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水質準則

飲用水水質準則

在世界各國和組織制定的飲用水水質標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飲用水水質準則》(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目錄

正文


《飲用水水質準則》(第1版)由世界衛生組織於1983-1984年出版,制定的水質指標有43項,包括2項微生物學指標、9項無機物指標、18項有機物指標、12項感官性狀指標和2項放射性指標。
《飲用水水質準則》(第2版)由世界衛生組織與1993-1997年分三卷出版。在第1版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污染項目,包括殺蟲劑、消毒劑、消毒副產物等有機物指標,水質標準達135項。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對《飲用水水質準則》第2版再次修訂,增訂了“微囊微藻”等關鍵指標。
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飲用水水質準則》(第3版)第1卷,改卷提出指示微生物指標8項、具有健康意義的化學指標148項(給出了準則值的指標93項,未建立準則值的55項)放射性指標3項,以及有感官推薦閾值的指標28項。值得一提的是,在《飲用水水質準則》(第3版)第1卷中,大幅修訂了確保飲用水微生物安全性的方法,體現了近年來在微生物危險性評價及與之有關的風險管理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
2011年7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新加坡發布了第四版的《飲用水水質準則》,並呼籲世界各國和地區政府轉變思路,以預防為主,加強飲用水質量管理,降低飲用水遭污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