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畫

扇畫

我國扇畫藝術的歷史源遠流長,據晉代的有關文獻記載將扇子的起源推至堯舜時期。晉代崔豹《古今注·輿服》中記:“五明扇,舜所作也,即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扇”字,從戶,從羽,說明羽扇是首先出現的。三國時期,蜀國軍師諸葛亮常執白羽扇坐於車中指揮作戰。但扇與書畫成為一體,最早見於晉代王羲之書六角竹扇的軼事,而扇畫的藝術高峰應為宋代。

藝術價值


扇畫中國畫傳統形式之一,歷代畫家屢有建樹,形成各自獨特的風格。
古扇面畫有不少佳作。明代藍瑛的“秋江客棹”,遠是山,近是舟,青是松,紅是楓,讀之陡生超凡脫俗之感;米萬鍾的“水閣江天”也能一展胸襟;清代吳歷的“春雁江南”,扇上不僅畫好,詩也題得好;“陌頭柳色暗毿毿,欲寫離情忍淚城,春雁可憐齊向北,那堪遊子在江南。”一把小扇,幾欲寫盡遊子情懷,真是藝情俱佳的扇中上品。
扇畫作品集錦
扇畫作品集錦
扇畫百讀厭,題扇百讀厭。秦觀的《秋意題邢敦夫扇》茶香彌扇,秋景可人,詩云:“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鄭板橋《為馬秋玉畫扇》還是依然不忘瘦勁孤高的竹君子:“縮寫修簋小扇中,一般落落有清風。牆東便是行庵竹,長向君家學化工。”夏日展讀此扇,心中竹影婆婆,清趣無窮。
有人好作扇畫,有人好題扇詩,也有人雅好在扇上題辭。但題辭一須書藝高,二須含意好,其難度不亞於寫匾。宋時杭州有宮扇二,一畫雪夜泛舟,一畫二色菊,宋理宗趙昀親題其背,一曰“興盡為期”,一曰“晚節寒香”。宋理宗的題辭水準雖屬中好,卻遠遠高於常見的“清風徐來”。杭州王星記扇廠經常請書畫題字作畫。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在杭州當地方官司時,曾經有一段“畫扇判案”的佳話,那畫扇的傳統便一直保持到現在。

名家


古代扇畫名家

宋代名畫家周文矩、黃居、徐崇矩、易元吉、夏璉等皆有團扇畫作品傳世。不僅畫院高手涉獵於此,即使一些軼名畫家的扇畫作品也達到了極高水平。他們的創作態度不像後來畫家的逸筆草草,觀察與表現細緻入微,一蟲一鳥都極盡刻畫精微之能事。表現題材面很廣,除山水、花鳥外,廣泛的社會生活均在扇畫中有所反映。如《春遊晚歸圖》(無名氏)、《秋庭戲嬰圖》(陳宗訓)、《獲耕圖》(楊威)、《百子嬉春圖》(無名氏)等,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至明清摺扇畫得以發展,如周臣、藍瑛、惲壽平、朱耷、任頤等均有佳作傳世。宋代扇畫的典雅與精緻,至今仍是畫家們學習的典範。繼承和發揚這一優秀的傳統藝術,對矯正當今中國畫創作中存在的浮躁與淺薄,可謂是一劑良藥和有益的鏡鑒。

徐康

扇畫
扇畫
(1961-??)著名扇畫藝術大師 1961年生於濟南,祖籍山東壽光。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現任職于山東美術館職業畫家,國家二級美術師、副教授,山東畫院高級畫師,香港亞洲美術家協會理事、美中美術家協會會員。先後在濟南、北京、大連、台灣、香港、韓國、加拿大、美國、瑞士、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個人畫展和聯展。電視台做過多部專題片分別在山東和美國的電視台、網播出。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的藝術展覽並獲獎。作品《孩子的夢》獲全國美展最高獎。作品被德國前總理科爾、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澳大利亞總理何華德、澳大利亞移民部部長盧鐸以及許多友好國家人士收藏。並出版個人畫集。
《花光月影宜相照》徐康作
畫中隱約有一位妙齡女子裸身躺在花叢中,體態豐滿,姿勢舒展,與周圍的白牡丹相得益彰。
美女與鮮花招相呼應,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此幅構圖,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
《春色到人間》徐康作利用扇形幅面上寬下窄的特點,將盛開的牡丹置於中部,兩邊的花骨朵含苞待放,整幅畫上疏下密,左疏右密,錯落有致,突出了牡丹的高貴典雅,呈現出紅花綠葉相輔相成的和諧畫面。
花光月影宜相照
花光月影宜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