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切
凄切
徠凄切,漢語辭彙,拼音是qī qiè,形容非常凄慘哀傷。
凄涼悲切。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吾新失母兄之歡,意常凄切。”
南朝梁陶弘景《寒夜怨》詩:“夜雲生,夜鴻驚,凄切嘹唳傷夜情。”
《隋書·虞世基傳》:“嘗為五言詩以見意,情理凄切,世以為工。”
清黃鷟來《戊辰冬與張四明》詩之九:“我囊有瑤琴,凄切含古調。”
凄涼而悲切。《藝文類聚》卷五七引晉湛方生《七歡》:“若嚴霜之凄切,困寒風之蕭條。”
南朝梁何遜《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詩:“管聲已流悅,弦聲復凄切。”
明梁辰魚《浣紗記·得赦》:“歸去轉凄切,這生死深恩要銜接。”
凄涼而悲哀。唐孟郊《有所思》詩:“古鎮刁攢萬片霜,寒江浪起千堆雪。此時西去定如何?空使南心遠凄切。”
宋柳永《雨霖鈴》詞:“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徠周實《中秋偕棠隱對月》詩:“相對默無言,中腸各凄切。”
巴金《家》二九:“銀白的月光灑在地上,到處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