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成骨細胞瘤的結果 展開

成骨細胞瘤

成骨細胞瘤

成骨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原發性骨腫瘤。成骨細胞瘤主要見於青少年,發病年齡常見於10~20歲,男性多於女性,具有局部侵襲性,有惡變傾向,多發於脊柱及四肢長骨。本病起病隱匿,多數沒有明顯不適。當腫瘤壓迫周圍組織時,可引發相應的臨床表現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目的是徹底切除病灶的同時,緩解疼痛及神經麻痹帶來的痛苦。本病常導致壓迫部位疼痛,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定影響,部分患者還可能會發生惡變,加重病情。多數預后較好,但本病有一定複發率,複發次數越多,惡變可能性越大。

就診科室


● 骨科或外科、腫瘤科

病因


● 成骨細胞瘤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以下危險因素有關:
● 病毒感染
● 血管發育異常

癥狀


● 本病起病隱匿,多數沒有明顯不適。當腫瘤壓迫周圍組織時,可引發相應的臨床表現。
● 腫瘤發生在脊柱者,可出現胸痛、腰背痛、肢體麻木無力等;
● 腫瘤發生在腦部者,可引起頭痛、抽搐、耳鳴、聽力減退等不適;
● 腫瘤發生骨盆者,表現為局部疼痛,行走障礙。

檢查


● 確診成骨細胞瘤需要進行影像檢查、病理學檢查。
● X線檢查
● ● X線檢查為首選,對早期診斷有價值,用於腫瘤定位和初步診斷。
● CT檢查
● ● CT檢查能清楚顯示腫瘤佔位及神經組織受壓情況。
● 磁共振檢查
● ● 磁共振檢查能顯示腫瘤發生部位、腫瘤範圍和侵犯程度。
● 病理組織學檢查
● ● 病理組織學檢查用於腫瘤的確診,確診率達93%。

診斷


● 醫生診斷成骨細胞瘤的主要依據表現、影像學及病理學檢查。
● 出現胸痛、腰背痛、肢體麻木無力,或者頭痛、耳鳴、聽力減退等不適;
● X線檢查可見椎體或附件局限性、膨脹性囊狀透亮區,周圍界限清楚;CT主要特點為膨脹性骨破壞,厚薄不一的高密度硬化緣和不同程度的鈣化和骨化。
● 病理檢查可見瘤組織中有大量的成骨細胞、骨樣組織和血管纖維組織。

分型


● 根據受累部位可分為中心型、皮質型、骨膜下型和松質型。
● 中心型:病變發生於長骨髓腔內,呈中心性囊狀破壞;
● 皮質型:病變位於骨皮質內,偏心生長,骨皮質呈薄殼狀膨脹,周圍骨硬化明顯;
● 骨膜下型:多見於長骨幹骺部,局部皮質壓迫性骨質吸收;
● 松質型:病變位於脊椎或不規則骨的骨松質內,周圍無明顯骨質硬化或僅呈一線樣高密度硬化環。

分期


● 成骨細胞瘤分三期:
● 1期:潛在的良性病變,病變不進展或有自愈趨勢。
● 2期:活動性病變,腫瘤生長期,腫瘤局限於間室內。
● 3期:具有侵襲性,破壞骨質,腫瘤侵襲至間室外。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局部疼痛、肢體麻木、無力等癥狀,容易與成骨細胞瘤混淆,這些疾病有骨樣骨瘤、骨肉瘤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影像學及病理學檢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成骨細胞瘤保守治療無效,一經確診儘快手術切除。

手術治療

● 局部刮除
● ● 脊椎骨上的成骨細胞瘤經局部刮除后多可治癒,複發率也較低。
● ● 如範圍大,局部切除困難時,只能進行搔刮,術后需結合放療。
● 椎管減壓
● ● 若同時有神經根或脊髓壓迫癥狀時,手術治療旨在減壓。
● ● 減壓的效果主要取決於壓迫的程度和時間,以及減壓手術是否徹底。

放療、化療

● 適用於無法手術、術后複發的患者或需行輔助治療的患者。

危害


● 本病常導致壓迫部位疼痛,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定影響,部分患者還可能會發生惡變,加重病情。

轉移性


● 成骨細胞瘤可能會出現肺轉移或惡變。

預后


● 多數預后較好,但本病有一定複發率,複發次數越多,惡變可能性越大。

預防


●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