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塘

荻塘

荻塘,又名頔塘。為古老的水利工程,具有水運、灌溉的功能。始建於晉代,位於湖州境內,至南潯鎮,歷代多有維護、疏浚,是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湖州市東門二里橋向東迤邐,經升山、塘南、晟舍、苕南、東遷各鄉至南潯鎮。

荻塘概述


荻塘,又名頔塘。位於湖州市東門二里橋向東迤邐,經升山、塘南、晟舍、苕南、東遷各鄉至南潯鎮。東達江蘇平望鶯月豆湖與京杭大運河會合,流入黃浦江。其流來自苕溪之水,故又與流經德清縣東部的蘇杭古運河聯通。本市境內全長33公里,河寬80—100米。湖、嘉、蘇、滬公路緊沿其塘北岸而過。塘兩側蕩漾如列星,阡陌交錯,桑林遍野,盛產魚米蠶絲。是湖州市與嘉興、蘇州、上海等地水路交通之主要航道。此塘有“中國的小萊茵河”之稱。

歷史沿革


荻塘,系西晉(265—316)吳興太守殷康所開,築堤岸,障西來諸水之橫流,導往來之通道,旁溉田千頃。因沿塘叢生蘆荻,故名荻塘。“在城者謂之橫塘,城外謂之荻塘”。塘經歷代修治,其中唐貞元八年(792)湖州刺史於頔動員民工大規模修築,民懷其德,把“荻”字改為“頔”字(兩字同音),故名頔塘,以作紀念。明萬曆十六至十七年(1588—1589)烏程知縣楊應聘又化了兩年時間,組織民眾整修;三十六年(1608)湖州知府陳幼學以青石修築堤岸“尢資堅固”,塘岸面貌大為改觀,為水利建設一壯舉。清雍六年(1728)湖州知府唐紹祖重修。
辛亥革命后,民國12至17年(1923—1928)亦增修過一次。南潯富商龐萊臣提議:全用石不如兼用水泥黏且固,石不必遠求,近可取諸升山。眾議贊同。遂成立塘工董事會。塘岸砌石用水泥嵌縫,使水利工程“泥石交融,固粘不解。”塘岸上都用水泥壓欄石,使塘岸堅固,塘路整齊。在這次修築中,塘岸兩邊的廣大群眾和眾多的工程技術人員,作出了重大貢獻。修築工程,根據碑文記載共化銀二十八萬四千七百餘元,大部分由潯湖商界和群眾資助,其中南潯龐氏、張氏、劉氏各捐助三萬元。為褒揚此舉,民國18年(1929)在今晟舍鄉舊館建立了頔塘碑亭。亭中立《重建吳興城東頔塘記》碑石,高約3.5米,寬1米,石碑正面刻碑文,北面列捐款單位、姓名、金額、收支等。現此碑石砌在亭的北牆之內。
解放以來,經省、市(縣)人民政府撥款,由市(縣)航管部門組織航道工程隊伍,多次分段進行了整治、疏浚。1969年舊館一段挖去土方10萬以上;1975至1989年又挖去土方49.2萬多。整修了北岸石塘岸,在南岸加了水泥砌石護岸。新建拆建了八里店、升山、紅旗、三濟、東遷、建設、潯溪、南潯等8座跨河鋼盤水泥大橋。先後用於修塘、建橋的經費共達2000萬元。使古老的荻塘面貌為之一新,煥發了青春。昔時的“荻塘帆影”為吳興十景之一。

文保單位


明韓奕《湖州道中》詩云:
百里溪流見底清。
苕花蘋葉雨新晴。
南潯賈客舟中市。
四塞人家水上耕。
岸轉青山紅樹近。
湖搖碧浪白鷗明。
棹歌誰唱灣灣月。
彷佛吳儂子夜聲。
今日的荻塘,在這各碧玉長帶上,輪聲日夜鳴,船隊長龍行,兩岸魚米鄉,蠶桑更茂盛。呈現著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泛舟荻塘,目不暇接,成為旅遊之佳處。六十年代影片《大李、小李和老李》曾在此拍外景。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隨著經濟建設和航運事業的發展,古老的荻塘正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1989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荻塘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