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魯橋鎮的結果 展開

魯橋鎮

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下轄鎮

魯橋鎮,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地處縣境中部。東與西陽鎮相接、東北與陵前鎮接壤,南與城關鎮相鄰,西與涇陽縣安吳鎮接壤,北依豐原,與新興鎮、嵯峨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2千米,總面積30.19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魯橋鎮下轄10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魯橋鎮戶籍人口26616人。2011年,魯橋鎮農業總產值達2.55億元,工業生產總值達4.52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000萬元。

歷史沿革


因引清河水穿鎮,鎮內十字街下有一古石橋,相傳為金代黃冠道人魯班所修,故名“魯橋”,俗稱“橋頭鎮”。
鎮始建於元代,原歸涇陽縣所轄。
1956年,劃歸三原縣。
1958年,涇、三、高、淳四縣合一,魯橋鎮屬原紅旗公社。
1960年,屬西陽公社。
1962年,成立魯橋公社。
1983年,改設魯橋鄉。
1984年,改為魯橋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魯橋鎮地處縣境中部。東與西陽鎮相接、東北與陵前鎮接壤,南與城關鎮相鄰,西與涇陽縣安吳鎮接壤,北依豐原,與新興鎮、嵯峨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2千米,總面積30.1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魯橋鎮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地形以渭河沖積平原為主,兼有少量塬坡地帶,平均海拔約500米。
氣候特徵
魯橋鎮氣候屬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多風,夏季雨量集
魯橋鎮風貌
魯橋鎮風貌
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3.0℃,1月份平均氣溫-2℃,極端最低氣溫-10℃;7月份氣溫平均26℃,極端最高氣溫41℃。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水系水文
魯橋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清峪河、濁峪河等,其中清峪河發源於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以西的野虎溝,自峪口村入境,由北向南,境內流長10.5千米,境內清峪河長10.5千米,流域面積3.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6立方米/秒,境內無其他支流。境內濁峪河長3.6千米,流域1.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0立方米/秒。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魯橋鎮轄東街、西街、南街、武家、樓底、東溝、坊南、吳家道、峪口、東里、孟店、民聯、東里西、東里東、南權、北權、惜字、北坡18個行政村;下設9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魯橋鎮下轄10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魯橋鎮東北。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422106200220孟店村
610422106204111東里村
610422106207220武家村
610422106208220樓底村
610422106211220東溝村
610422106217121峪口村
610422106220122坊南村
610422106224112惜字村
610422106229220民聯村
610422106230220橋頭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魯橋鎮轄區總人口27283人,另有流動人口約1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4732人,佔54%;女性12551人,佔46%。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魯橋鎮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5.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03人。
截至2018年,魯橋鎮戶籍人口26616人。

政治


李學軍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盤工作,負責武裝、幹部人事工作。 任永斌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盤工作。負責計劃、財政、農經、統計工作。
聯繫國稅所、地稅所。楊運濤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團工作,分管政法、民政工作。聯繫派出所、殯儀館。
王剛黨委副書記,主持機關工作。負責組織、宣傳、共青團、婦聯、老乾、工會、政協、統戰工作。聯繫電管站、清涼寺。同建國紀委書記,負責紀檢、信訪穩定工作。聯繫供銷社。樊守建武裝部長、黨委委員,主持武裝部日常工作,負責城建、環境衛生、土地、“雙創”工作。聯繫土地所、信用社。張釗副鎮長,負責企業、招商引資工作,分管安全生產工作,協管新農村建設、通村路建設工作。聯繫工商所、糧站。李磊副鎮長,負責農業、林業、水利、道路、新農保、勞務輸出、農技、農機新農村建設工作。聯繫交管站、清惠局、水管站、超限站。郭婷婷副鎮長負責農村新合療、新型居民養老保險、教育、衛生改廁、政府網站建設、協助王剛同志做好黨建工作。

經濟


綜述
2011年,魯橋鎮財政總收入435萬元,比上年增長2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6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824元,比上年增長15.8%。
2018年,魯橋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上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魯橋鎮農業總產值達2.55億元;農民純收入達7775元,比上年增長31%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魯橋鎮糧食生產1.85萬噸,小麥5.5萬噸,玉米1.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雜果。蔬菜種植面積1.6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5萬畝,產量6.4萬噸,主要品種有韭菜、辣椒、大蔥、甘藍、西紅柿、花白、芹菜、洋蔥等。2011年,魯橋鎮投資910萬元,建成11光溫室大棚166個,普通大棚206個。全鎮成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1個,其中蔬菜專業合作社9個,養殖專業合作社2個。雜果栽植主要分佈在塬坡地帶,栽植面積1600畝,主要品種有梨、棗、核、蘋果、石榴、柿子、杏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魯橋鎮生豬飼養量0.9萬頭,羊飼養量0.75萬隻,家禽(主要為雞)飼養量13.8萬羽,建有奶牛小區2個,奶山羊基地1個,建奶站3個。
第二產業
2011年,魯橋鎮工業生產總值達4.52億元。主要產品有蓼花糖、各類糕點,蓼花糖生產技藝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魯橋鎮有魯橋集市、東里早市、樓底旬會3處集貿市場,惜字恆豐蔬菜批發市場1個,有工業品市場2個,超市5個,商戶712戶,從業人員2500人。2011年,魯橋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000萬元。境內金融機構有魯橋信合經營部、郵政儲蓄銀行、各村信合代辦點4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達1.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5300萬元。

交通


魯橋鎮境內有西安—銅川高速公路,市級公路三原—方里路和縣級公路三原—馬額路穿境而過。鎮區南臨省級公路關中環線。有淳化縣固賢鄉,方里鎮直達西安咸陽客班通過,縣城通村客車往返運行,全鎮18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村公路硬化。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魯橋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場所9個,農村書屋14個,藏書3.3萬餘冊,東里村榮獲“中國
魯橋鎮風貌
魯橋鎮風貌
書法之村”稱號。村級鑼鼓隊、秧歌隊、社火隊共8個。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魯橋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585人,專任教師38人;小學4所,在校生980人,專任教師13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50人,專任教師13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魯橋鎮財政預算教育經費3600萬元,比上年增長29%。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魯橋鎮有鎮衛生院1個,床位20個,執業醫師25人,護理人員3人。村級衛生室25介,鄉村醫生25人。2011年,魯橋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600人,參合率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