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中國美術學院(ChinaAcademyofArt),簡稱“國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是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機構。

中國美術學院創建於1928年,時稱國立藝術院;1929年,更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1938年,改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50年,成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1958年,更名為浙江美術學院;1993年,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2000年以前隸屬文化部管理,2000年成為省部共建高校。2016年,獲批成為浙江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文化部共建高校。

據2019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國美術學院佔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地跨杭、滬兩市,已有杭州南山、杭州象山、上海張江三大校區;有在校學生9000餘人,教職工約千人。設有19個二級學院(部),26個本科專業。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歷史沿革


初創期

1928年,教育家、時任大學院院長蔡元培選址杭城西子湖畔,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綜合性的國立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設國畫、西畫、雕塑、圖案四個系及預科和研究部。國畫、西畫、雕塑為今日中國美術學科之前身;圖案為今日中國設計學科之前身;研究部則為中國藝術教育中研究生培養的先聲,翌年春首次招收研究生8名。國立藝術院創辦之初,首任院長林風眠即倡導“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辦學宗旨。 
1929年,更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校址位於杭州孤山,校舍包括西湖羅苑、照膽台、蘇白二公祠等。
1937年7月,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1月,上海淪陷,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向西撤退,途經諸暨、江西貴溪、湖南長沙,最後到達湖南沅陵。
1938年,國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與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合併,改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校址在沅陵沅江老鴉溪,學校租用當地民宅、並築造木房作臨時教室,恢復上課。
1938年,為避戰火,學校西遷雲南昆明。初借昆華中學、昆華小學校舍上課。
1939年,學校復遷呈貢縣安江村。
1940年,學校遷至四川璧山,呂鳳子接任校長。
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1942年,呂鳳子因病辭職,陳之佛接任校長,學校遷至重慶沙坪壩磐溪。
1946年暑假,學校師生複員回杭。 

新生期

1950年11月,學校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由華東文化部領導。同年,中國畫系與西畫系合併為繪畫系。同年,學院理論刊物《美術座談》創刊,后發展為學報《美術研究》。 
1952年10月,撤消實用美術系,併入中央美術學院,后又以此係為基礎創辦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1953年,學院被中央文化部確定為全國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同年,原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校董及校務委員經商議決定,將校產捐贈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
1954年,附屬中等美術學校成立,夏子頤為主任,學制四年。
1955年9月,正式撤消繪畫系,建立彩墨畫、油畫、版畫三系。
1956年,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改建為杭州美術學院。
1957年6月,學院從外西湖18號遷至南山路現址。同年12月,彩墨畫系改為中國畫系,分人物、山水、花鳥三個專業。
1958年3月,籌建工藝美術系,分設染織與裝潢設計兩個專業。
1958年6月,學院更名為浙江美術學院。同年,在民間藝術研究組的基礎上成立民間美術系。
1960年,增設陶瓷專業;民間美術系併入工藝美術系。
1967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學院被迫停辦。70年代起,學院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1年,學院遷至桐廬縣陽普大隊,在農村辦學。
1976年,“文革”結束,學院獲得了新生。 

開放期

1978年8月,學院成為首批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的高校。 
1980年,學院學報復刊,定名《新美術》。 
1981年11月,學院被國務院批准為美術學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首批)。
1983年,增設美術教育系、美術史論系、環境藝術專業及部分研究室。
1984年,被批准為美術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是國內最早具有博士授予權的藝術院校之一。 
1985年,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現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成立,是中國高等藝術院校唯一的出版單位。
1986年,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獲批。
1987年,以美術理論教研室為基礎成立了美術史論系。
1988年6月,授予學院第一個博士學位。 
1993年,經國家教委、文化部批准,學校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 
1996年6月,設計類系科調整為視覺傳達、染織與服裝、工業設計與陶瓷、環境藝術四系。同年9月,學院上海海教學基地開始辦學。
1997年,上海教學基地改為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藝術分院(后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 
1999年,由國家財政撥款3億餘,南山路校區開始整體改造。
2000年,全校暫時搬至錢江南岸濱江校區過渡。
2000年以前隸屬文化部管理,2000年成為浙江省人民政府與文化部共建高校。 
2001年,成立書法系。
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2002年,美術學被評為全國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 
2002年,成立新媒體系。同年,於轉塘象山建立中國美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同年,被文化部批准為國內第一個跨省的全國性美術考級機構。
2003年9月,南山路新校舍落成,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史論、新媒體各系及行政部門回遷,濱江校區為設計分院。緊接著學院又開始在西湖區轉塘鎮象山營建新校區。 
2004年,中國美術學院被國家廣電總局首批授予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
2006年,浙江省委作出支持學院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決定。 
2007年,佔地800餘畝的象山中心校區全面落成,原濱江校區用於置換,設計分院全部遷入山中心校區辦學。同年,美術學經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同年,美術學再度被評為全國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同年,杭州市與中國美術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書。
2010年,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2011年,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學院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等四學科相應調整設立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2011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013年7月,入選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2015年,中國美術學院入選浙江省第一批重點建設高校。
2016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化部、教育部三方簽署《關於共建中國美術學院的意見》,中國美術學院成為三方共建院校。6月,入選“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設單位。 
2017年1月,被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中國美術學院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2018年,學校杭州良渚校區開始招生,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自2018年停止招生,上海設計學院原招生計劃數轉入良渚校區。11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19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美術學院設有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上海設計學院、創新設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國際聯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6個二級學院,開設26個本科專業;此外,該校還設有公共體育部、專業基礎教學部、實驗教學管理部、附中等教學機構。 
院系設置
二級學院院系名稱
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中國畫系
書法系
繪畫藝術學院油畫系
版畫系
壁畫系
綜合繪畫系
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雕塑系
公共空間藝術系
纖維藝術系
跨媒體藝術學院開放媒體系
媒介展演系
實驗藝術系
設計藝術學院平面設計系
染織與服裝設計系
工業設計系
綜合設計系
設計藝術學系
手工藝術學院/
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動畫系
影視系
網路遊戲系
攝影系
建築藝術學院建築藝術系
城市設計系
環境藝術系
景觀設計系
藝術人文學院美術史系
視覺文化系
考古和博物館學系
藝術行政與策劃系
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藝術管理系
美術教育系
藝術鑒賞系
上海設計學院/
創新設計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中國畫教學工作室
書法教學工作室
中國文化和漢語言教學工作室
國際聯合學院繪畫工作室
雕塑工作室
媒體藝術工作室
建築工作室
工業設計工作室
視覺傳達工作室
繼續教育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研中心
文學教研室
外語教研室
(以上資料來源)

師資隊伍

據學校網站2015年5月信息顯示,中國美術學院共有專任教師700餘人,其中教授116人,副教授170餘人。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0.12%,其中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博士學位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7.78%。教師中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1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全國百名青年文藝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文化部優秀專家2人,浙江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浙江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浙江省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7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8人;省級教學團隊6個,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1個,浙江省高校創新團隊4個。
省級教學團隊(6個)繪畫教學團隊(張遠帆、楊參軍)、美術史教學團隊(張堅)、當代中國本土建築學教學教學團隊(王澍)、書法篆刻教學團隊(祝遂之)、產品設計教學團隊(吳繼新)、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團隊(張傑)
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1個)人文動畫理論與實踐創新團隊(許江)
浙江省高校創新團隊(4個)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團隊、傳媒動畫創新團隊、中國畫系山水畫工作室創新團隊、設計藝術學創新團隊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高世名
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許江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王澍
全國優秀教師(4人,不全)吳海燕、楊勁松、范景中
浙江省功勛教師(2人)許江、范景中
浙江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吳海燕、楊奇瑞、王澍、王贊
浙江省高等學校“錢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杭間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王澍、高世名
浙江省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1人)陳漢
浙江省優秀教師(1人)李梅
浙江省“錢江人才”支持計劃(5人)單增、管懷賓、卓旻、汪正虹、倪獻鷗
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1人)鄧冰
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3人)李振鵬、鄧冰、林海鍾
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12人)李振鵬、趙愛民、蘇夏、邵健、高世名、林海鍾、鄭巨欣、鄧冰、邱志傑、盧勇、沈浩、韓璐

學科體系

據2019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國美術學院擁有1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浙江省一流學科,3個浙江省重點學科,3個浙江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級學科;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美術學
國家重點學科(1個):美術學
浙江省一流學科(4個):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建築學
浙江省重點學科(3個):公共空間藝術、戲劇與影視學、建築學
浙江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級學科(3個):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
● 碩博點/博士后流動站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建築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藝術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風景園林碩士
● 學科評估
中國美術學院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美術學、設計學獲得A+評級,排名全國並列第一;藝術學理論獲A-評級,排名全國並列第三;戲劇與影視學獲B+評級,排名全國並列第六。

人才培養

據學校網站2015年5月信息顯示,中國美術學院共有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8門、浙江省優勢專業8門、國家級特色專業6門;截至2010年,中國美術學院擁有省級精品課程25門,其中4門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截至2014年9月,中國美術學院擁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動畫、繪畫、藝術設計、美術學、雕塑、建築學
浙江省重點專業(8個,不全):繪畫、藝術設計、雕塑
浙江省優勢專業(8個):建築學、繪畫、美術學、藝術設計、中國畫、動畫、雕塑、工業設計
浙江省新興特色專業(4個):風景園林、藝術與科技、廣播電視編導、攝影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藝術造型實驗教學中心、跨媒體藝術實驗教學中心
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中國傳統書畫
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
國家級精品課程
1二維、三維設計基礎王雪青
2纖維與軟材料造型施慧
3動畫短片創作----------
省級精品課程
1色彩基礎安濱
2環境藝術設計初步王國梁
3傳統書法臨摹創作與研究祝遂之
4產品設計陳劍榮
5白描寫生盧勇
6書籍設計毛德寶
7綜合繪畫基礎課程陳守義
8風景景域構成·自選主題創作章曉明
9篆刻臨摹----------
10色彩基礎-繪畫色彩理論與材料技法----------
11動畫與媒體藝術素描基礎----------
12梅、蘭、竹、菊----------
13陶瓷首飾設計----------
14出版設計與製作----------
15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展示與傳播----------
16室內紡織品紋樣設計----------
17健美操----------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9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美術學院設置有7個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27個校級管理層面研究機構,33個二級院系層面研究機構;其中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為省部級主管部門審批立項的研究機構,校級管理層面研究機構以研究中心和高等專業研究院為基本組織形式,二級院系層面研究機構以研究所為基本組織形式。學校還建立了“四館一體”格局的博物館群平台。 
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省級及以上研究機構(7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國傳統書畫)、視覺中國傳播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文創設計製造業協同創新中心、文化創新與視覺傳播研究院、藝術哲學與文化創新研究院、浙江省健康智慧廚房系統重點實驗室、中國藝術教育研究院。 
校級管理層面研究機構(27個):
色彩研究所、當代纖維藝術研究所(萬曼壁掛研究所)、中國書畫鑒賞研究中心、現代書法研究中心、美術史論研究中心、展示文化研究中心、藝術史學研究中心、藝術現象學研究所、建築營造研究中心、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人文與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古文字書法研究中心、跨媒體藝術研究中心、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國水彩畫研究中心、岩彩畫研究所、互動藝術與技術研究所、工業設計研究院、包豪斯研究院、3D音畫研究所、中國文化設計研究所、中國思想史與書畫研究中心、紡織服裝研究院、城鄉統籌綜合研究院、西域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亞非拉文化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學院上虞遊戲藝術設計研究院。 
二級院系層面研究機構(33個):
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的當代水墨研究所、中國古代書畫傳習研究所、中國畫線性研究所、書畫文獻研究所;繪畫藝術學院的版畫東方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壁畫創新與應用研究所、當代綜合繪畫研究所、油畫歷史畫創作研究所、當代版畫研究所;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的東方雕塑藝術研究所、跨界雕塑研究所、雕塑與公共藝術理論研究所、藝術工程與科技研究所;跨媒體藝術學院的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基本視覺研究所、總體藝術研究所、空間影像研究所、網路社會研究所;視覺中國協創中心的鼓浪嶼文化藝術研究院、中國攝影文獻研究所;設計藝術學院的創意設計中心;手工藝術學院的手工藝術研究中心;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的人文動畫研究所、詩性短影研究所、遊戲藝術研究所、華語青年電影研究中心;藝術人文學院的貢布里希、哈斯克爾、巴克森德爾研究中心(G.H.B.Ceter)、金石文獻、古器物研究中心;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的美術教育研究所、藝術鑒藏研究所;專業基礎教學部的基礎造型研究中心;上海設計學院的城市設計藝術研究中心;實驗教學管理部的金屬藝術智造實驗研究所。
“四館一體”格局的博物館群平台:
包括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潘天壽紀念館等四館一體的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博物館以及網上博物館的整體格局。 
● 課題立項
2010年,中國美術學院1項課題獲得國家級立項,4項課題獲得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立項;2009年,中國美術學院2項課題獲得國家級立項,1項課題獲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立項,1項課題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立項。
● 創作成果
2009年,中國美術學院師生在中國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中共獲得15個獎項,其中金獎2項、銀獎3項、銅獎4項、優秀獎6項。同時,該院教師趙延年、王伯敏獲得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范景中的《書籍之為藝術——趙孟頫的藏書與<汲黯傳>》一文獲得“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
2006年4月,中國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實施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至2009年度完成了全部創作和展覽,中國美術學院14件作品入選。
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入選創作者名單
序號選題範圍創作者類別
1阿里山的抗日鬥爭井士劍、夏陽、許一男油畫
2戊戌六君子祭楊參軍油畫
3蔡元培與光復會章仁緣、尹驊、童燕汝南、李根油畫
4五四青年劉國輝、袁進華、盛天曄國畫
5啟航——中共一大會議何紅舟、黃髮祥油畫
6二七風暴劉健、黃駿、花俊國畫
7遵義之春吳山明、何士揚、吳激揚國畫
8義勇軍進行曲全山石、翁誕憲油畫
91937.12.南京許江、孫景剛、楊奇瑞、崔小冬、鄔大勇油畫
10抗美援朝·激戰章曉明、周小松油畫
11青春記憶——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陳宜明油畫
12唐山大地震曹立偉、施樂群油畫
1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焦小健油畫
14眾志成城——1998·抗洪楊奇瑞雕塑

科研成就

2009年,中國美術學院師生在中國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中共獲得15個獎項,其中金獎2項、銀獎3項、銅獎4項、優秀獎6項。同時,該院教師趙延年、王伯敏獲得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范景中的《書籍之為藝術——趙孟頫的藏書與<汲黯傳>》一文獲得“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 
2006年4月,中國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實施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至2009年度完成了全部創作和展覽,中國美術學院14件作品入選。 
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入選創作者名單
序號選題範圍創作者類別
1阿里山的抗日鬥爭井士劍、夏陽、許一男油畫
2戊戌六君子祭楊參軍油畫
3蔡元培與光復會章仁緣、尹驊、童燕汝南、李根油畫
4五四青年劉國輝、袁進華、盛天曄國畫
5啟航——中共一大會議何紅舟、黃髮祥油畫
6二七風暴劉健、黃駿、花俊國畫
7遵義之春吳山明、何士揚、吳激揚國畫
8義勇軍進行曲全山石、翁誕憲油畫
91937.12.南京許江、孫景剛、楊奇瑞、崔小冬、鄔大勇油畫
10抗美援朝·激戰章曉明、周小松油畫
11青春記憶——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陳宜明油畫
12唐山大地震曹立偉、施樂群油畫
1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焦小健油畫
14眾志成城——1998·抗洪楊奇瑞雕塑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學校網站2015年5月信息顯示,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由南山校區總館、象山校區分館組成,圖書館藏書以中外文美術專業圖書、畫冊為重點,兼及文史哲等類圖書,並配備了數字化文獻資源庫。該館共有文獻資源累積量達136萬冊,其中紙質圖書71萬冊,電子圖書65萬冊,外文原版期刊近400種、中文期刊及報紙1100多種。圖書館收藏有西方藝術史、文化史大師貢布里希和中國藝術史研究權威高居翰教授捐贈的私人藏書7000餘冊,並設立了專門的圖書室;收藏有古籍文獻2萬餘冊、碑帖拓片750餘件,以及相當數量的中外繪畫名作高仿複製品。 
據學校網站2015年5月信息顯示,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已購數字資源包括中國知網CNKI、ARTstor數字影像圖書館、Jstor西文過刊資料庫、牛津格羅夫藝術在線、CAMIO藝術博物館、中國基本古籍庫、讀秀中文學術搜索、萬方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等中外文數字資源,館藏特色資源包括貢布里希特色資料庫、高居翰先生講座視頻、美術特色資源資料庫、皮影數字博物館、美術學學科資源導航等自建資料庫。 
● 學術期刊
《新美術》
《新美術》系中國美術學院學報,創刊於1980年。該刊物素以學術性強而受到人文科學研究者的推崇。《新美術》在介紹傳統藝術和現代具有創新意義的美術作品之外,還刊登中外美術理論研究論文,並致力於將藝術史研究納入人文學科之中,使之成為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新美術》被評為國家核心期刊,並在《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ms211)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等排名中都因刊物的學術水準和辦刊質量被列為美術類首位。
《新設計》
《新設計》叢集是由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主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的設計類專業出版物。內容分A、B版二大板塊。A版以設計史論為主,堅持學術公開公正的爭鳴,注重學術研究的深度,集納鮮明有力的學術創見。B版內容關注時尚前沿動態,推介業內焦點人物,提倡概念設計案例,強調審美視覺的當代性。與此同時,《新設計》叢集還將研究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傳統作為己任,開設“民俗民藝”、“校史長廊”等專欄。

學術交流

據2019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美術學院與聖艾蒂安國立高等藝術設計學院、法國第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法國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尼斯國立高等藝術學院、格勒諾布爾國立高等建築學院、巴黎國際藝術城、羅德島設計學院、哥倫布藝術與設計學院、德雷塞爾大學、加州藝術學院、明尼阿波利斯藝術設計學院、緬因藝術學院、艾米麗卡爾藝術與設計大學、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羅馬工作室、索非亞國立藝術學院、澳洲國立大學美術學院、蘇黎世藝術大學、明斯特造型藝術學院、斯圖加特國立造型藝術學院、漢堡造型藝術學院、卡爾斯魯厄國立藝術學院、金斯頓大學、伯明翰藝術設計學院、皇家藝術學院、弘益大學、啟明大學、挪威奧斯陸國立藝術大學、列賓美術學院、筑波大學、東京藝術大學、岐阜女子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大東文化大學、千葉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台灣藝術大學、元智大學等42所海外及港澳台院校/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該校每年還舉辦為期數周的中國文化藝術短訓班。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名
學校校名“中國美術學院”的中文字樣為潘天壽書法集字。 
校徽
中國美術學院校徽設計,中國文化特色鮮明,是中國美術學院縮寫“國美”二字的抽象組合變化,象徵“國美”藝術縱貫五洲,橫貫東西文化,莊重大氣,現代感強。此標誌曾獲國際標誌設計大賽銀獎。 
中國美術學院校徽
中國美術學院校徽

精神文化

校訓
行健居敬會通履遠
行健:蓄行求剛勁,積健鑄棟樑。居敬:山居以養敬,妙機在修篁。會通:中西須融會,古今要通貫。履遠:煙雨湖嵐外,遠山復遠方。即“以行健來要求行為,以居敬來培育情懷,以會通來鞭策學術,以履遠來引領志向
校歌
《中國美術學院校歌》(國立藝專校歌)
詞作者:滕固、曲作者:唐學詠
皇皇者中華,五千年偉大的文明,亘古照耀齊日星。
製作宏偉,河山信美,充實光輝在我輩。
我們以熱血潤色河山,不使河山遭蹂躪。
我們以熱情謳歌民族,不使民族受欺凌。
建築堅強的城堡,保衛我疆土人民。
雕琢莊嚴的造像,烈士萬古垂今名。
為創造人類的歷史,貢獻我們全生命。 
校慶
學校校慶日為每年的4月9日。 

知名校友


九十年來,中國美術學院聚集和培養了二十世紀中國乃至國際有影響的眾多傑出藝術人才。
林風眠倪貽德雷圭元王式廓朱德群
潘天壽李苦禪蕭傳玖王朝聞羅工柳
黃賓虹李可染關良李霖燦
劉開渠艾青黃君璧鄧白
吳大羽陳之佛常書鴻吳冠中
顏文樑龐薰琹董希文趙無極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班子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金一斌
院長高世名
黨委副書記孫旭東、劉正
副院長、黨委委員沈浩、傅巧玲、曹曉陽、韓緒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方培新
 

歷任院長

學校名稱姓名任職時間
國立藝術院林風眠1928.春—1938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滕固1938.7-1940
呂鳳子1940.秋-1942
陳之佛1942-1944
潘天壽1944-1947
汪日章1947-1949
劉開渠1949.9—1959
浙江美術學院潘天壽1959.12—1967
莫朴1980.3—1983
肖峰1983.9—1993
中國美術學院1993-1996.2
潘公凱1996.2—2001.8
許江2001.8|—2020.7

獲得榮譽


2008年,經聯評核查和會議審議,獲得了由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浙江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第4位。 
2020年11月11日,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表彰為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