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院校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QinghaiInstituteofHealthSciences)是一所集護理、醫療、藥學、口腔、醫技等教育為一體的普通專科層次的高職醫學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學院始建於1951年,其前身為青海省衛生學校。1993年經省教委評估,青海省衛生學校被省政府確定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2001年3月又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3年4月經專家組評估,國家教育部批准在青海省衛生學校的基礎上升格為“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屬專科層次普通高等院校,同年正式招收普通高考學生,擔負起全省醫藥類高職人才的培養任務,同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2012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重點建設院校”。

截止2019年6月,學院有校園面積68畝,固定資產總值8205萬元。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4所教學醫院,36家實習醫院,18家實習基地(其中5家葯企)。開設專業17個,教職工總數212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餘人。,總投資9.2億元佔地511畝的新校區已於2019年7月31日在西寧北川教育園區動工建設。

歷史沿革


1939年省政府開辦醫務佐理人員訓練所,設醫佐班和護士班。
1943年,醫務佐理人員訓練所改名為衛生人員訓練所。
1948年10月,衛生人員訓練所改名為省立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1948年春正式開學,馬步芳兼任校長,學制三年,聘請專業人員任教。
1949年9月學校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司令部衛生處接管。
1950年學校與青海軍區衛生學校合併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衛校,1951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奉命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遂將該校移交給地方政府,正式建校為青海省中級衛生技術學校。
1951年為青海省中級衛生技術學校
1954年為青海省衛生學校
1955年為青海省西寧衛生學校
1958年為青海省第一衛生學校
1960年第一衛校與第二衛校合併,改名為“青海省衛生學校”,此名沿用至2003年學校升格為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1984年,經省政府批准,國家教委備案,在青海省衛生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青海省衛生幹部專科學校”並掛牌招生,承擔省內成人醫學專科教育任務。
1990年省內5所職工專科學校合併成立了“青海省聯合職工大學”,學校成為聯合大學的衛生分校,當時三塊牌子,一套領導班子。
1993年經省教委評估,被省政府確定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
2001年3月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3年正式升格為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2021年7月16日,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入選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模擬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名單。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20年10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現下設8個教學部門,設置專業17個。
院系專業設置
院系專業
護理系護理、助產
臨床醫學系臨床醫學、康復治療技術、針灸推拿、預防醫學
醫學技術系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口腔醫學、眼視光技術、醫療美容技術、口腔修復工藝、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衛生信息管理、公共衛生管理
藥學系藥學、中藥學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6月:
教職工212人
教師數182人
教授18人
副教授84人
碩士研究生41人
青海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名
“青海省135人才培養工程”拔尖學科帶頭人1名
青海省135人才培養工程”創新教學科研骨幹3名
青海省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1名
省級青年骨幹教師9人
院級青年骨幹教師24人
院級教學名師7人
院級師德標兵7名
“雙師型”教師74名
省級教學團隊:護理專業教學團隊、藥學專業教學團隊

學科體系

截至2019年5月,學院擁有省級示範(重點)專業4個,國家級健康服務類示範專業2個,省級專項資金支持示範專業2個,央財支持專業2個。學院現有9個實訓基地、71個實驗實訓室,其中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訓基地2個。擁有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4所教學醫院,36家實習醫院,18家實習基地(其中5家葯企)。學院是“青海省鄉村醫生培訓中心”、“青海省社區全科醫生培訓中心”、“青海省藏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中心”和“青海省護理技能培訓基地”等7個全省衛生人員培訓基地以及青海省眼鏡光配技能鑒定站。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臨床醫學
省級示範(重點)專業:護理、藥學、醫學檢驗技術、口腔醫學技術
央財支持專業:醫學檢驗技術、口腔醫學
省級重點實驗室:護理綜合實驗室、口腔實驗室
省級實訓基地:護理綜合實驗室、臨床綜合實驗室
學院榮譽
2012年5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重點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2013年,被西寧市確定為“西寧市文明單位”。
校園一角(9張)
2016年,被西寧市確定為“西寧市文明單位標兵”。
2021年1月17日,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團委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授予“全國紅十字模範單位”稱號。

科學研究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8年3月,學院圖書館總建築面積4421平方米;總藏各類紙質圖書19.76萬餘冊,電子圖書年更新2400冊;報刊閱覽室陳列報紙19種、期刊240種、民族團結圖書(每月約40種左右)。
圖書禮堂
圖書館擁有清大新洋(GLIS)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科學文庫”電子閱讀平台、超星“歌德電子借閱機”、暢想之星光碟資料庫資源、青海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台、中國知網、CNKI研學平台、匯雅電子圖書等電子資源。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校訓:勤奮篤行明德至善
釋義:勤奮:不懈的努力(學習、工作),精神振奮。勤奮是成功的基礎,是傳統的美德。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就是勤奮。
篤行:“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明確的目標、有堅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明德:“明”,一為明白、清楚,二為懂得、了解,三為弘揚、彰顯;“德”指品行、品質、道德。“明德”語出《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即認同、踐行和彰顯美德,光明正大的品德。要求學院師生要凈化自己的德行,顯示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達到內心清明高尚的境界。“明德”在這裡,就是要求學院以德為立校之本,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自覺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推進以德治校與依法治校的有機結合,培養政治合格,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醫道同源生為本”。我們提倡對生命的無比珍視和關注,使醫學科學顯得更加崇高和神聖。醫學是探索人類生命奧妙的科學。世間許多東西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無法再生。醫者職業道德尤顯嚴苛,違背醫者職業誓言,就等同於背信棄義,永世恥辱。“明德”同時也要求學院師生員工以德為立人之本,愛黨、愛國、愛民、友天、友地、友人、自強、自省、自悟。
至善:“至”,最。“善”,心地仁愛,品質淳厚;善良、善心、善舉。通常指一切其他的善都包含於其中或都來源於它的那種最高的善。《大學》中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自天子以至庶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教育之根本目的以德立人,修身為本,努力向善。為學要廣博,要學思並重,求真務實,腳踏實地,注重實踐,才能學行相長,致用成才。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陸濤
院長馬宏
紀委書記武玉清
副院長王東林、王嗣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