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竇癌

上頜竇癌

上頜竇癌指原發於上頜竇黏膜的惡性腫瘤。上頜竇癌好發於50~60歲人群,男性多於女性。上頜竇癌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認識,多數與環境因素有關,煙草、慢性損傷、紫外線、神經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機體的免疫狀態以及遺傳因素等也與本病有關。上頜竇癌常見的癥狀有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覺減退、牙痛。上頜竇癌的治療方法是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特別是結合放療的綜合療法。上頜竇癌可導致腦轉移、肝轉移、骨轉移、腎及腎上腺轉移。上頜竇癌的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大多在50%以內。易局部複發,很少死於轉移病灶。

就診科室


● 口腔頜面外科、口腔科、耳鼻喉頭頸外科

病因


●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認識,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多數與環境因素有關,煙草、慢性損傷、紫外線、神經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機體的免疫狀態以及遺傳因素等也與本病有關。

癥狀


● 初期可無明顯陽性體征。
● 出現鼻塞、鼻腔異常分泌物、流涕、鼻出血、嗅覺減退。
● 出現牙痛、牙鬆動、牙脫落、牙齦出血及牙齦腫塊。
● 張口度縮小,直至完全不能張口。

檢查


● 確診上頜竇癌需要進行一般檢查、X線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

診斷


● 醫生主要根據臨床表現、一般檢查、X線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診斷本病。
● 通過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的年齡、病期、癥狀,結合患者的性別以及腫瘤的部位,並通過望診、觸診等細緻的臨床檢查,常可初步判斷腫瘤的性質。
● X線檢查示上頜竇腔密度增高、軟組織腫塊影及竇壁骨質破壞。
● 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分型


● 以鱗狀細胞癌占首位,佔90%以上,中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較多,高分化和低分化的鱗狀細胞癌均較中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少見。
● 此外尚有小唾液腺惡性腫瘤、惡性淋巴瘤、骨肉瘤等,但均較少見。

分期


● 隨著病情的發展,上頜竇癌可根據腫瘤的大小分為四期。
● Ⅰ期:腫瘤局限於竇腔內,無骨質破壞及臨床轉移。
● Ⅱ期:腫瘤雖未超過竇腔範圍,但已形成局部骨質破壞。
● Ⅲ期:腫瘤破壞竇腔上壁或後壁,已有可疑或明顯的頸淋巴結轉移。
● Ⅳ期:腫瘤超過竇腔之外,致面頰、顴部、齶部腫脹或破潰;或侵犯顱底,侵入對側鼻竇;頸部轉移淋巴結已固定或已有遠處器官轉移。

鑒別診斷


● 上頜竇炎:鼻塞、流涕、頜面部疼痛等癥狀與上頜竇癌相似,但上頜竇炎屬於炎症,癥狀時輕時重,只要給予抗感染治療便可緩解,並且可通過影像學檢查與上頜竇癌相鑒別,通常炎症不會出現骨破壞或周圍重要結構的侵犯。
● 上頜牙齦癌:上頜竇癌若發生於上頜竇底壁,會與上頜牙齦癌相混淆,可通過疾病的發展順序相鑒別,上頜竇癌是由內向外生長,首先出現牙鬆動、疼痛,而後出現口腔腫塊、破潰,而上頜牙齦癌與此相反。

治療


● 上頜竇癌的治療是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特別是結合放療的綜合療法。
● 放射治療:已確診為上頜竇癌的患者可以先行術前放療,放療結束3~4周後手術。
● 手術治療:是上頜竇癌的主要治療方法。原則上應行上頜骨全切除術。如病變波及眶下板時,需行全上頜骨並包括眶內容物切除;如病變累及其他部位,應施行上頜骨擴大根治性切除術,甚至施行顱頜面聯合切除術。
● 化學治療:主要採用經動脈插管區域性化療的方法,藥物可選用甲氨蝶呤、平陽黴素或氟尿嘧啶持續灌注,化療結束后即行手術治療。

危害


● 上頜竇癌可導致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覺減退、牙痛、牙脫落等癥狀。
● 癌組織轉移到小腦時,可出現共濟失調,有時可有偏癱、譫妄、復視等癥狀。
● 癌組織轉移到肝時,可導致食慾缺乏、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損的表現。
● 癌組織轉移到腎時,有腎區漲痛。

轉移性


● 上頜竇癌可有腦轉移、肝轉移、骨轉移、腎及腎上腺轉移。
● 腦轉移:上頜竇癌患者如果出現無原因的頭疼、嘔吐、視覺障礙以及性格、脾氣改變,可能為上頜竇癌轉移到腦部引起的顱內高壓或腦神經受損所致。常有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或內耳昡暈症。癌組織轉移到小腦時,可出現共濟失調,有時可有偏癱、譫妄、復視等癥狀。
● 肝轉移:肝臟也是上頜竇癌常見的轉移部位,最常見的癥狀為肝區疼痛,為持續性漲痛,同時可伴有食慾缺乏、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損的表現。
● 骨轉移:骨轉移早期一般無任何癥狀,骨放射性核素掃描可發現有病變的骨骼。多發生在肋骨、椎骨、顱骨、骼骨、骶骨、鎖骨和肩胛骨,其中以肋骨轉移最常見,佔全部骨轉移患者的半數。
● 腎及腎上腺轉移:一般患者可無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腎區漲痛,是上頜竇癌晚期血道轉移的結果。
● 其他部位的轉移:上頜竇癌轉移部位除上述幾種常見轉移部位外,較少見的轉移部位有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腹腔內、心臟等部位的轉移,癥狀常與轉移部位相關。

預后


● 上頜竇癌的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大多在50%以內。上頜竇癌主要死於治療后局部複發,很少死於轉移病灶。

預防


● 減少外來刺激因素。
● 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 戒煙。

參考文獻


● [1] 王美青。口腔解剖生理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 [2] 於世鳳。口腔組織病理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 [3] 張志願。口腔頜面外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 [4] 石遠凱。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腫瘤學(五).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