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未分化癌

肺未分化癌

徠肺未分化癌是一種少見的肺部惡性腫瘤,包括肺小細胞癌(SCLC)和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LCNEC)。好發於老年男性和吸煙者。引起肺未分化癌的原因迄今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其發病與下列因素有關:吸煙、被動吸煙、室內污染(氡氣)、職業因素、大氣污染、飲食與營養;其他因素,如遺傳因素、病毒感染、某些慢性肺部疾病等。主要表現為咳嗽、乾咳、咳痰、痰中帶血和咯血、聲音嘶啞、胸背痛、胸悶、發熱、氣促、頭痛、腹痛、骨痛等。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放化療。可發生骨、頭部、淋巴結轉移,甚至危及生命。預后與病理類型、胸膜侵襲情況、腫瘤分期、治療方法有關,早期有效治療可改善預后,延長生命。

就診科室


● 呼吸內科或內科、腫瘤科

病因


● 肺未分化癌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遺傳因素。
● 空氣污染。
● 電離輻射。
● 飲食習慣。
● 職業接觸。
● 精神心理因素。
● 長期大量吸煙。
● 病毒感染。
● 某些慢性肺部疾病。

癥狀


● 肺未分化癌的表現為:
● 咳嗽,乾咳、咳痰。
● 痰中帶血和咯血。
● 聲音嘶啞。
● 胸背痛、胸悶。
● 發熱。
● 氣促。
● 頭痛。
● 腹痛。
● 骨痛。

檢查


● 確診肺未分化癌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經胸壁穿刺針吸活檢、胸腔鏡或剖胸探查術等檢查。
● 影像學檢查
● ● 胸部X 線檢查、胸部CT檢查是診斷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過檢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大小及病灶鄰近部位是否有浸潤性病變或肺部炎變。磁共振成像可鑒別診斷,還可用於評估化療、靶向藥物治療的療效。
● 支氣管鏡檢查
● ● 通過支氣管鏡可直接窺察支氣管內膜及管腔的病理變化情況,是診斷肺癌的一項重要措施; 還可以在直視下取得病理證據(肺組織或肺泡灌洗液),以明確診斷和協助判定腫瘤的組織學類型。
● 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 ● 可在痰液查找是否有癌細胞存在,並可判定癌細胞的組織學類型,痰細胞學檢查是肺癌普查和診斷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 經胸壁穿刺針吸活檢
● ● 常規的痰細胞學或支氣管鏡等檢查難以確診的病例,可以用經胸壁穿刺針吸活檢,該項檢查需要在CT或B超引導下進行。
● 胸腔鏡或剖胸探查術
● ● 如經上述檢查不能確診,患者全身情況許可,應作胸腔鏡或剖胸探查術,術中根據病變情況及病理組織檢查結果,給予相應治療。
● 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 ● 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所特有的一種酸性蛋白酶, 可用於鑒別診斷、病情監測、療效評價和複發預報。
徠以上檢查不一定都做,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患者的檢查,當然還有可能做一些其他的檢查,患者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

診斷


● 醫生診斷肺未分化癌,主要依據典型癥狀、影像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經胸壁穿刺針吸活檢、胸腔鏡或剖胸探查術等進行診斷。具體診斷依據如下:
● 癥狀:咳嗽、乾咳、咳痰、咯血或痰中帶血、胸背痛、發熱、氣促、胸悶、頭痛等。
● 胸部X線檢查、胸部CT檢查:檢查可見肺部出現異常。
● 支氣管鏡檢查:檢查可見癌腫或癌性浸潤;活檢可明確其病理診斷。
● 痰脫落細胞學檢查:部分患者痰液中可發現癌細胞。

分型


● 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
● 小細胞癌。

分期


● TX:原發腫瘤大小無法測量;或痰脫落細胞、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找到癌細胞,但影像學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未發現原發腫瘤。
● TO: 沒有原發腫瘤的證據。
● Tis:原位癌。
● Tla:原發腫瘤 最大徑≤2厘米,局限於肺和臟層胸膜內,未累及主支氣管;或局限於氣管壁的腫瘤,不論大小,不論是否累及主支氣管,一律分為T1a。
● Tlb:原發腫瘤最大徑>2厘米,≤3厘米。
● T2a:腫瘤有以下任何情況者:最大直徑>3厘米,≤5厘米;累及主支氣管,但腫瘤距離隆突≥2厘米;累及臟層胸膜;產生肺段或肺葉不張或阻塞性肺炎。
● T2b 最大直徑5厘米, ≤7厘米。
● T3:任何大小腫瘤有以下情況之一者: 原發腫瘤最大徑>7厘米,累及胸壁或橫膈或縱隔胸膜,或支氣管(距隆突<2厘米,但未及隆突),或心包;產生全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原發腫瘤同一肺葉出現衛星結節。
● T4:任何大小的腫瘤,侵及以下之一者:心臟、氣管、食管、大血管、縱隔、喉返神經、隆突或椎體;原發腫瘤同側不同肺葉出現衛星結節。
● Nx:淋巴結轉移情況無法評估。
● No: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 N1:同側支氣管或肺門或肺內淋巴結轉移,包括直接浸潤的淋巴結。
● N2:同側縱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
● N3:對側縱隔和/或對側肺門,和/或同側或對側前斜角肌或鎖骨上區淋巴結轉移。
● Mx:無法評價有無遠處轉移。
● Mo: 無遠處轉移。
● M1a: 原發腫瘤對側肺葉出現衛星結節及胸膜播散(惡性胸腔積液、心包積液或胸膜結節)。
● M1b:有遠處轉移 (肺/胸膜除外)。
● Occult
● ● Tx NO MO
● O
● ● Tis NO MO
● IA
● ● T1a NO MO
● ● T1b NO MO
● IB
● ● T2a NO MO
● IIA
● ● T2b NO MO
● ● T1a N1 MO
● ● T1b N1 MO
● ● T2a N1 MO
● IIB
● ● T2b N1 MO
● ● T3 NO MO
● IIIA
● ● T1a N2 MO
● ● T1b N2 MO
● ● T2a N2 MO
● ● T2b N2 MO
● ● T3 N1 MO
● ● T3 N2 MO
● ● T4 N0 MO
● ● T4 N1 MO
● IIIB
● ● T1a N3 MO
● ● T1b N3 MO
● ● T2a N3 MO
● ● T2b N3 MO
● ● T3 N3 MO
● ● T4 N2 MO
● ● T4 N3 MO
● IV
● ● AnyT AnyN M1a
● ● AnyT AnyN M1b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咳嗽、乾咳、咳痰、胸背痛、發熱、氣促、胸悶等癥狀,容易與肺未分化癌混淆,這些疾病有肺腺癌、肺鱗癌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病理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對於肺未分化癌,主要依靠手術治療、放化療。

手術治療

● 手術切除是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也是目前臨床治癒肺癌的唯一方法。
● 可使用胸腔鏡技術或其他微創肺葉切除術。

放化療

● 化療是肺癌的主要輔助治療方法,根據檢查結果選擇不同的藥物化療。
● 放療是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可單獨使用,也可與手術、化療等配合,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症的治癒率。

危害


● 肺未分化癌可發生骨、頭部、淋巴結轉移,甚至危及生命。

轉移性


● 肺未分化癌的轉移途徑有:
● 直接擴散。
● 淋巴轉移。
● 血行轉移。

預后


● 肺未分化癌的預后與病理亞型、胸膜侵襲情況、腫瘤分期、治療方法有關,早期有效治療可改善預后,延長生命。

預防


● 加強營養支持,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 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 空氣污染嚴重地區,應佩戴口罩。
● 避免吸煙。
● 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心情過度抑鬱或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