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發木偶
葯發木偶
葯發木偶源於宋代的一項煙花雜技,是以火藥帶動木偶表演的傳統手工技藝。曾一度被認為在國內早已失傳,研究人員考證后認為,長期以來存在於浙江泰順民間的“放花木偶”即為葯發木偶。自清朝中葉從福建傳入,至今完整保留起製作、表演技藝。在一根長度為13至15米的毛竹竿上,隔層裝置特製煙花輪和身穿光臘紙服裝的木偶,當最低層的煙花輪引線點燃后,會逐層噴放艷麗火花,帶動木偶表演。只在廟會、祭祀等重大節慶活動時舉行。演出內容有《西遊記》等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劇目,也有流傳於本地的一些劇目。
木偶戲古稱“傀儡戲”、“傀儡子”,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戲曲形式。中國的木偶戲興起於漢代,至唐代有了新的發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戲。宋代是我國木偶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木偶的製作工藝和操縱技藝進一步成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明代木偶戲已流行全國各地,經濟發達的南方各省區木偶戲更為繁榮,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說。清代以後木偶戲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流行範圍廣,而且演出的聲腔也日益增多。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為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葯發木偶五種。
木偶藝術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除了藝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藝術和操作裝備也是吸引廣大觀眾的一個重要方面。泰順位於浙南邊陲,被譽為“木偶之鄉”。葯發木偶是一種獨具一格的傳統形式,其木偶表演由火藥帶動,在其他木偶表演中獨一無二;在煙花表演中結合木偶表演,在其他煙花表演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在泰順稱之為瓊花木偶。藝人將戲曲人物、神話人物等木偶造型混於煙花之中燃放,在煙花的帶動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飛舞、五彩紛呈、栩栩如生。它往往在廟會、祭祀、民間節日等活動中表演。
宋代是中國木偶藝術的鼎盛時期。據考證,葯發木偶原是宋人的一項煙火雜技,當時有人為了使木偶戲更具欣賞價值,便把“煙花”與“木偶”結合起來,於是有了“葯發木偶”。但是,葯發木偶素來只是以煙花的一個種類流傳著,往往被用於廟會、祭祀、開業、過節及其他重大慶祝活動上。真正用於木偶戲的表演卻很少,只有在上演《封神榜》、《西遊記》等神戲,而又應邀請方要求時,才偶爾用上一“樹”葯發木偶。
相傳,大安鄉最早製作葯發木偶的是后洋王姓人家,第一代手工藝人是王立宦,王立宦原是製作火藥出身,據說,平時他喜歡用火藥製作煙花,當時正逢泰順鄉間木偶盛行,王好動腦筋,別出心裁剪些紙人染上五顏六色,混於煙花之中燃放,焰光下紙人凌空飛舞,甚是美觀。但美中不足的是紙人易燃,每放一次煙花均需重新剪做,工藝極其麻煩費時。後來王在觀察木偶戲時再受啟發,用小木料仿作小木偶頭,並在其五顏六色的紙衣上塗染耐火材料,以此替代紙人,既保持了小紙人靈巧輕便,又不易燃毀,可多次反覆使用,而且在焰光下,五彩紛呈,栩栩如生,深受人們喜愛,一時成為鄉間逢年過節重大慶典極為盛行的娛樂項目,傳承至今。不料,2004年一場無情大火使周爾祿的舅舅王貽足(王家葯發木偶第九代傳人)葬身火海。王家一脈手藝從此失傳。
而大安后洋周家的葯發木偶就是傳承於王家。王家第八代傳人王善擇之女王氏嫁給周明守為媳,當時王家葯發木偶生意極好,周明守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王家幫忙製作木偶,但老丈人對火藥的配方卻守口如瓶,所以周明守一直未能全盤掌握葯發木偶的製作。有一次,王氏從周家回娘家宿夜的時候,發現父親王善擇收藏的“配方”,於是熟記於心,回到周家口授丈夫周明守,從此葯發木偶傳於周家。
雅陽鎮歐氏也是泰順葯發木偶的主要流派,現今代表人物是歐名越。據傳,其祖父在清朝光緒年間與大安后洋村王氏有生意上的往來,兩家關係也甚好,久而久之,便也學得製作葯發木偶的製作技藝。傳至歐明越為第三代,如今他的兒子也會從事這一工藝製作。
葯發木偶的基本單位為“樹”,因為它的一切活動是一根長度為13至15米的毛竹竿上完成的。
具體製作過程分五步:第一步是準備好毛竹、木偶頭、防火用光蠟紙和硝酸鉀、氯酸鉀、硝酸鍶、硝酸鋇等和煙花原料及引線、索繩等輔助材料。
第二步是用硝酸鉀等煙花原料做若干個長約20多公分的煙花和若干個餅狀紙盒。餅狀紙盒直徑0.6米、厚0.2米,盒內橫放摺疊3至4個以細繩將頭腳相連接且拉開后每個高度為0.4米、身穿光蠟紙服裝的木偶。有時還根據需要在木偶不同部位裝上焰火的葯信,保證木偶能作出跳、舞、飛、騰、旋、翻跟斗等不同的動作。
第三步是在距毛竹竿根部5米處穿一對稍大的對稱孔,同時在距大孔5至6米上穿2至3對對稱的小孔;在大孔間插入一根1.5米長的竹條,讓竹條兩端各挑一個餅狀紙盒;在小孔間橫插2至3條0.6米長的竹條,讓其成“米”字形,然後以毛竹竿為軸在“米”字形上朝天斜扎一個圓形或八角形的“煙花輪”,再分另用大小兩個篾圈把“煙花輪”作“軸”固定。
第四步是根據需要每隔0.5米穿一對大孔,挑一擔紙盒;再隔0.2米空2對3對小孔,環扎一“煙花輪”。一般來說,一樹葯發木偶有3至4擔木偶、13至19層“煙花輪”。
第五步是用引火線將每擔木偶和“煙花輪”連接起來,考慮到葯發木偶是樹立燃放,引火人無法直接點著5米高處的引火線和演出的實際需要,於是,用一根較長的引火線來回穿梭拉到後台或遠方隱蔽處,一是便於引火,二是使引火人知道是否已經著火。
以上五步,除了第一步外,一般都是在表演前完成的。晴朗的夜晚是表演葯發木偶的最佳時光,那時,事先獲悉的三鄉五村遠近幾十公里的鄉民們便早早地來到表演地,當遠遠看到一樹聳天而立的葯發木偶時,鄉親們就說不出的興奮。每當慶祝活動接近尾聲或是木偶“神戲”演到最緊張的時候,大家先是聽到“滋滋”的聲響,緊接著就聞到一股火藥味,循聲找去最低處那擔木偶已燃著,瞬時,只見紙盒裡的木偶依靠焰火噴發的衝擊力跳出紙盒懸掛在空中或騰、或跳、或飛、或舞、或翻跟斗,個個形象逼真甚是可愛;與時同時“煙花輪”也層層朝天燃放,放出五顏六色的光,宛如艷麗的樹花,把夜空照的嫵媚多姿,就這樣持續20分鐘左右直到煙花熄滅。
解放初期曾被專家斷言早已失傳的葯發木偶上世紀90年代在泰順被發現后,當時,《溫州日報》、《浙江日報》、《人民日報》先後報道了這則令我國木偶藝術界人士振奮不已的消息。6年前,泰順葯發木偶藝人應邀前往溫州市區參加表演,由於消防部門通不過,只好取消演出。而在泰順當地,因有關部門禁止民間私自生產、製作火藥,葯發木偶也已經停止製作和演出,山城群眾已經三四年沒有看到這項傳統藝術的演出了。
泰順葯發木偶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浙江省民俗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我國的木偶藝術有五大類,其中水木偶和葯發木偶曾一度被認為在國內早已失傳,幾百年來承傳不斷的葯發木偶在泰順發現,為我國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例證。
長期以來,葯發木偶對豐富泰順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都產生過重要作用。如果加強對這一珍貴的民間藝術的保護,將繼續發揮它獨特的作用。如今,傳統的葯發木偶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民間的許多風俗已悄然隱退,葯發木偶的演出市場近十幾年來一直在縮小;一些葯發木偶的藝人年事已高,很少繼續從事此門手藝,且此項技藝收入不高,年輕人不願承傳,致使葯發木偶技藝面臨後繼無人的狀況;公安部門禁止民間擅自製作和使用火藥,是葯發木偶在這幾年幾乎絕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這項技藝能否重獲新生最關鍵的瓶頸問題。
如果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能夠得到有關部門的特殊管理和批准,瀕臨消亡的技藝還是有可能重新獲得生命。我們應當鼓勵葯發木偶藝人繼續授徒傳藝,培養新一代的藝術人才,使這門藏在深山的珍貴傳統手工技藝獲得生存之地,繼而擁有一片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