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鰻鱺
鰻鱺目鰻鱺科
花鰻鱺(Anguilla marmorata)屬鰻鱺目,鰻鱺科,鰻鱺屬。俗名:鱸鰻、花鰻、雪鰻、鱔王、烏耳鰻、蘆鰻、溪鰻。英文名Marbled eel。它是鰻鱺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體長一般為331-615毫米,體重250克左右,但最重的可達30千克以上。身體粗壯,腹鰭以前的軀體呈圓筒,後部稍側扁,總的看來身體延長呈棒狀,很像碩大的鱔魚,所以俗稱其為鱔王。
花鰻鱺為典型降河洄遊魚類之一。生長於河口、沼澤、河溪、湖塘、水庫等內。性情兇猛,體壯而有力。白晝隱伏於洞穴及石隙中,夜間外出活動,捕食魚、蝦、蟹、蛙及其它小動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動物屍體。能到水外濕草地和雨後的竹林及灌木叢內覓食。其覓食區在菲律賓可達海分佈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達朝鮮南部及日本紀州,西達東非,東達南太平洋的馬貴斯群島,南達澳大利亞南部。在中國分佈於長江下游及以南的錢塘江、靈江、甌江、閩江、九龍江、台灣到廣東、海南島及廣西等江河。
瀕徠危等級:瀕危。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
1824年,法國動物學家誇伊(Jean René Constant Quoy,1790-1869)與法國博物學家蓋馬德(Joseph Paul Gaimard,1796-1858),在烏拉妮號航行報告(Voyage autour de monde, entrepris par ordre du Roi, exécut sur les corvettes de LM “L'Uranie” et “La Physicienne”, pendant les années 1817-1820)中動物學的魚類部分(Zoologie Poissons)首次有花鰻鱺的記載。
而中國有關鰻鱺類的記載,可參考《說文解字》(122)、《本草綱目》(1596)、《康熙字典》(1716)以及《新安縣誌》的“鰻”、“鱔”、“鰻鱺”等項。香港較系統而明確的科學描述,是美國魚類學家福勒(Fowler Henry Weed,1878-1965)在本地學術刊物《Hong Kong Naturalist》1929年第3卷1期的連載文章《A Synopsis of the Fishes of China》的第3部,《鰻鱺類》(The Eels)中,以Muraena mauritiana以及Muraena bengalensis兩個不同的學名記載,但實際為該種的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報道在廣東、澳門、香港、廈門、福州、寧波以及舟山等地有記錄。
花鰻鱺
體延長,軀幹部圓柱形,尾部側扁。頭較大。吻短,略平扁。眼中等大,圓形。眼間隔寬闊,微凹。鼻孔每側2個,兩側鼻孔和前後鼻孔分離較遠,前後鼻孔之間的距離小於兩側鼻孔間的距離;前鼻孔近吻端邊緣,呈短管狀;后鼻孔位於眼前方偏上,圓孔狀。口裂大,端位;口裂微向後下方傾斜,后伸明顯超過眼后緣;下頜稍長於上頜。齒尖細,排列成帶狀;上下頜齒帶前方稍寬,後方分內外兩齒帶;外行齒帶2-3行,內行齒帶1行;犁骨齒帶前方寬闊,具齒6-7行,向後漸減少至1-2行,呈細錐狀向後延伸,後端伸達上頜齒帶的2/3處。唇發達。舌尖鈍,遊離;舌基部附於口底。鰓孔中等大,側位,位於胸鰭基部前下方,近垂直狀。肛門位於體中部的前方。
體被細長小鱗,5-6枚小鱗相互垂直交叉排列,呈席紋狀,埋於皮下,常為厚厚的皮膚粘液所覆蓋。側線孔明顯,起始於胸鰭上角後上方,平直向後延伸至尾端。
背鰭起點遠在肛門前上方,其起點距鰓孔的距離較距肛門為近。臀鰭接近肛門,臀鰭起點與背鰭起點的距離大於頭長。背、臀鰭發達,與尾鰭相連續。胸鰭較發達,近圓形。尾鰭后緣鈍尖。
液浸標本的頭背側棕褐色,向腹部略淡。體側及鰭上具明顯的不規則雲狀深褐色斑紋,背鰭、尾鰭和臀鰭後部的邊緣暗黑色,胸鰭略淺。
花鰻鱺體形似鰻鱺,體長,前部粗圓筒狀,尾部側扁。頭圓錐形,較背、臀鰭始點間距短。吻平扁。口角超過眼后緣。下頜稍突出,中央無齒;兩頜前端細齒叢狀,側齒成行。唇褶寬厚。鰓孔小。鱗細小,排列呈席紋形鱗群,鱗群互相垂直交叉,隱埋於皮下。側線完全,側線孔明顯。奇鰭互連;背鰭低而長,始點距鰓孔較距肛門近。背鰭始點與臀鰭始點間距大於頭長。胸鰭圓形。無腹鰭。脊椎骨100-110塊。體背側及鰭滿布棕褐色斑,體斑間隙及胸鰭邊緣黃色。腹側白或藍灰色,背鰭和臀鰭後部邊緣黑色。
花鰻鱺的頭較長,呈圓錐形。口較寬,吻較短,尖而呈平扁形,位於頭的前端,下頜突出較為明顯。舌長而尖,前端遊離。口裂稍微傾斜,后延可以到達眼后緣的下方。上下頜及犁骨上均具細齒。唇較厚,上、下唇兩側有肉質的褶膜。眼睛較小,位於頭的側上方,為透明的被膜所覆蓋,距吻端較近。鼻孔有兩對,前、後分離,前鼻孔呈管狀,位於吻端的兩側;后鼻孔呈橢圓形,位於眼睛的前緣。鰓發達,鰓孔較小而平直,沿體側向後延伸至尾基的正中。體表極為光滑,有豐富的粘液。背鰭、臀鰭均低而延長,並與尾鰭相連。胸鰭較短,近圓形,緊貼於鰓孔之後。沒有腹鰭。肛門靠近臀鰭的起點。尾鰭的鰭條較短,末端較尖。鱗較為細小,各鱗互相垂直交叉,呈席紋狀,埋藏於皮膚的下面。身體背部為灰褐色,側面為灰黃色,腹面為灰白色。胸鰭的邊緣呈黃色,全身及各個鰭上均有不規則的灰黑色或藍綠色的塊狀斑點。體內的鰾有1個室,較厚。腸卻較短,僅為其體長的0.3—0.4倍。脊椎骨有112—119枚。
花鰻鱺
花鰻鱺是一種典型的降河性回遊魚類,性成熟后便由江河的上、中游移向下游,群集與河口處入海,到遠洋中去產卵繁殖。孵出的幼體呈透明的柳葉狀,俗稱為柳葉鰻,慢慢向大陸浮遊,在進入河口前變成像火柴桿一樣的白色透明鰻苗,俗稱為鰻線或玻璃鰻。然後再逆流而上,返回大陸淡水江河溪流中發育成長。生長、肥育期間,它棲息於江河、水庫或山澗溪谷等環境中,尤以水庫中為多。白天通常隱居在洞穴之中,夜晚才出來活動、捕食。它的性情較為兇猛,主要以魚、蝦、貝類、蠕蟲等動物為食。能到水外濕草地和雨後的竹林及灌木叢內覓食。其覓食區在菲律賓可達海拔1523.9米的山溪。在中國能達浙江天台山、北雁盪山、南雁盪山,福建韓江上游的長汀和海南島昌江姜園等山溪。它可以較長時間離開水中,所以有時還在夜晚登上河灘,在蘆葦叢中捕食青蛙、鼠類等較大的動物,故有蘆鰻之稱。每到冬季降雪時,也常見它在岸邊淺灘等處活動,因而又稱為雪鰻。
在中國福建九龍江,每年3~7月在河溪中營穴居生活。當10~11月刮西北風時節,即開始往河口移動,入海繁殖。花鰻鱺的產卵場約位於菲律賓南、斯里蘭卡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的深海溝中。生殖后親魚死亡,卵在海流中孵化,初孵出仔魚為白色薄軟的葉狀體,葉狀體被海流帶到陸地沿岸后發生變態,變成短的圓線條狀的幼鰻,亦稱線鰻,進入淡水河湖內索食生長。在台灣省台東的大武河口,中秋節前可見到長約70毫米的花鰻苗。福建省九龍江在3~4月間鰻苗進入河口。花鰻鱺在其一生的生命活動中有一種周期性、定向性和群體性的遷徙運動,稱為洄遊。洄遊是一種適應現象。憑藉著這種活動,可以滿足它們在某一個生活時期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使個體的生存和種的繁榮得到可靠的保證。
花鰻鱺
然而由於工業有毒污水對河流的嚴重污染和捕撈過度,以及毒、電漁法對魚資源的毀滅性破壞,攔河建壩修水庫及水電站等阻斷了花鰻鱺的正常洄遊通道等原因,致使花鰻鱺的資源量急劇下降,已難見其蹤跡,所以花鰻鱺是瀕危物種,為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
分佈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達朝鮮南部及日本紀州,西達東非,東達南太平洋的馬貴斯群島,南達澳大利亞南部。在中國分佈於長江下游及以南的錢塘江、靈江、甌江、閩江、九龍江、台灣到廣東、海南島及廣西等江河。
存在(非繁殖):美屬薩摩亞、柬埔寨、中國(浙江、雲南、江西、湖南、湖北、海南、貴州、安徽、福建、廣東、廣西、香港、台灣)、葛摩、庫克群島、埃斯瓦蒂尼、斐濟、法屬波利尼西亞(社會島)、印度(安得拉邦、奧里薩邦、泰米爾納德邦、西孟加拉邦)、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巴布亞、賈瓦、加里曼丹、蘇門答臘)、日本、肯亞、韓國、寮國、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沙巴、砂拉越)、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莫三比克、緬甸(緬甸大陸)、新喀里多尼亞、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主島群)、菲律賓、留尼汪島、薩摩亞、索羅門群島、南非、斯里蘭卡、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湯加、美國、萬那杜、越南、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辛巴威。
存在和起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美國(夏威夷群島)。
花鰻鱺分布圖
當10-11月刮西北風時節,即開始往河口移動,入海繁殖。花鰻鱺的產卵場約位於菲律賓南、斯里蘭卡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的深海溝中。生殖后親魚死亡,卵在海流中孵化,初孵出仔魚為白色薄軟的葉狀體,葉狀體被海流帶到陸地沿岸后發生變態,變成短的圓線條狀的幼鰻,亦稱線鰻,進入淡水河湖內索食生長。在中國台灣省台東的大武河口,中秋節前可見到長約70毫米的花鰻苗。福建省九龍江在3-4月間鰻苗進入河口。
根據花鰻鱺(Anguillamarmorata)生理生態特點構建循環水養殖系統。系統集成了臭氧消毒殺菌、機械過濾、生物過濾、液氧增氧等關鍵技術。各項水質指標均保持在花鰻鱺生長適宜範圍內;平均規格29.97g的花鰻鱺經過260d養殖,平均體重達到716.20g,成活率達到86.5%,收穫時魚產量為82.6kg/m³,餌料係數維持在1.25左右,養殖周期較傳統養殖模式縮短4~5個月,日換水率約為3%。利用封閉式循環水養殖模式進行花鰻鱺養殖切實可行。
● 投苗前準備工作
⑴池子
● ● 白仔池:具增氧、排污、控溫等設施的水泥池,面積一般為120平方米-260平方米,池底多為水①泥混合底(黃:石灰:水泥=1-2:1:1),池壁及池底無裂縫,屋架上加蓋黑色塑料薄膜,池內有加熱管道。與其他鰻魚白仔培育池的區別:①注重保溫。花鰻屬於熱帶魚類,白仔培育階段水溫要保持在30-32℃,因此要十分注重池內保溫效果,同時花鰻怕強光,膽小,須用黑色薄膜密封。②注重防逃。花鰻逃跑能力更強,很容易爬池壁逃走,因此要經常檢查池壁和防逃網,發現破損要及時補好。新建水泥池一定要退鹼,可用草酸或醋酸長時間浸泡,最好將池水水溫加至30℃再行浸泡,以保證退鹼完全。舊池事先應填補好裂縫,其池底及池壁可以用火槍燒一下或用混凝土抹面,這樣可殺死或隔絕小洞穴或死角里的蟲卵、病菌等。在投苗前一周池內加滿水,用高錳酸鉀25-30克/米浸泡3天-4天,之後洗刷池底和池壁,再加入清水洗刷2次,最後注入清水待用。
● ● 調溫池:盡量選擇離白仔池較近的地方設置調溫池,白仔培育階段日換水量達100%,換水時一定要注意溫差波動,可先在調溫池內調整好溫度后再加入到白仔池中,以免造成鰻苗應激。
● ● 紅蟲池:沖洗乾淨后,檢查裂縫並填補,以免使用過程中夾在縫隙中的死蟲一同被鰻苗食用,同時池子上面還應搭蓋棚子(石棉瓦或黑薄膜等)以保證池內陰涼、擋雨,提高紅蟲成活率。
⑵增氧機
增氧機在空池消毒前裝好,葉輪向內,有利於鰻苗從葉輪下游過而減少不必要的碰傷。每池增氧機安裝方向要統一,視白仔池的大小來確定台數及間距,以打出的水流能把鰻魚排泄物帶到中間排污箱為準。電機機油不得添加太多,以防漏油影響攝食。
⑶鍋爐及管道
因花鰻鱺白仔培育階段需長期保持高水溫,因此鰻場鍋爐顯得極為重要,投苗前需對鍋爐及其管道設備進行調試和整修。鍋爐燒煮、冷卻后,打開入孔及觀察孔,清理乾淨爐膽內的污垢,再用水泵清洗乾淨爐膽內的渣滓,之後鎖好入孔和觀察孔待用。加溫管道及加氣閥門要檢查是否有破損、漏氣,若有則需重新焊接好,排乾淨裡面臟物。出氣口管道那端要先用網布包裹,並外加一層鐵絲網固定,以免燙傷鰻苗。
● 白仔培育
⑴苗種選擇和放養
優質花鰻苗規格整齊,體格健壯,活力良好,輕輕攪動呈頂水之勢,入池后能很快集群環遊,體長4-6厘米,體表具黑色素。花鰻苗規格較小,每千克7000-8000尾。
投苗前用粗鹽將池水鹽度調至7‰左右,水深35厘米,水溫為棚內自然水溫。入池前,先將白仔苗連同包裝袋一起放入池內(此時關閉增氧機),等袋內外溫差在2℃-3℃時(約30分鐘)再放苗入池,隨後打開增氧機(提前將增氧機反轉,葉片以剛剛接觸水為準)。綜合近年來花鰻白仔培育效果看,其放養密度以500-700尾/平方米為宜。
⑵升溫訓食
白仔入池24小時后開始升溫,前2天每天增加2℃,後面升溫速度可適量加快,每6小時升高1℃,最後水溫穩定在30-32℃。白仔入池48小時后緩慢退鹽,日換水量30%左右,3-4天將鹽分完全褪去。水溫升至28℃時可潑灑紅蟲訓食,喂料前10分鐘打開電燈,投喂時先關閉增氧機,前7天將紅蟲絞碎后全池潑灑,第8天則直接投喂全蟲,並逐步縮小潑灑範圍,將鰻苗引誘到飼料台周圍。首餐紅蟲投喂量一般為鰻魚總體重的15%,在紅蟲潑漿后0.5-1小時內,觀察鰻苗的飽食率並做紀錄以便及時調整投餌率(肝下紅點越多,飽食率越高)。
⑶紅蟲處理
將剛買進的紅蟲放入紅蟲池暫養,微流水不斷沖刷並時常翻動洗污,再經過篩絹布(30-40目)爬活(2-3遍),取爬活后的紅蟲收集濾干后,放在盛有5‰食鹽的大桶中浸泡20-25分鐘,保持充氣並不斷攪拌以防紅蟲窒息死亡,之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濾干稱重待用。投喂之前在紅蟲中添加紅蟲寶(2-3克/千克紅蟲)或鰻康素(2-3克/千克紅蟲),浸泡5-10分鐘后即可投喂,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紅蟲死亡。紅蟲處理時應注意:①蟲體辨別。體色呈粉紅色、鮮活聚集成團無臟物、無母蟲的細小紅蟲說明是好蟲,用手抓起紅蟲若軟綿綿的散開說明紅蟲已經缺氧,應採取增氧措施(加大水流量、充氣等);若蟲體泛白且手抓時易從手上流散掉,說明紅蟲已經死亡,此類紅蟲不能用於鰻苗投喂。②漂洗水溫。如果洗紅蟲的水溫較低(<13℃),紅蟲不易爬活,而且很難將體內的臟物吐乾淨,鰻苗攝食后極易患“腸炎”或“愛德華氏病”,因此漂洗紅蟲的水溫不能低於13℃。
⑷日常管理
紅蟲一般投喂2餐/天,時間可定於5:00、17:00,每餐投喂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首餐紅蟲投喂量一般為鰻魚總體重的15%,以後日投喂量按照魚體總重的1%增加,最終將日投餌率控制在30%左右。紅蟲絞碎后全池潑灑,四周鰻苗集中的地方多潑,中間排污口附近可適量少潑,因花鰻白仔體格小,相對於其他鰻魚種類的白仔而言,其紅蟲絞碎及潑漿時間要稍長些,一般前3天每餐紅蟲絞碎3遍后投喂,第4-5天絞碎2遍投喂,第6-7天絞碎1遍再投喂,之後則直接投喂全蟲,前10天全池潑灑,後面慢慢縮小潑灑範圍,直至收縮到料台附近。白仔培育階段紅蟲一般投喂60-70天左右(條件允許的話可延長紅蟲投喂天數),此時花鰻規格一般在400-500尾/千克左右,可轉投白仔料,在轉料過程中,應逐步調整紅蟲與白仔料的配合比例,轉料速度不宜太快,否則,易導致鰻魚咬食或不攝食。同時為了減少三類苗的比例,轉料后可適當補加紅蟲投喂。白仔料投喂7天左右即可轉池選別。
白仔培育階段水溫保持在30-32℃,每日換水2次,日換水量達100%,換水時要注意溫差,應將溫差控制在±1℃以內。在養殖初期,水深一般為35厘米,後期根據養殖時間、規格及密度不斷提高水位,最後升至70厘米左右。花鰻消化能力弱,攝食量少,白仔階段紅蟲日投喂量應控制在30%左右。每次投喂完料2小時後下池排污,排污時動作應緩慢輕柔,一般採用虹吸法吸除糞便及殘餌,不宜使用排污刷。定期測量水質,經常調節水質。
● 水質調節
花鰻鱺對水質要求較高。養殖前應對池塘進行消毒,一般採用生石灰消毒,每667平方米池塘使用150-250千克左右的生石灰為宜,同時還能提高池塘水的pH值,如果pH值達到11以上,還能對水中的野雜魚類、昆蟲等進行清除,並且改善池底土質的酸性。消毒后將池塘水靜置15-20天,待其pH值保持在8-9之間則可以進行試養,試養時一般採用其他魚類,待石灰毒性消失,試養沒有問題後放入花鰻鱺。
養殖過程中應保持水質清透、嫩綠,並保證水體中有適量的藍綠藻,藻類可以起到遮陰、增氧和穩定水質的作用。如果水中藻類較少,會使水體變得清瘦,從而對花鰻鱺的攝食以及生長產生影響,因此在養殖中可以採用引種或者施肥的方法,促進水中藻類的繁殖。另外,要定期進行巡視,如果發現水中有浮遊動物,應及時對其進行處理,防止對水質造成污染,影響花鰻鱺生長。對於浮遊動物可以採用克蟲b1型製劑進行殺死,沿著池邊2米左右的範圍進行潑灑,對水中的浮遊動物進行控制,確保水中的藻類充足。另外,還要對水質的溶氧、氨氮、亞硝酸鹽、pH值等進行檢測,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如發現水中的溶氧度較低,則應該增加增氧機台數,並且延長增氧機的開機時間,確保水中的氧氣濃度滿足要求。
● 投喂管理
水質的環境會對花鰻鱺的攝食情況產生影響,其中水溫的影響較為嚴重。如早晚溫差較大,會影響花鰻鱺的攝食量,一般池內溫度早晚溫差應該控制在3℃以內。如果每天的溫差超過4℃,則會導致花鰻鱺攝食較少,此時盡量減少投喂量,減少30%-50%為宜。在養殖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溫差變化時的溫度控制,如在春夏交替時可以晚拉掉保溫棚,在秋冬交替之時可以提前蓋好保溫棚,避免季節變化時溫差太大對花鰻鱺的攝食量產生影響。為保證花鰻鱺食量,一般根據池內的水溫控制投喂量,如當池內的溫度在24-29℃之間,投食量為2.5-3%,當水溫超過30℃時,應該相應減少投喂量,下降到2.2-2.6%為宜。
另外,隨著花鰻鱺不斷長大,其投喂量應相應增加。在白苗期時白仔料的投喂量應為鰻體重的5-6%,當生長一段時間轉入黑仔階段后,投餌率應下降到5-3.5%之間。花鰻鱺的攝食量與水質也有密切關係,在養殖過程中一般換水量不能太大,水質變化太大會導致花鰻鱺的攝食量嚴重下降,甚至產生不攝食的現象。水中的氨氮、亞硝酸氮等物質不能超標,有害物質超標會導致花鰻鱺機體本身送氧失常,因此導致花鰻鱺攝食不規律。
● 養殖方式
在我國花鰻鱺最常用的養殖方式是露天靜水養殖,一般花鰻鱺養殖場的規模適合控制在3.33公頃以內,養殖過程中應對各種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如池塘、注水系統、附屬設施等,並且盡量利用自然水源進行養殖。養殖過程中為保持水質的清潔,應進行適度換水,每次換水量保持在池水的1/10-1/7,為改善水質,則一般依靠浮遊藍藻、水車、增氧機,確保水中的氧氣滿足需求。這種養殖方式成本較低,建造池子時不需要耗費太多時間,而且使用設備進行增氧,耗電較少,但是總體產量較低,一般每667平方米產量為1000-2000千克。
在養殖中要對花鰻鱺池塘進行分類,一般可以分為4類,成鰻池的面積最大,一般一級池主要用於幼年花鰻鱺引食訓練。
2021年2月1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發布,花鰻鱺的保護級別為二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EN)。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Ⅱ級。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EN)。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 ● 應充分利用各級媒體的力量,大力宣傳保護環境及野生動物的知識,增強法制觀念。
● ● 保護水域環境,嚴格控制T業污染物向江河海區排放。
● ● 嚴禁酷漁濫捕和電、毒、炸等違法行為。
● ● 疏通花鰻鱺的洄遊通道,在相關水利工程中建設有效的過魚設施。
● ● 在重要區域控制捕魚量及設定禁漁區、禁漁期,限制捕撈幼苗;加大科研資金投入,開展花鰻鱺人工馴養繁殖科學試驗。
瀕危原因
由於工業有毒污水對河流的嚴重污染和捕撈過度,以及毒、電魚法對魚資源的毀滅性破壞,攔河建壩修水庫及水電站等阻斷了花鰻鱺的正常洄遊通道等原因,致使花鰻鱺的資源量急劇下降,已難見其蹤跡,所以花鰻鱺是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