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腎病

中毒性腎病

中毒性腎病是一種由腎毒性物質引起的腎損害,常表現為急性腎衰竭。中毒性腎病的發病率伴隨著工業發展,化工原料、醫療及農藥的出現而增高。中毒性腎病是由於有毒物質在經過腎臟被重吸收、濾過,或可直損害腎臟生理功能。中毒性腎病因發病機制不同而表現各異。中毒性腎病主要通過及時停止接觸有毒物質,促進排毒。積極治療可緩解癥狀,改善預后。中毒性腎病不及時治療可造成患者死亡。預后情況與毒物種類、攝入量、中毒時間及患者的機體狀態等因素相關。

就診科室


● 腎內科

病因


● 導致中毒性腎病的病因是腎毒性物質的應用及有害物質的接觸。

內源性

● 高鈣、高磷、高尿酸血症、高草酸血症、肌紅蛋白尿及血紅蛋白尿均可引起腎間質小管病。

外源性

● 重金屬(鉛、鎘、汞、金、鈾、銅、鉍、鉈、砷、鋰、鋅等)。
● 化學毒物(包括有機溶劑、碳氫化合物、農藥、殺菌劑及煤酚等)。
● 藥物(包括抗生素、解熱鎮痛葯、金屬製劑、造影劑、利尿劑、中草藥等),常見的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先鋒黴素、兩性黴素B、磺胺類、利福平、解熱鎮痛葯、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
● 生物毒(動、植物性毒素),包括蜂毒、蛇毒、生魚膽、蕈毒及花粉等。
● 物理因素:如放射線、中暑、電休克等。

癥狀


● 中毒性腎病的臨床表現因發病機制不同而各異。

急性腎小管壞死

● 常表現為少尿或非少尿型急性腎衰竭(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可出現微量蛋白尿、血尿、白細胞及管型尿,部分患者可伴有單側或雙側腰痛。

急性過敏性間質腎炎

● 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關節痛等全身過敏表現,外周血嗜酸細胞增多,血清IgE水平升高,無菌性白細胞尿,可出現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損害。
● 可出現大量蛋白尿呈腎病綜合征表現,甚至出現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急性腎小管梗阻

● 可出現突發無尿、多尿交替,腎功能急劇惡化。

腎小管功能障礙癥狀群

● 近端腎小管酸中毒可表現為葡萄糖尿、氨基酸尿、磷酸鹽尿等。
● 遠端腎小管功能障礙可出現尿崩症(煩渴、多飲、多尿);腎小管酸中毒(高氯性酸中毒、低鉀或高鉀血症、低鈉血症、低鈣血症等);腎性佝僂病或骨軟化症、腎鈣化或腎結石等。

腎炎與腎病綜合征

● 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腎功能損害等。

慢性腎衰竭

●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蛋白質、糖類、脂類和維生素代謝紊亂;甚至可有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神經肌肉、內分泌、骨骼受累表現。

檢查


● 需要做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雙腎彩超、X線檢查、腎活檢等。

體格檢查

● 通過叩診初步檢查患者腎區是否有叩擊痛、是否有皮疹等。

實驗室檢查

● 尿常規檢查了解尿液pH值、比重、尿糖、蛋白、細胞及管型的情況。
● 腎功能檢查,了解腎臟是否存在腎功能異常。
● 血清電解質檢查,了解血清中電解質的情況。
● 特殊毒物的實驗室檢測。

雙腎彩超、X線檢查

腎活檢

● 脫離可疑物質,並給予相關治療后腎臟情況無好轉;病因不明確或病情較重需通過腎組織檢查,了解腎臟具體病理類型,用以鑒別診斷腎臟疾病。

診斷


● 醫生通過病史、臨床表現表現、實驗室檢查、彩超、X線檢查、腎活檢等診斷。
● 病史,既往有腎毒物接觸史或腎毒性藥物服用史。
● 臨床表現,有不同類型的腎臟損害表現。
● 腎功能檢查結果提示腎臟損害,毒物檢測可以明確具體中毒原因。
● 雙腎彩超及X線檢查。
● 腎活檢,可用來鑒別診斷腎臟病理損害的具體類型。

鑒別診斷


● 需要與其他原因導致的腎臟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 中毒性腎病單純從癥狀來看不可直接診斷,要及時找醫生在進行各項檢查后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 通過腎活檢可以幫助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 中毒性腎病治療主要是立即停止接觸腎毒性物質,促進毒物排泄,必要時給予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病因治療

● 脫離毒物環境,減少毒物吸收。

藥物治療

● 應用解毒藥物,促進毒物排泄。
● 藥物致急性過敏性間質性腎炎,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者,無禁忌證時,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

其他治療

● 腎衰竭者可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療。
● 凡與蛋白結合率高者腹膜透析效果好,應慎用血漿置換療法。

危害


● 中毒性腎病最危險的併發症是急性腎衰竭。
● 給患者帶來身體不適,影響正常的生活。
● 中毒性腎病不及時治療可造成患者死亡。

預后


● 多數患者在積極治療后,癥狀得到緩解,可改善預后。
● 早診斷、早治療可改善預后。

預防


● 避免使用有腎毒性的藥物。
● 避免接觸腎毒物。
● 有腎毒性表現及早治療。
● 保持室內環境乾淨、整潔,定時開窗通風,注意保暖。
● 適當運動,避免重體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