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醫診斷學的結果 展開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科

中醫診徠斷學是根據中醫學的理論,研究診察病情、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學專業的基礎課,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樑,是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幹課程。診,診察了解;斷,分析判斷。“診斷”就是通過對病人的詢問、檢查,以掌握病情資料,從而對病人的健康狀態和病變的本質進行辨識,並對所患病、證作出概括性判斷。

簡介


● 英文名稱:Traditional Chinese Diagnostics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

名詞解釋


● 根據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研究診察病情、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科。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中醫診斷學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從整體觀念出發,運用辨證的理論與方法,以診察病症,推斷病情,辨別證候,為防治疾病提供依據的一門學科。中醫診斷學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樑,是中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 中醫診斷學在中醫基礎理論的基礎上,主要包括診斷方法、辨證思維、診斷綜合運用及病曆書寫等相關內容。
● 診斷方法主要以望、聞、問、切四診為主收集患者病情的基本方法,在操作過程中當體現人文關懷。
● 辨證是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對四診收集到的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對患者就診時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勢等進行判斷,得出證候類型,常用的辨證方法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

中醫診斷的基本原理

● 中醫學受古代哲學思想影響深遠,其認識人體與疾病時,以直觀的方法從總體方面看待,認為疾病是整體平衡的失調在某一局部的體現,如咳嗽不單純是肺的問題,五臟六腑皆會令人咳嗽。其在診察疾病時,具有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衡變等特點。
● 司外揣內:“有諸內者,必形諸外”,通過診查外部的象徵,便有可能得之內在的變化。中醫診斷學通過觀察外部徵象去推及內髒的病症,如耳鳴如蟬歸屬於腎虛,面色發青歸屬於寒邪。
● 見微知著: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判斷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中醫診斷學通過診察局部來推及機體整體的情況,類似於今日之全息定律,如寸口脈診推知全身的氣血情況,舌診可知五臟六腑氣血之盛衰。
● 以常衡變:是指在認識正常的基礎上,發現太過、不及的異常變化,如正常面色為紅黃隱隱,若面色晄白則可推知為血氣虧虛,面色紅則可推知臟腑有熱。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3] 朱文峰。中醫診斷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