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貧富

均貧富

均貧富是中國歷史上主張在社會財富的分配中既貧富有差,又不相懸殊的經濟思想。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古之盛君〕其取財也,權有無,均貧富,不以養嗜欲。”認為國君應根據負擔能力,對窮人與富人合理徵收賦稅。孔子說: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古文記載


古代的一種經濟、政治主張。春秋時代就有人提出這一分配觀念。《晏子春秋·內篇問上》,晏嬰在回答齊景公“古之盛君”的行為準則時說:“其取財也,權有無,均貧富,不以養嗜欲。”《論語·季氏》:“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有人認為這是孔子的“均貧富”思想;有人認為這是孔子要求在被剝削階級中,貧富分配要彼此相近。在這以後,許多進步思想家提出過反對貧富不均的言論,但在實踐中無從貫徹。北宋農民起義領袖王小波對貧苦農民說:“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輩均之”(《宋史·樊知古傳》)。南宋農民起義領袖鐘相提出“等貴賤,均貧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一)。則反映了農民反對封建剝削的樸素平均要求。

作用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家和理財家提出的有關均衡社會財富分配的政策思想。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嬰就提出了“權有無,均貧富”的思想。魯國的孔丘認為財富分配不均是造成社會不安、政權不穩的根由。齊國的管仲認為“夫民富則不可以祿使也,貧則不可以罰威也”(《管子·國蓄》),法令之不行,萬民之不治,問題都是出在貧富不均上,並試圖通過價格政策的調節加以矯正。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主張國家應通過政策法令去平衡財富的佔有。認為“治國之舉,貴令貧者富,富者貧”(《商君書·說民》)。秦漢以後,土地兼并問題日趨嚴重,貧富嚴重不均,促使階級矛盾尖銳化。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穩固政權,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曾經提出各種解決貧富不均的措施。如漢代董仲舒的限田法,西晉的占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但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此外,歷代農民運動領袖也往往以均貧富作為革命口號。如東漢末年的張角、張魯痛斥貧富不均之弊;北宋的王小波、南宋的鐘相都以“等貴賤,均貧富”作為鬥爭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