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檢驗

對計量方法或模型進行調整的一種方法

事後檢驗是指將市場風險計量方法或模型的估算結果與實際發生的損益進行比較,以檢驗計量方法或模型的準確性、可靠性,並據此對計量方法或模型進行調整和改進的一種方法。

基本簡介


(Back Testing)
若估算結果與實際結果近似,則表明該風險計量方法或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較高;若兩者差距較大,則表明該風險計量方法或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較低,或者是事後檢驗的假設前提存在問題;介於這兩種情況之間的檢驗結果,則暗示該風險計量方法或模型存在問題,但結論不確定。目前,事後檢驗作為檢驗市場風險計量方法或模型的一種手段還處在發展過程中。不同銀行採用的事後檢驗方法以及對事後檢驗結果的解釋標準均有所不同。
巴塞爾委員會1996年的《資本協議市場風險補充規定》要求採用內部模型計算市場風險資本的銀行對模型進行事後檢驗,以檢驗並提高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監管當局應根據事後檢驗的結果決定是否通過設定附加因子(plusfactor)來提高市場風險的監管資本要求。附加因子設定在最低乘數因子(巴塞爾委員會規定為3)之上,取值在0~1之間。如果監管當局對模型的事後檢驗結果比較滿意,模型也滿足了監管當局規定的其他定量和定性標準,就可以將附加因子設為0,否則可以設為0~1之間的一個數,即通過增大所計算VaR值的乘數因子,對內部模型存在缺陷的銀行提出更高的監管資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