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衛平
中國內地導演
闞衛平,男,祖籍河北省,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曾執導《最後的村莊》《走進八里堡》《將裝修進行到底》《大宋提刑官》等影視劇,《最後的村莊》曾獲第二十屆金鷹獎優秀中篇連續劇獎,《走進八里堡》曾獲第二十四屆飛天獎優秀長篇電視劇獎。
1徠996年,執導個人首部電視劇《城市稻草人》。1998年,執導現代農村劇《班禪東行》 ,該劇獲得中國優秀電視劇研討會“特殊貢獻”獎。2002年,執導鄉村劇《最後的村莊》 ,該劇獲得第2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獎。2003年,執導的鄉村革命劇《走進八里堡》獲得第24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三等獎。2007年,執導古裝神話劇《吳承恩與西遊記》 ,該劇獲得比利時第一屆國際3D電影節最佳創新獎。2011年,執導戰爭劇《兄弟海》 。2016年,為紀念烏蘭夫誕辰110周年、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執導了傳記劇《英雄出草原》 。
2018年,執導農村現代劇《一號文件》 。
闞衛平
20徠01年,執導反貪史的紀實政論劇《共和國反貪風雲》,該劇用現場採訪和紀錄相互動的手法,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中典型重大案犯的罪行。
2002年,執導鄉村劇《最後的村莊》,該劇以紀實手法表現了“一位封建共產主義者”的村長興衰史,獲得第2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獎、第2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三等獎。
2005年3月20日,執導的古裝推理懸疑劇《大宋提刑官》播出,該劇講述了世界法醫鼻祖宋慈“人命大如天”的斷案生涯;同年,執導由寇振海、于慧聯合主演的情感劇《金達萊》。2006年,執導的電視劇《大宋提刑官2》播出,該劇由王慶祥、陶澤如、劉敏濤聯袂主演。
2007年,執導古裝神話劇《吳承恩與西遊記》,該劇獲得比利時第一屆國際3D電影節最佳創新獎、澳門國際數字電影節優秀電視劇獎。2011年,執導戰爭劇《兄弟海》,該劇以唐家四兄弟“情仇恩怨”“台海戰事”為主題故事,闡述了“同祖同根血脈連,大陸台灣都是家”的主題。
2014年,執導由王子文、林雨申合作主演的青春勵志劇《青春無季》 。2015年,執導由趙本山、小瀋陽共同主演的鄉村情感劇《爹媽滿院》,該劇講述了張廣利面對父親瀕臨倒閉的酒廠,毅然回村幫助父親拯救酒廠的故事。
2020年6月,執導的40集電視劇《井岡山兒女》開機投入拍攝。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20年 | 《井岡山兒女》 | 電視劇 |
1996年 | 《城市稻草人》 | 電視劇 |
1997年 | 《班禪東行》 | 電視劇 |
1999年 | 《奶媽》 | 電視劇 |
2001年 | 《共和國反貪風雲》 | 電視劇 |
2002年 | 《最後的村莊》 | 電視劇 |
2003年 | 《走進八里堡》 | 電視劇 |
2004年 | 《將裝修進行到底》 | 電視劇 |
2005年 | 《大宋提刑官》 | 電視劇 |
2005年 | 《金達萊》 | 電視劇 |
2006年 | 《大宋提刑官2》 | 電視劇 |
2010年 | 《吳承恩與西遊記》 | 電視劇 |
2012年 | 《兄弟海》 | 電視劇 |
2015年 | 《爹媽滿院》 | 電視劇 |
2015年 | 《青春無季》(合作導演:林紅光) | 電視劇 |
2016年 | 《英雄出草原》 | 電視劇 |
2017年 | 《天下糧田》 | 電視劇 |
2018年 | 《一號文件》 | 電視劇 |
個人獎項 |
▪ 0000 第5屆 中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獲獎) |
影視獎項 |
▪ 2007 第1屆 比利時國際3D電影節最佳創新獎 《吳承恩與西遊記》 (獲獎) ▪ 2007 澳門國際數字電影節優秀電視劇獎 《吳承恩與西遊記》 (獲獎) ▪ 2003 第24屆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三等獎 《走進八里堡》 (獲獎) ▪ 2002 “五個一工程”獎 《最後的村莊》 (獲獎) ▪ 2002 第20屆 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獎 《最後的村莊》 (獲獎) ▪ 2002 第22屆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三等獎 《最後的村莊》 (獲獎) ▪ 2002 奔馬獎一等獎 《最後的村莊》 (獲獎) ▪ 1998 中國優秀電視劇研討會“特殊貢獻”獎 《班禪東行》 (獲獎) ▪ 1998 “五個一工程”獎 《班禪東行》 (獲獎) ▪ 1998 奔馬獎一等獎 《班禪東行》 (獲獎) |
作為農村題材主旋律作品“專業戶”的導演閹衛平,他主張“皮薄肉厚”。縱觀閹衛平的作品,包括他的電影《城市稻草人》和電影《班禪東行》 等,所有電視劇的開頭拋棄了慢慢交待有關人物事件和人物關係的敘事習慣,迴避和擱置了有關矛盾衝突與感情糾紛等複雜因素的追根溯源,往往一開頭就是刮著風,下著雨,閃著電,吼著雷。正是由於注重自己作品開頭的懸念設置和因果鏈結構,閹衛平的許多電視劇從一個真正的、有進展的動作構成的開端切入進去,常常能絲絲入扣,環環相逼地推進到結尾的高潮處,觀眾一看就喜歡,喜歡上就放不下(《當代電視》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