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粽子

起源於湖南長沙市的小吃

糯米粽子俗稱“粽子”,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粽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

製作方法


做法一

料
食材用量
糯米1000g
粽葉1把
馬蓮1把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糯米提前三天泡上,每天換兩次水。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粽子葉和馬蓮泡一天。
步驟三先剪掉粽葉頭部的硬梗。
步驟四粽子葉挽個窩,以不漏米為準。(新手最好兩片粽子葉並列錯開一點包,以防漏)。
步驟五放入泡好的糯米,放8-9分滿。
步驟六再往裡撩一些水,把水控凈,使米變得更緊實。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將頂端兩側粽葉先折進去。
步驟八再把上面的葉片折下來,沿著粽子的形狀捏緊。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把多餘的葉子折到後面。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折到後面的樣子。
步驟十一用馬蓮綁緊並打結。
步驟十二傳統三角粽包好了。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電力壓鍋里,加水沒過粽子,檔位放在蹄豆的檔位上,壓力鍋停止的時候就熟了。

做法二

料
食材用量
糯米3斤
紅棗半斤
粽子葉適量
馬蓮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糯米提前三天泡上,每天換兩次水。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粽子葉和馬蓮泡一天。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先剪掉粽葉頭部的硬梗,兩片粽子葉並列錯開一點(新手最好不要用一片葉子包,容易漏)。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先挽個窩。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放入糯米,中間放幾顆紅棗,上面再放糯米,稍微壓緊實。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將頂端兩側粽葉先折進去,再把上面的葉片折下來,沿著粽子的形狀捏緊。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馬蓮一根不夠長,可以兩根接起來用,如果用線繩的話就長短隨意了。用馬蓮的好處是煮出來的粽子更好吃。綁馬蓮的時候一定要綁緊,免得煮的時候漏掉。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電力壓鍋里,加水沒過粽子,檔位放在蹄豆的檔位上,壓力鍋停止的時候就熟了。

製作過程


1、腌肉的汁倒入泡好的米中拌勻,腌20分鐘;
2、兩片粽葉折成漏斗型,放糯米壓實,加紅豆,糯米,蜜棗,糯米填滿,將粽葉折過來,用線繩綁緊(肉餡的是糯米——肉——糯米填滿);
3、放入電壓力鍋,加入適量的水20分鐘,(不用壓力鍋:加水要淹過粽子,煮2小時)取出晾涼,再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

製作注意


煮粽子的時間要根據粽子的大小,煮的多少來調整,豆子,糯米浸泡過會容易煮一些,如果在農貿市場買的沒有處理過的粽葉,回來要用水煮一會軟了才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