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緞

漢語詞語

羅緞,漢語詞語,拼音是luó duàn,意思有1、泛指絲質衣料。2、一種棉織物。質地厚實,表面光澤,有明顯的橫條織紋。

基本解釋


辭彙:羅緞
讀音:luó duàn
釋義:1、泛指絲質衣料。 2、一種棉織物。質地厚實,表面光澤,有明顯的橫條織紋。
英譯:Grosgrain (原:法文)
相關:布面呈橫條羅紋的棉織物。因布面光亮如緞而得名。其質地厚實,適宜作外衣、童裝面料和裝飾布;也可作繡花底布、繡花鞋等。羅緞一般採用經重平組織或小提花組織,以13.9號(42英支)雙股線作經,27.8號(21英支)3股線作緯織成。由於緯線粗,布面呈明顯的橫條紋。坯布需經漂練、絲光、染色或印花、整理加工。如採用9.7號雙股(60英支/2)和27.8號雙股(21英支/2)精梳燒毛線作經緯,稱為四羅緞(或絲羅緞),成品組織更緊密,布面更為光潔,但經線易斷裂。採用滌棉混紡紗線,可以避免這一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