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外翻

肘外翻

肘外翻是指伸肘位時肱尺關節軸線之間的夾角比正常範圍大。肘外翻最常見的原因是未經複位或複位不良的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遠端骨折。肘外翻常導致前臂過於外展。肘部外觀畸形,常無癥狀,肘關節伸直位時肘部外翻角增大,可達30°以上。晚期肘關節的關節面損傷可引起疼痛。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法和非手術治療。經過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骨科

病因


● 肘外翻可由以下因素導致:
● 肘關節穩定性主要取決於肱尺關節,肱尺關節受損恢復期常併發肘外翻畸形。
● 未經複位或複位不良的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遠端骨折導致肱骨遠端內外側生長的不均衡。
● 兒童肱骨內外髁骨折未能及時複位或複位不良、肱骨外髁骨骺早閉或缺血性壞死可致肘外翻;肱骨內髁骨折引起肘外翻則是由於肱骨內髁過度生長所致。
● 未經複位或複位不良的肘關節脫位。
● 橈骨小頭切除后使肘關節和前臂生物力學發生異常。

癥狀


● 肘外翻的患者常可導致肘部外觀畸形,常無癥狀,肘關節伸直位時肘部外翻角增大,可達30°以上。
● 肘關節活動一般無明顯影響,晚期肘關節的關節面損傷可引起疼痛。
● 對嚴重外翻病人,出現尺神經損傷的表現,即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手尺神經支配區刺痛和感覺障礙(小指及環指一半),手部內在肌無力,萎縮。
● 從事重體力勞動者,發生肘關節骨性關節炎。

檢查


● 診斷肘外翻,主要依據體格檢查及X線檢查。

體格檢查

● 檢查的目的是了解外翻的程度,可初步判斷病情。

X線檢查

● 主要是為了測量攜物角角度,可明確診斷。

診斷


● 醫生診斷肘外翻,主要依據病史、典型癥狀和X線檢查。
● 有肘關節外傷史。
● 前臂過於外展,伸直位時外翻角度增大。
● X線平片檢查顯示攜物角增大,可有骨性關節炎表現。

鑒別診斷


● 肘外翻需要和肘關節骨性關節炎等疾病相鑒別。
● 僅依靠癥狀難以鑒別,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明確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X線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肘外翻的治療原則主要是以支持性康復治療為主,必要時手術治療。一般對無肘關節功能障礙和疼痛癥狀的肘外翻可不予治療。

保守治療

● 適用於早期肘關節骨性關節炎而臨床癥狀輕,且肘關節功能障礙不明顯的病人。
● 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可進行理療、按摩等物理治療,或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還可輔以神經營養藥物。

手術治療

● 手術方式 肱骨髁上截骨矯正及尺神經前移術。
● 手術指征:
● ● 嚴重肘外翻畸形且畸形穩定數年以上者。
● ● 關節的疼痛和無力癥狀明顯,影響肘關節功能者。
● ● 伴有創傷性關節炎者。
● ● 伴有遲發性尺神經炎者。

危害


● 肘外翻出現的前臂過度外展,會影響美觀。
● 肘外翻晚期肘關節的關節面損傷可引起疼痛。
● 嚴重外翻病人,可發生遲發性尺神經炎,出現尺神經損傷的表現,即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手尺神經支配區刺痛和感覺障礙(小指及環指一半),手部內在肌無力,萎縮。
● 從事重體力勞動者,可發生肘關節骨性關節炎。

預后


● 肘外翻的治療效果影響因素很多,如年齡、是否有癥狀及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
● 正確、規範治療,對促進肘外翻恢復,可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預防


● 肘外翻主要由於肘部創傷和病變所致的後果,故應注意肘部損傷后的治療和防護。
● 當肘部出現創傷和病變時,應考慮到可引起肘內、外翻畸形之可能,特別是肱骨髁上骨折或肘部脫位時,一定要先糾正側方移位,再作其他重定,儘可能做到解剖重定。
● 若為輕度畸形,又無癥狀者,不必作治療。
● 若畸形明顯或出現遲發性尺神經損傷者,則應早日手術,以免發生骨性關節炎或尺神經損傷的不可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