障礙或維生素缺乏。
● 鼻出血的表現並不一樣,有的從前鼻孔流出,可以看到是鼻孔在流血,而有的是出血從后鼻孔流入咽部在經口吐出,也有患者是前後鼻孔同時出血,大部分為一側鼻腔出血,少數表現為雙側鼻腔出血,有時一側鼻腔出血可經鼻咽部流向另一側鼻腔而表現為雙側鼻腔同時出血。出血量少時僅為涕中帶血,出血量大時血液從兩側鼻腔湧出。如患者在卧位、頭後仰時發生鼻出血,則血液大部分可能向後流入咽部而被咽下,然後嘔出,小部分經口吐出,表現為口鼻同時出血。出血量少時,患者無明顯不適,出血量大,速度快,患者可有心慌、面色蒼白、口渴、出冷汗、煩躁不安等休克或休克前期癥狀。
● 通過前鼻鏡檢查不能發現出血部位,如出血不劇,可行后鼻鏡或光導纖維鼻咽鏡檢查。鼻竇內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尋找出血點外,並作必要的全身檢查(測量血壓、血常規檢查、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測定、毛細血管脆性試驗及血小板計數等)。有時尚須與有關科室共同會診,尋找病因。
● 對鼻出血患者,應進行全面、精確的檢查,結果將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 對鼻出血的處理應採用綜合治療。首先止血,在達到止血目的后,再進行對病因的檢查和治療。只要處理措施得當,鼻出血都能止住。
● 1.確定出血部位
● 安慰患者,不要緊張,並仔細檢查,確定出血具體部位;
● 2.吐出咽下的血
● 囑患者將流入咽部的血盡量吐出,以免咽下后刺激胃部引起嘔吐而加重鼻出血;兒童鼻出血的一般處理:安慰患兒,讓患兒安靜下來並囑咐患兒勿將血液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嘔吐,同時亦有助於掌握出血量,必要時給予鎮靜劑。一般出血或小量出血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大量出血疑有休克者,應取平卧低頭位。
● 3.局部常用止血法
● 指壓法、收斂法、灼燒法、冷凍止血法、填塞法、鼻內鏡下止血法、血管結紮法、血管栓塞法。
● 用一手拇指和示指緊捏兩側鼻翼根部,壓住鼻中隔前下方,同時頭稍前傾,張口呼吸,這樣捏幾分鐘,一般都可止血。手邊如有消毒棉可捲成2寸長棉卷放入出血側鼻孔,在按上述方法捏住,效果會更好。如同時用涼毛巾或冰袋冷敷鼻背、鼻根、後頸部和前額部,可加速止血過程。經以上處理,仍不能止血時,應到醫院急診治療,可先試行填塞止血海綿,將明膠海綿上置少許雲南白藥,放入出血一側鼻腔,並將鼻翼壓向鼻中隔,3~5分鐘后血可止住。如無明膠海綿,也可將浸有1%麻黃素的棉片或沾有止血藥的棉片放入患側鼻腔,並壓迫數分鐘,使出血停止,用棉片時需注意不能放置時間過長,以防繼發感染引起再出血。在止血的同時還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出血量特別大,要予以補血補液,糾正休克。
● 4.全身治療
● 必要時給予鎮靜劑、止血劑、維生素等。
● 5.特殊治療
● 鼻中隔前下部反覆出血者,可行鼻中隔黏膜划痕術,也可行鼻中隔黏膜骨膜下剝離術。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則可應用面部轉移全層皮瓣行鼻中隔植皮成形術。
● 1.塗抹軟膏
● 當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內塗一些軟膏、油性物質或用少許抗生素、類固醇軟膏代替。
● 2.勿挖鼻孔
● 糾正不良習慣,不挖鼻孔,找出鼻部根本疾病。
● 3.增加空氣濕度
● 在乾燥的環境中建議家裡使用加濕機來補充空氣濕度。
● 4.加強營養
● 糾正偏食、厭食等不良習慣,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 5.治療原發病
● 對有出血性疾病的小兒應及時積極治療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