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昆蟲

機械昆蟲

徠“機械昆蟲”是一種受人工控制的微型飛行昆蟲“探測器”。2009年10月15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個由美國五角大樓資助的機械昆蟲研發項目的測試取得成功,在科學家當中引發了濃厚的興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表示,研究最終“機械昆蟲”將應用于軍事領域,它本身亦能充當人員或陸上機器人不易靠近的地點的嚮導。

簡介


機械昆蟲
機械昆蟲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學教授諾埃爾·薩基(Noel Sharkey)介紹,儘管控制諸如蟑螂等昆蟲的嘗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卻是研究人員首次成功遙控飛行昆蟲。
他們之所以研究“機械昆蟲”,是因為這些專家對納米技術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製作出能讓科學家做到這一點的微型探測器。可以將電子裝置植入“機械昆蟲”的神經系統控制肌肉,所以,當它飛行時,如果能多給左側的肌肉施以更多力量,它的飛行就會變得困難起來,還可以讓人控制它的飛行方向。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團隊在研究報告中寫道,“機械甲蟲”可以充當“小型飛行器”的有用模板。資助這項研究的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一直在研製納米飛行器(NAV)。
據薩基教授說:“揭示昆蟲飛行動力學和生物力學之謎大有裨益。相比于軍方,科學家從中獲取的知識和經驗會更多。”

作用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開發人員對“機械甲蟲”的測試取得了成功。在發布的該視頻片段中顯示,一名男子通過筆記本電腦,遙控甲蟲在房間到處“飛行”。它一度被拴在透明塑料板上,微小的肢體隨操作人員的操縱桿不斷顫動。
“機械甲蟲”
“機械甲蟲”
開發人員邁克爾·馬哈爾比茲(Michel Maharbiz)和佐藤隆(Hirotaka Sato)在接受最新一期《神經科學前沿》雜誌採訪時表示,他們通過一個安裝有無線電的可植入微型神經刺激系統,演示了對昆蟲自由飛行的遙控。

應用


由於“機械昆蟲”這項研究將應用于軍事領域,它必須要攜帶GPS接收器和發射器,以便他們可以辨別飛蟲所在的方位。但如果沒有安裝適當鏡頭的攝像機,“機械甲蟲”並不能順利完成偵察任務。按照當前美國法律規定,使用這種裝置法完全不合法。其他的用途還包括攜帶某種化學和生化武器,所以,“機械昆蟲”可以從事暗殺活動了。
徠除了甲蟲,他們還在研究蒼蠅、飛蛾、蜻蜓,因為“它們都具有無與倫比的飛行能力,以及人們了解越來越深入的肌肉和神經系統。”薩基教授承認,這種概念變成現實或許還需要10年或20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