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癌病
腦膜癌病
腦膜癌病,也稱腦膜癌瘤病,是指惡性腫瘤細胞瀰漫性或局灶性播散或浸潤軟腦(脊)膜、蛛網膜下腔的一類疾病,為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瘤的一種少見類型。腦膜癌病其原發腫瘤以乳腺癌、肺癌、胃腸道惡性腫瘤最常見,病理類型多為腺癌。腦膜癌病原發腫瘤多經血液或淋巴轉移至軟腦(脊)膜、蛛網膜下腔或腦室系統、腦神經及脊神經根,繼而通過腦脊液循環造成軟腦(脊)膜瀰漫性或局灶性浸潤在腦脊液循環的通路上形成結節導致腦脊液循環障礙,引起腦積水、顱壓升高等相應癥狀。起病隱襲,表現為腦、腦神經、脊髓和脊神經根受損的癥狀,如頭痛、嘔吐、精神癥狀、癲癇發作、意識障礙、智能減退等。目前腦膜癌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鞘內化療、放射治療及對症支持治療。腦膜癌病屬於惡性腫瘤晚期,預后差,如不進行治療,死亡率高。
● 腫瘤科、神經外科
● 腦膜癌病常發生於原發腫瘤確診后數月、數年,也可發生於原發灶確診之前。
● 腦膜癌病原發腫瘤多經血液或淋巴轉移至軟腦(脊)膜、蛛網膜下腔或腦室系統、腦神經及脊神經根,繼而通過腦脊液循環造成軟腦(脊)膜瀰漫性或局灶性浸潤,這些浸潤可在腦脊液循環的通路上形成結節導致腦脊液循環障礙,引起腦積水、顱壓升高等相應癥狀。
● 好發於中老年,性別差異不明顯。多呈亞急性起病,臨床進展快。
● 主要表現為腦、腦神經、脊神經根受損三組癥狀。50%患者的首發癥狀為腦部病變,如頭痛、嘔吐、眼底水腫、腦膜刺激征、精神癥狀、癲癇發作等;腦神經受損,出現如視力喪失、眼肌麻痹、聽力和前庭功能障礙等;脊神經癥狀常見有腰骶部疼痛向雙下肢放射、四肢無力伴感覺異常、癱瘓、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等。
● 確診腦膜癌病還需行腦脊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其作用是觀察腦脊液中有無惡性腫瘤細胞。
● 顱腦CT及MRI,必要時強化:可明確顯示顱內腫瘤數目、部位、大小、輪廓密度、瘤內出血、鈣化以及擴散程度。
● 醫生根據癥狀、病史及輔助檢查結果來診斷腦膜癌病。主要診斷依據如下:
● 凡中年以上,有惡性腫瘤病史,出現腦癥狀、腦神經和(或)脊神經損害癥狀,而影像學又未見顱內佔位性病變時,應首先考慮腦膜癌病的可能。
●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發現腫瘤細胞對腦膜癌病有確診價值,特別是對於原發病灶未明者可能是唯一的確診方法。
● 原發灶不明而以腦癥狀為首發癥狀時,臨床上易誤診為結核性腦膜炎、顱內佔位性病變、腦豬囊尾蚴病(囊蟲病)等。應注意相鑒別。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進行詳細檢查,請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 腦膜癌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鞘內化療、放射治療及對症支持治療。
● 化療的途徑包括腰椎穿刺和腦室導管注射,常用藥物有氨甲蝶呤、阿糖胞苷及噻替哌,宜小劑量、多次給葯。
● 放射治療對生存時間無影響,但可使神經功能障礙暫時穩定。
● 對於伴腦積水的腦膜癌病患者可行腦室腹腔分流,但應注意存在腫瘤細胞腹膜種植性轉移的風險。
● 多合併有原發腫瘤而出現原發腫瘤的一些臨床表現。
● 腦膜癌病屬於惡性腫瘤晚期,預后差,如不進行治療,死亡率高。經過適當的治療,可減少或穩定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延長生存期。
● 早期診治原發腫瘤:是主要預防措施。適當的治療,可延長生存期,減少或穩定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
● 預防腫瘤轉移:接受正規治療,在治療后也要及時複查;盡量避免對腫瘤的擠壓,因為瘤體受到外力擠壓可導致瘤細胞脫落而發生轉移。
● 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參與適當的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