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語

日本侵佔中國東北期間的語言

協和語(日語:きょうわご),又稱興亞語、日滿語、大東亞語,是指20世紀初流行於偽滿洲國(今中國東北)的漢語、日語混合語言。協和語分為漢語的協和語、日語的協和語兩種。漢語的協和語指偽滿洲國時期,在漢語(日方曾以為偽滿洲國的漢語官話為“滿語”)中引入日語辭彙和使用日式語法的混合語。而日語的協和語則是一種由滿洲國非日本人使用的一種夾雜有大量漢語辭彙的新式日語方言。

簡介


協和語
協和語
“協語”(語:きょうわご),是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期間,在日偽統治者的奴化政策高壓下所產生的一種漢日語雜揉的語言變體。亦稱興亞語(日本語:こうあご)、日滿語(日本語:にちまんご)、大東亞語(日本語:だいとうあご)。偽滿洲國的宣傳口號是滿洲國是一個沒有民族歧視的國家,五族共榮。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強迫東北人民使用“協和語”。
野蠻語言化政策壓,北漢語權程剝奪,漢語嚴損害。語言北流,,政府令規範漢語言規範,禁止“協語”。

背景


協和語
協和語
偽洲傀儡政權,,批移。各層擔質領導。偽洲規語必修課。校達%。論政、商、,交流務急。偽洲局推波助瀾,形協語。
語言問題是文化的核心問題,更是教育的核心問題。而將殖民自己的語言有意識地向外民族滲透與推行,則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文化的核心問題。對此,侵華戰爭時期的日本學者、文人等自佔領東北並成立偽滿洲之始,就在中國佔領地有計劃、有步驟推行奴化教育,其主要手段就是強制推行日本語教育。許多學者著書撰文,提出要把日本語作為“亞洲通用語言”或“亞洲第一語言”。有關機構制定了日本語普及方案,明確提出日語“內涵是指導大陸民族使之煉成純正日本人,外延是青少年的教育和一般民眾的教化”在台灣島,日本千方百計施以“皇化”教育,日語被稱為所謂的“國語”推行了五十年,並受到了相當的成效。在中國大陸各淪陷區,日本人全面控制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主權,按照“皇化教育”的理念實施教學,還在一般學校之外開設了大量的日語學校,試圖通過日語學習推銷日本文化,培養中國人的“親日”情感。

發展歷史


雖然日本方面在佔領東北后就迫不及待地在東北的中小學勒令,除教授漢語外,還必須教授日語,日語成了必修課。甚至日方規定高等學校(相當於現職業高中或者高中)畢業時候日語必須要過三級翻譯級別,否則不允許畢業。但是中國人和日本人在溝通上問題還是很大。當時偽滿政府所有部門都有大批的日本人任職,甚至連皇帝溥儀的貼身侍衛都是日本人。學校里日本教師的人數佔到40%以上。因此,在偽滿洲時期,無論是政界、商界或民間,解決日本人和中國人的溝通問題成為了當務之急,於是,伴隨著日本在偽滿洲殖民化教育的一系列奴役政策的推行及在日偽統治者的奴化政策高壓下,一種漢日語雜揉的語言變體在東北地區產生了。這種漢語與日語雜揉的語言變體是將漢字照日本語的意義解釋,但不照日本語讀音,而是照漢語讀音,它既非日本語,又非漢語,譬如,將“客滿”說成“滿員”,“標題”說成“表題”、“願望”說成“志望”、“工錢”稱為“勞金”、“掙錢”說成“吃勞金”,“草墊子”說成“榻榻米”,“汽車”說成“古魯碼”,“廁所”說成“便所”等等。東北解放后,東北人民把這種語言變體稱為“協和語”。很顯然,“協和語”是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期間,即偽滿洲時期在日偽統治者的奴化政策高壓下所產生的一種漢日語雜揉的語言變體。最多的使用人口是那些不懂日語的漢族、滿族等中國人。所以,不僅有很多中文混雜其中,還省略了不少的助詞。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這種異常情況下產生的語言現象逐漸消失了,但它的痕迹則至今依然可以見到。
從1905年日本侵佔遼東到1945年偽滿州國垮台的40年間,日本侵略者除了實行殘酷的軍事、政治和統治外,還實行野蠻的文化統治,強制推行一系列奴化教育政策,妄圖徹底摧毀東北人民的民族意識,心甘情願地做“王道樂土”的“順民”。1932年偽滿州國剛建立,日本侵略者就發布命令,東北全境一律不準懸掛中國地圖,不準使用“中華”字樣,學校禁止使用中國教材,並嚴格限制關內報刊,書籍進入東北,同時強行向東北輸入大量的日文出版物。
在語言使用上,日本侵略者推行一種野蠻的消滅漢語的語言政策。在1937年開始實行的“新學制”中,日語教育佔有突出地位。從小學開始就強迫學生學習日語。小學階段,日語課時就基本上和漢語課時相等。中學階段,日語課時的比例逐漸增大,後來竟超過漢語課時一倍以上。“新學制”把日語列為“國語”,而把漢語稱為“滿語”。偽滿政府則把日語定為“公用語”,要求人人會說。
據文獻記載,當時學校的教材中,所有的外國國名、人名、地名和專業術語等一律用日文的片假名注音。查閱當時的有關報紙和資料,發現日文的片假名隨處可見。
隨著偽滿洲國的滅亡,協和語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應用逐漸消失。然而,由於日本人自1980年代開始積極向中國大陸開拓商機,有不少日本人都有學習漢語。這種“有日語特色的中文”還不時在日資百貨公司或日本人寫的出版物中偶爾看見。

應用


這種混合語在當時的偽滿洲國內在口語和書面語上都有廣泛的應用。
口語方面,如:
“你的幫我,我的錢的大大的給。”
在書面語方面,如引自《滿洲農業概況》:
“人生所需求的衣食住一切物品,無一不可以大豆供給的、福特汽車王曾經講過:完全用大豆作成而使用豆油馳驅的汽車,不久就可以出現了。由這句話也可以窺知大豆用處偉大了,大豆有以上的廣泛的用途,所以在將來發展上有莫大期待的。”
勞工的薪水使用“勞金”,職員上班稱“通勤”,溥儀身邊的親近之人稱為御用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