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陽區

四川省巴中市轄區

恩陽區隸屬四川省巴中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東靠巴中市巴州區,西連南充市閬中市,北接巴中市南江縣,南鄰南充市儀隴縣,古為巴蜀重鎮。轄區有3個街道、15個鎮、209個行政村、100個社區,幅員面積1156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345728人。恩陽區政府駐地登科街道。

2018年7月,四川省政府批准恩陽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2020年3月,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2020年9月22日,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糧食生產“豐收杯”。

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

屬長江中游“大溪文化”的一部分(前4400-前3300年)。從鄖陽(今湖北十堰)漢水泗河流域遷徙來的先民在今嘉陵江東河流域、渠江流域一帶建立起父系氏族社會部落,分別稱為“平周部落”、“奉部落”。

夏代

屬夏部族聯盟梁州境內。

商代

屬羌方部族梁州境內。

周代

①西周屬奉國境內(周武王姬發元年(前1046年),先民建立氐族侯國“奉”,定國都今蒼溪縣歧坪鎮)。
②東周戰國時期屬巴子國宕渠縣境內(周烈王姬喜六年(前370年),奉國被巴國所滅)。

秦代

先秦時期屬秦國巴郡宕渠縣境內(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國滅巴子國,依照秦王設立郡、縣、郊/鄉、亭、里五級制,歸巴郡宕渠縣管轄)。

漢代

東漢屬蜀國梁州北巴西郡漢昌縣境內(漢獻帝劉協建安二十三年(219年),依照漢室改立州.郡.縣.郊/鄉.里五級制。歸梁州北巴西郡漢昌縣管轄)。梁州為益州分劃開的二州之一,北巴西郡為巴西郡細化開的四郡之一。

晉代

①西晉屬梁州巴西郡岐愜縣境內(晉惠帝司馬衷元康六年(296年),北巴西郡併入巴西郡。歸巴西郡岐愜縣管轄)。
②東晉屬梁州北巴西郡岐愜縣義陽鄉(晉孝宗司馬聃永和三年(347年),巴西郡再次分化出北巴西郡)。

南北朝時期

①屬北魏國梁州太谷郡義陽縣(魏太宗拓跋嗣常泰四年(420年),取縣名義陽,縣治位於今恩陽區恩陽鎮)。
②屬梁國北巴州義陽郡義陽縣(梁高祖蕭衍普通六年(525年),郡治位於今恩陽區恩陽鎮。歸北巴州管轄,郡治位於今恩陽區恩陽鎮,縣治仍前)。
③屬西魏國隆州白馬郡義陽縣(魏廢帝拓跋欽二年(553年),北巴易州名隆,撤義陽郡,歸隆州白馬郡管轄,縣治仍前)。

隋代

①屬梁州漢昌縣義陽鎮(隋高祖楊堅開皇三年(583年),隋室設立州.縣.郊/鄉.里四級制。義陽撤縣降鎮,歸梁州漢昌縣管轄)。高祖開皇十八年(598年),梁州併入益州。義陽撤鎮升縣,易名恩陽,縣治位於今恩陽區恩陽鎮。
②屬清化郡恩陽縣(隋世祖楊廣大業二年(607年),隋室改立郡、縣、郊/鄉、里四級制。歸清化郡管轄,縣治仍前)。

唐代

屬山南西道巴州恩陽縣(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618年),唐室設立道.府/州.縣.郊/鄉.里五級制。歸山南西道巴州管轄,縣治仍前)。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742年)巴州易名清化郡。

宋代

屬利州路巴州恩陽縣(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960年),宋室設立路、州、縣、鎮/鄉、里五級制。歸利州路巴州管轄,縣治仍前)。

元代

屬四川中書省廣元路保寧府恩陽縣(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室設立省.路.府.縣.鎮/鄉.里六級制。歸四川廣元路保寧府管轄,縣治仍前)。

明代

屬四川布政使司保寧府巴州恩陽鎮(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1377年),明室設立司、府、州、縣、鎮/鄉、里六級制。恩陽撤縣降鎮,歸保寧府巴州巴中縣管轄)。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巴州撤州制,歸保寧府直轄。
屬四川行省保寧府巴州恩陽鎮(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七年(1667年),清室設立省、州/府、縣、鎮/鄉、里五級制,歸保寧府巴州管轄)。

民國

①屬四川行省嘉陵道署巴中縣恩陽鎮(民國孫文德明二年(1914年),民中央設立省、署、縣、鎮/鄉、里五級制。歸嘉陵道署巴中縣管轄)。民國二十四年,撤嘉陵道署改制督察區,作川北督察區。
②屬四川行省川陝革命區恩陽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7月)臨時成立蘇維埃恩陽縣委,縣治位於今恩陽區恩陽鎮。

共和國

①屬川北行署區達縣專區巴中縣恩陽鎮(1950年1月18日,設立署區、專區、縣、鎮/鄉、村五級制。歸達縣專區巴中縣管轄)。
②屬四川省達縣地區巴中縣恩陽鎮(1953年,設立省、地區、縣、鎮/鄉、村五級制。1993年7月5日,達縣易地區名達川)。同年,巴中撤縣升地區,作巴中地區。
③屬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恩陽鎮(2000年6月,改立自治區/省、市、區/縣、鎮/鄉、社區/村五級制。歸巴中市巴州區管轄)。
④屬四川省巴中恩陽區(2013年2月,設立恩陽區,區治位於今恩陽區登科街道)。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巴中市恩陽區行政區劃調整:
(一)撤銷石城鄉,將原石城鄉紅岩壩社區、獅子山村、清洲村、方山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登科街道管轄,登科街道辦事處駐義陽大道106號。
將原石城鄉寶元寺社區、金鼓岩社區、得勝社區、清坪社區、長嶺寨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文治街道管轄,文治街道辦事處駐魁字灣一街40號。
(二)撤銷青木鎮,將原青木鎮花包村、黃桷村、向陽村、平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司城街道管轄,司城街道辦事處駐齊家梁社區66號。
(三)撤銷萬安鄉,將原萬安鄉付家寨村和原青木鎮青木橋社區、騎龍山村、金包村、鹿台村、青木村、銅觀村、成城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明陽鎮管轄,明陽鎮人民政府駐明揚街88號。
將原萬安鄉萬林村、嚴家溝村、鳳泉村、石洞口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雙勝鎮管轄,雙勝鎮人民政府駐雙廟街1號。
將原萬安鄉北斗社區、鹽井村、唐家梁村、柏林灣村和雙勝鎮五都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柳林鎮管轄,柳林鎮人民政府駐府前大道41號。
(四)撤銷玉井鄉、三匯鎮和義興鎮,設立雪山鎮,以原玉井鄉和原三匯鎮及原義興鎮同興社區、盧庄村、新廟村、紅嶺村、白岩洞村、九皇村、曹家村、桑林村、清泉寺村、楊通村、李家梁村、南岩村、豐陡村所屬行政區域為雪山鎮的行政區域,雪山鎮人民政府駐三雪街97號。
(五)撤銷三河場鎮,將原三河場鎮和原義興鎮石灶村及原青木鎮石馬村、長嶺村、川新村、八角村、龍門村、老官村、方坪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漁溪鎮管轄,漁溪鎮人民政府駐政府街48號。
(六)撤銷三星鄉,將原三星鄉石虎村、龍寶村、關蓬村和原石城鄉小元村、爛田埡村、白堡嘴村、顯石寨村、千丘塝村、三清廟村及原萬安鄉萬安村、魏家山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興隆鎮管轄,興隆鎮人民政府駐戲樓街1號。
(七)撤銷舞鳳鄉,將原舞鳳鄉和原三星鄉瑞昌社區、紅星社區、雙柏村、鳳居村、雙山村、大元村、梓橦村、長生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玉山鎮管轄,玉山鎮人民政府駐大寨社區26號。
(八)撤銷觀音井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下八廟鎮管轄,下八廟鎮人民政府駐鳳凰街95號。
(九)撤銷九鎮鄉,設立九鎮,以原九鎮鄉所屬行政區域為九鎮的行政區域,九鎮人民政府駐文治街28號。
(十)撤銷尹家鄉,設立尹家鎮,以原尹家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尹家鎮的行政區域,尹家鎮人民政府駐尹新街1號。

地理環境


位置

恩陽區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地處東經106°37′41"、北緯31°47′39"之間。東靠巴中巴州區,西連廣元蒼溪縣、南充閬中市,北接巴中南江縣,南鄰南充儀隴縣。

氣候

全境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冬暖、春旱、夏熱、秋涼,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光照適宜,雨量充沛,氣候溫和,適宜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年平均氣溫17.5℃,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5℃,無霜期291天,年平均日照1460小時,年均降雨量1050mm。區內秋季多雨,冬季多霧,霜、雪較少,降水時空分佈差異大,夏季多伏旱,還常有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發生。

地形

地貌巴中地處四川盆地北部的低山區,地勢北高南低,北及西北向南及西南傾斜。恩陽區主要屬米倉山南麓丘陵地貌,正好處於巴中境內低山、長梁高丘地貌向平緩坡台狀丘陵地貌過渡地帶,境內多為丘陵、低山,平壩較少,全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這與區域整體地貌輪廓一致,最高山峰義陽山海拔680米。

地質

境內地質主要構造為恩陽向斜褶皺帶,該向斜褶皺帶受北西向構造影響較明顯,軸部和兩翼出露白堊系劍門關組地層。鎮內主要出露地層為中生界白堊系下統劍門關組和漢陽鋪組,其母岩為陸相沉積物。恩陽河兩岸的河漫灘和階地零星分佈新生界第四系更新統(老沖積)和全新統(新沖積)地層。

土壤

恩陽屬巴中中部、西南部丘陵黃紅紫泥土區,以白堊系母岩發育而來的黃紅紫泥土居多。

水系

恩陽河古名清化水,是巴河一級支流,渠江二級支流,主河發源於旺蒼縣,恩陽鎮境內有之字河、詹家河匯入,並向東南於三江口注入巴河。恩陽河、之字河、詹家河縱橫全鎮。

自然資源


植物
恩陽區森林覆蓋率49.5%,活立木總蓄積319.74萬立方米。盛產川明參、山藥等道地藥材。
礦產
恩陽區礦產以頁岩礦為主,在全區各地廣泛分佈。

行政區劃


截止2020年恩陽區管理3個街道、15個鎮、209個行政村、100個社區。
截止2017年恩陽區管理3個街道、17個鎮、7個鄉、396個行政村、41個社區。
登科街道文治街道司城街道明陽鎮
玉山鎮漁溪鎮花叢鎮茶壩鎮
下八廟鎮雪山鎮上八廟鎮興隆鎮
關公鎮九鎮雙勝鎮群樂鎮
尹家鎮。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恩陽區總人口62萬,其中農業人口54萬。境內有回族、朝鮮族、蒙古族、藏族等散居少數民族。
2018年,全區戶籍人口56.63萬人,城鎮化率35.13%,較去年提高1.83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599人,出生率為9.51‰,死亡人口2995人,死亡率為5.0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2‰。
2021年6月4日,巴中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恩陽區常住人口345728人。

政治


主要政府領導
區委書記:梁津華
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朱繼忠
副書記、區長:王清平
區政協主席:肖平
(以上數據截至2019年,資料參考來源:)

經濟


綜述

恩陽城市建設
恩陽城市建設
2018年,恩陽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5.9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13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6.3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23.53億元,增長8.2%,三次產業結構比由去年的25.2:35.5:39.3調整為24.5:39.8:35.7;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0.1%、53.9%和36.1%,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9、4.9和3.3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925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5%。

第一產業

恩陽區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等10多種糧食作物和蠶絲、柑桔、煙葉、生薑等500種經濟作物以及桔梗、沙參等200多種名貴中藥材。
2018年,恩陽區全年實現農業產值14.2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3%。糧食播種面積91.55萬畝,增長1.1%,實現總產量33.98萬噸,增長1.7%。其中:水稻播種面積25.16萬畝,增長1.2%,實現產量12.16萬噸,增長1.3%;小麥播種面積21.44萬畝,減少1.7%,實現產量5.6萬噸,減少0.5%;玉米播種面積21.25萬畝,增長3.4%,實現產量9.62萬噸,增長3.6%;豆類播種面積2.53萬畝,增長1.4%,實現產量0.39萬噸,增長0.1%;馬鈴薯播種面積6.89萬畝,增長1.8%,實現產量1.99萬噸,增長2.1%。其他糧食作物播面14.18萬畝,總產4.19萬噸。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1.33萬畝,實現總產量44.11萬噸,增長23.8%。其中:油菜籽播種面積9028公頃,增長0.3%,實現產量19292噸,增長0.3%;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3699公頃,增長24.9%,實現產量38.57萬噸,增長26.8%;中草藥材栽植面積2316公頃,增長6.9%,實現產量9603噸,增長6.1%;水果產量14401噸,增長14.8%;茶葉產量59噸,與去年持平。

第二產業

2018年,恩陽區全年工業增加值實現16.8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實現83.6億元,增長16.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與南江縣並列全市第一。
2018年,恩陽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1.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實現利稅總額7.24億元,增長27.4%;實現凈利潤總額5.61億元,增長30%。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凈增2家,從去年的41家增加到43家。

第三產業

2018年,恩陽區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9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81億元,增長18.9%,限額以下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0.58億元,增長10.5%。按地域分,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7.87億元,增長12.7%;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7.52億元,增長10.2%。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1.47億元,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92億元。
2018年,恩陽區全區在建招商引資項目124個,總投資408.29億元,其中新建項目59個,投資總額84.78億元,到位資金40.26億元,佔總到位資金43.76%;續建項目65個,投資總額323.51億元,到位資金51.74億元,佔總到位資金56.24%。全區全年實現到位資金92億元,占市下達年度目標任務90億元的102%;到位省外資金達30億元,完成市下達年度目標任務。

文化


古氐羌文化
古羌文化
古羌文化
周武王姬發元年,前1046年,今廣元、巴中一帶的先民建立“昔阝”、“平周”兩個氐族侯國,和一個羌族侯國“奉“。國都分別位於今昭化區石盤村土基壩、旺蒼縣東河鎮、蒼溪縣歧坪鎮,昔阝國轄管範圍大約今綿陽的梓潼縣、廣元的劍閣縣、青川縣、利州區、昭化區,平周國管轄今廣元的旺蒼縣、蒼溪縣,奉國管轄今廣元的蒼溪縣歧坪鎮至巴中的恩陽區一帶。
古巴國文化
東周春秋時期周烈王姬喜六年,前370年,奉國被巴國所滅。
戰國時期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蜀國擊退巴國來犯軍隊,得勢的蜀王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苴侯求救於秦,蜀王也派使者與秦結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詐的秦惠王嬴駟收了二國的禮物后,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順道亡巴。秦惠王任巴公子為巴侯,置巴郡。宣告蜀、苴、巴三國滅亡。巴國共存在800餘年。
至今在恩陽區石城鄉仍有跡可尋古巴文化的歷史印記。
紅色文化
恩陽是一塊紅色的土地。紅四方面軍留有數處文物遺跡。現存紅軍舊址八處,遺址五處,石刻標語數十條。

民俗

建房習俗
建房,在舊社會為人生三件大事之首。民間建房,均要請“地仙”相宅。一般按照“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形進行選址,址定下來后,再說建修新房。
傳統婚俗
婚姻,在舊社會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傳統婚俗相當繁雜。隨著社會的發展,雖有變化,但仍保持了“媒人”、“風面酒”、“備彩禮”、“請期”、“開臉”、“迎親”、“揭蓋頭儀式”、“鬧洞房儀式”、“回門”等規範程序。
恩陽席
恩陽的席桌俗稱“八仙桌”,顧名思義,4個面只允許坐8人,每面坐2人。一般來講,按輩分、尊卑、長幼、主隨、遠近入座。堂屋上席在“天地君親師”牌位正下方,吃壩壩席的時候則東方為上或背靠主人家堂屋大門的一方為上。就餐途中,一般吃席吃光的主菜碗碟不得在未下席前撤走,特別注意的是,若是辦喪酒則桌上再多的碗碟都不得重疊,是謂“犯重喪”,是大忌。若是女兒出嫁,媒人則坐在上席,在上菜時需對每個菜說句吉利話還要在掌盤內放零錢、茶食、糖果為妥。就餐結束如離開,則雙手合十中間拿著筷子,作揖狀說“慢慢吃”,然後把筷子平放到碗旁離席。
廟會
恩陽自形成場鎮以來,月月有盛會。如正月龍燈會,二月文昌會,三月清明會,四月佛祖會,榨油業有華光會,打鐵業有老君會,百貨業有皮頭會等等。

地方特產

川北明參
川北明參
川北明參
川北明參是一種名貴的中藥品,參肉含有異虎耳草束,白當歸腦,氧化前胡素水合物、芸香瑞亭等具有藥用活性的香豆素和蘆丁,是滋陰補肺的健脾中藥,具止熱和胃、通便解毒等功效,對熱病傷陰、虛損、虛寒、閉經等病症有顯著療效。
恩陽區種植戶多有豐富的川明參種植經驗,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深圳等地。建川明參種植基地3萬畝,建川明參良種繁殖基地0.12萬畝,年生產5000t川明參綠色食品加工系列產品的川明參精深加工基地。
恩陽生薑
恩陽種植生薑的歷史久遠,民國《巴中縣誌》將恩陽生薑同巴中的絲綢、藥材、木材等並列為輸出商品。恩陽古鎮,至今還有保存完好的長176米專用於生薑交易的“姜市街”。恩陽屬淺丘低山地勢,亞熱帶熱潤性季節氣候,年均氣溫17.5℃,極適宜種植生薑。其產區主要分佈在恩陽周邊踏泥橋、明揚場、青木橋一帶,全鎮年種植生薑面積達8000畝,年均產量在17500噸左右。
恩陽紅甘蔗
恩陽種蔗始於清代廣東移民帶來的果蔗品種,民國九年又從內江引入糖蔗。場鎮周邊的趙台壩、小觀壩、麻石埡、楊店梁等地成片栽植上千畝。秋冬商船遠銷重慶、合川,成為饋贈親朋佳品。並分別就地開辦了糖廠、榨汁熬制紅糖。蔗渣浸泡后製成的紙,可作書寫紙用。紅糖、火(土)紙除在本地銷售外還運往南江、旺蒼、漢中等地銷售,十分搶手。
尹家牛肉
當地口口相傳,三國時期張飛帶兵入川,駐兵於現恩陽尹家鄉,而當時尹家有一戶居民十分會做牛肉,被人推薦於張飛,於是張飛便命其做一份牛肉現場一試。待牛肉做好,張飛品嘗后,對其讚不絕口,遂將其征為廚師,專為自己做牛肉。後來張飛駐軍閬中,這名做牛肉的廚師也跟著舉家搬遷至閬中,再也沒有回來。
觀音井板鴨
觀音井板鴨,因產於恩陽區觀音井鎮而得名,從選鴨、腌制、晾乾、熏烤到板鴨銷售都有一套嚴格的工藝流程,並獲得專利證書,
觀音井板鴨
觀音井板鴨
成品素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聞名,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青睞。因選料嚴格,加工精細,配方獨特,並且除使用天然調料外,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及防腐劑,從而使觀音井板鴨具有獨特的特點,其形如琴,色澤金黃,清香鮮美,餘味無窮。
恩陽提糖麻餅
恩陽提糖麻餅有七十二道工序,道道精細、要求嚴格。主要有選料、配料、做餅、烤餅等。選料要選上等的精面、糯米、大麥、紅糖、芝麻、麻油、香油等八種全天然原料。配料時,先將芝麻炒至略帶黃皮,再將大麥放在簸箕中潤濕,放在向陽處待發出寸許的麥牙,把麥芽曬乾與糯米混和后粉碎,用特殊的方法提取麥芽糖。還要把紅橘皮煮爛放在白糖中腌制待用。做餅時,將精面發好,內上紅糖、橘餅、麻油、香油,外上麥芽糖、芝麻,整個過程不沾半點生水。烤餅時,用上下兩層炭(木炭、鋼炭最佳)火同時加熱,烤到恰到好處時出爐。工藝的要害,就是掌握這個火候,傳人的絕活也在這裡。
紅心獼猴桃
恩陽紅心獼猴桃是一種食用與藥用為一體的高級營養保健水果。果肉呈放射狀紅色線狀條紋,富含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和多種礦
紅心獼猴桃
紅心獼猴桃
物質和維生素。長期食用能美容、保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對心腦血管及消化道等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其中紅色青花素有抗癌功效。維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能達到100-420毫克,是柑橘的5-10倍、檸檬的11-13倍、蘋果的20-80倍,值得一提的是,紅心獼猴桃對育齡婦女來說是很好的營養食品,我們知道,葉酸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是胎兒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紅心獼猴桃中含高達8%的葉酸。有著“葉酸大戶”、“水果之王”的美譽。
2018年,恩陽區鄉鎮(街道)文化站27個;擁有名勝風景區(景點)8處、國家級保護單位1處7點位、省級保護單位8處,市級保護單位4處,縣級保護單位22處。累計數字電視用戶20餘萬戶,電視覆蓋率100%。

交通


公路

恩陽地處成都、重慶、西安三角中心,距巴中市中心城區8公里,唐巴路、巴閬路、巴南高速穿境而過,1小時通達廣元、漢中、達州、南充,3小時通達成都、重慶、西安,巴中機場位於恩陽區興隆鎮,是川東北交通新樞紐。“十二五”期間,恩陽區境內將達300公里高速公路,10條高速公路大通道。恩陽將由川東北的路網末轉變為區域交通樞紐,成為川東北區域交通樞紐,川陝渝中套的樞紐聯結地和四川東向北向開放的重要前沿陣地,成為聯接成渝和關天兩大經濟區的重要粘合地帶和南北東西要素聚集的經濟走廊。

鐵路運輸

與巴中鐵路客運站相距10公里,高鐵將在恩陽城區西側設置快鐵站。鐵路分別為:巴中-廣元(恩陽-廣元168公里)、巴中-達州(恩陽-達州138公里)、巴中-南充高鐵(恩陽-南充高鐵125公里)、巴中-漢中高鐵(恩陽-漢中高鐵165公里)。正在建設漢巴南鐵路。

高速公路

“十二五”期間,恩陽境內將達300公里高速公路,10條高速公路大通道全部經過恩陽,恩陽將成為川東北交通新樞紐。
恩陽-廣元-成都409、恩陽-南部-成都287公里、恩陽-南充-成都362公里、恩陽-南充-重慶333公里、恩陽-達州-重慶319公里、恩陽-廣安-重慶242公里、恩陽-漢中-西安445公里、恩陽-廣元-蘭州756公里、恩陽-蒼溪-綿陽197公里、恩陽-通江-萬源161公里。

機場

巴中機場位於恩陽區興隆鎮,已經在2019年2月3日正式通航,截至2020年,已開通10條航線。

社會


科技

2011年,恩陽區實施國省重點科技項目50個,引進推廣重大科技成果,建立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基地2個,培育創新型企業5家。
2018年末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100人。全年成功申報市級以上科技項目5項,其中省級項目5項;申請專利314件,專利授權71項;轉化先進實用科技成果14項。

教育

恩陽,共有中學五所、小學六所。2011年,恩陽區完成90個校安工程,改造中小學危房29萬平方米,建成市五中,改擴建農村寄宿制學校20所,新建和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4所,發展職業教育,建成巴中職業技術學院。
主要中小學:恩陽中學(省屬重點中學)、恩陽第一中學、恩陽第二中學、恩陽登科學校、恩陽一小、恩陽二小、恩陽三小、恩陽四小、四川師範大學第四附屬中學。
2018年,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含技工校、職業培訓機構、幼兒園)59所,小學教學點231個。在校學生42751人(不含幼兒學生),專任教師3561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恩陽區建成市婦幼保健院,啟動市中心醫院第二醫療區、南江縣人民醫院、通江縣人民醫院等建設,抓好縣區綜合醫院達標升級,完成中心衛生院評審和複評,新建200個標準化村衛生站和5個城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縣城內醫療機構:恩陽區人民醫院(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恩陽區婦幼保健院、恩陽二甲民營醫院(國家二級民營綜合醫院)(在建)。
2018年末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503個,其中:縣級醫院4個,鄉鎮衛生院3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實有院床位1887張。衛生技術人員1757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40人,註冊護士534人。

體育

2018年,恩陽區全年舉辦各種體育運動會15次,參會運動員50000人次。

旅遊


恩陽區全景
恩陽區全景
恩陽曆經近1500年的歷史,不僅有古樸深厚的民居文化、巴人遺風,而且還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紅軍留下的大量文物遺址,保存有完好的古老街道和革命舊址多處,城鎮內有四川省規模較大成片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時代古建築群。古鎮內既有連接川陝的米倉古道,又有通達渝滬的古水碼頭;既有湖廣、江西、福建等客家會館,又有義陽山、紅梅閣、普賢寺、文治寨、千佛岩、登科寺、白雲寺等一大批遊覽勝地。
恩陽古鎮
歷史上的恩陽,是川東北重要的水碼頭,水運相當發達,上通南江,下至重慶,常有幾百隻商船在恩陽河岸停靠,可見當時的市場繁茂景象。據史載,明清時期,恩陽古鎮內常住人口一萬人,並常有3000多商人往來於此,大小商號150多家,鹽店19家,飲食店60多家,客棧、茶坊、酒家50多家,商號小販不下200家,所以這裡又是川東北大巴山深處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
老場街
是明朝民居一條街,這條街有民居約50家,房屋以兩層居多,閣樓雕花建築,下層為防火牆,上層全為木質建築,有木質走廊和鏤花窗欞。這些沿街而建的街市民居建築,多為二進式或三進式小四合院,門面多為可拆卸的木板門。大戶人家有一進兩個小四合院,前院天井、魚缸,後院花園、假山;書香門第則注重文化氛圍的營造。民居建築的窗欞皆為方窗,現存窗雕多為蝙蝠,寓意對生意興隆和生活幸福的追求。
古鎮吊腳樓
古鎮吊腳樓在依山傍水建於古鎮內鄰河的油坊街、姜市街一帶,興建於唐代,盛於明清,全木質結構,整個樓閣飛檐翹角,雕樑畫棟,有的一層,有的兩層,有的三層,最高的達到四層。有的在房頂伸出,有的從房的中部伸出,有的從樓腳下伸出,還有的是從窗戶外伸出,有的吊腳樓從一層至另一層有兩梯相連。獨特的吊腳樓,以及懸山、歇山式屋頂的相互輝映,形成獨具傳統的建築特徵,具有濃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紅軍遺址
古鎮的上正街和下正街,是紅軍文化遺址最多的街,在長約400米的街道上,共有原中共川陝省儀閬縣委、恩陽縣委、恩陽財政委員會、法庭、紅軍經理處等各類行政機關遺址13處。“紅軍勝利萬歲”、“粉碎川陝會剿”、“為土地歸農民而戰爭”等紅軍石刻標語隨處可見;其他分佈在老場街(如:“打倒反動的國家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姜市街(如“工農窮人全體來參加紅軍維護自己的利益”)、大石坎(如“國民黨他們賣國,帝國主義、西歐人進中國”)、恩陽鄉政府(如“紅軍是窮人的軍隊”)等地。
章懷山風景區
章懷山
章懷山
章懷山地處儀隴與巴中茶壩交界處,位於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茶壩鎮,距巴中市東南58公里,離朱德故里琳琅山之北10多公里。章懷山最高海拔678米;神秘傳奇的72座山,82個洞,92條山縫,蜿蜒巴儀間,縱橫數十里,山勢雄奇幽深,險絕無比。
章懷山風景區主要自然景點有:迎賓瀑布、九龍瀑布群、福祿壽三元石、木魚山、尖山、塔子山、紫游山、狀元山、無極山、太子岩;龍王洞、太子洞、連二洞、漏米洞、青龍洞、摩崖洞、雙龍洞、磨子洞、水簾洞;三印泉、柳樹泉、酒久泉、十二生肖泉;卧龍灣、青山灣、葫蘆峽;天子湖、碧波湖、玄武湖等;主要人文景觀有:天平觀、章懷寺、木魚塔、民俗博物館、民俗劇場、來龍山莊、章懷山度假村等。
義陽山
義陽山位於川東北巴中市恩陽區內。義陽山位於恩陽鎮南側,山高673米,山勢陡峭,綠樹成蔭,勁松擎天,自古被譽為“巴西第一名山”。此山有三峰,上有讀書台、紅梅閣、普賢寺。
文治寨
文治寨在恩陽鎮一小後面。左右皆峭壁懸崖,前接恩陽鎮,後接馬鞍山,此處從前建有重關,扼巴中西面之要道。寨下有洞,洞中塑有文昌像。園內最突出的景觀是“飛虹亭”,八角七層,高25米,佔地面積50平方米,它巍然屹立在恩陽鎮的制高點,登臨此亭,可俯瞰恩陽鎮的全貌。公園內建有恩陽革命歷史展覽館和紅軍標語碑林。

代表人物


宋永華(1964.1-)男,恩陽區漁溪鎮人。英國皇家工程院、英國核電公司、西門子公司講座教授。現任浙江大學副校長。
張世蓋(1918-2000)男,恩陽區人。曾任第二炮兵副參謀長、司令部顧問,1962年授予少將。
張德貴(1914-1987)男,恩陽區人。1933年5月參加紅四軍,曾任內蒙古軍區副政委,1964年授予少將。
張思訓,男,恩陽區石城鄉人。北宋大夫,宋太宗趙匡義時期天文學家。鑄有“太平渾儀”。
喻元吉(1827-1892),字福庵,號秉淵,恩陽區興隆場鄉人。官至知縣,一生清廉,有“喻青天”之美譽。以喻秉淵人物故事為原型的大型廉政歷史文化題材川劇《掛印知縣》曾參加全國基層院團戲曲匯演,獲得中宣部、文化部等國家部委領導高度肯定,並獲得多項國家和省級大獎。
李本善(1846-1918),字性生,號字泉居士,恩陽古鎮人。曾編撰有《課孫隨筆》、《岫雲詩稿》、《女學養正新編》、《清重修聖水洞序》、《清修城隍廟記》等作品。清朝末年,各級成立民意機構,歷任巴中縣議會第一任議長。
張子完(1905-1983),民國期間中將、代軍長。恩陽區石城鄉人。歷任第十六兵團第四處少將處長、第四十七軍副軍長兼第三O二師師長、第四十七軍代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山東省衛生廳秘書、山東省政協委員。1983年病逝於濟南,終年78歲。
唐仲容(1920-2002),名大海,恩陽區石城鄉人。世界著名的佛學家、民族文化的知名學者、四川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佛學院教授、巴中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巴中地區殘聯名譽主席。

獲得榮譽


2018年12月,被命名為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019年12月,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0年3月,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
2020年9月22日,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糧食生產“豐收杯”。
2020年9月27日,被表彰為“2020年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2020年11月25日,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