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貞

肩貞

肩貞,經穴名。出《素問·氣穴論》。屬手太陽小腸經。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后紋頭上1寸。布有腋神經分支,深部上方為橈神經,並有旋肩胛動、靜脈。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舉,上肢麻木,耳鳴,齒疼,瘰癧,及肩關節周圍炎等。直刺1—1.5寸。

簡介


● Jiānzhēn SI9
● 來源:《素問·氣穴論》
●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 功效:清熱祛風化痰,通絡消腫止痛,聰耳

穴名釋義


● 肩,肩部;貞,正,與邪相反。本穴在肩關節下方,功能祛邪氣,主治肩部疾患,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肩胛區,肩關節後下方,腋后紋頭直上1寸。

簡便取穴

● 雙臂自然下垂,腋后紋端上1橫指(拇指),即為此穴。
肩貞簡便取穴中的一橫指即“1寸”,“1寸”可採用指寸定位法中的拇指同身寸比量取穴,伸直拇指,拇指指骨關節橫紋兩端之間的距離作為1寸。需要說明的是,指寸定位法在應用時較為便利,但取穴的準確性稍差,且操作時應以被取穴者自己的手為準。由於每個人的高矮、胖瘦與手的比例不完全成比例,因此,指寸定位法必須在骨度分寸的基礎上運用,而不能以指寸全部量取全身各部,否則長短失度。https://pic.baikemy.com/obj/project-l-cdn/apgc/notice/2020-07-17/c8e20955-2264-41bd-bf30-789da2a80624.jpeg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肱三頭肌長頭,大圓肌。
● 淺層分佈有第2肋間神經外側皮支,臂外側上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腋神經,旋肱后動脈分支。

主治


● 局部病症,例如肩胛痛,手臂麻痛,上肢不舉,缺盆中痛,肩關節周圍炎。
● 熱病,頸部淋巴結結核。
● 頭面五官疾病,例如耳鳴,耳聾,牙痛。

操作


治療操作

● 直刺1~1.5寸,切忌向胸部方向深刺,以免發生危險。
● 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以肩部及肩胛部酸脹為度,每次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10~20分鐘;艾炷灸3~7壯。

古籍摘要


● 《針灸甲乙經·卷八》:寒熱,項癧適,適耳無聞,引缺盆肩中熱痛,麻痹不舉,肩貞主之。
● 《針灸甲乙經·卷十二》: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
●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卷四》:風痹,手臂不舉,肩中熱痛。
● 《針灸大成·卷六》:主傷寒寒熱,耳鳴耳聾,缺盆肩中熱痛,風痹,手足麻木不舉。

常用配伍


● 配肩髃、天宗、曲池、外關,治肩臂疼痛,上肢癱瘓。
● 配肩髃、肩髎、巨骨,治肩關節周圍炎。
● 配天井、臑會,治瘰癧。
● 配腕骨,治耳鳴,耳聾。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
● [4] 劉乃剛。精準取穴不出錯. 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