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浸蠟的結果 展開

浸蠟

病理學術語

浸蠟,病理學術語,指組織透明后,在熔化的石蠟內浸漬的過程稱為浸蠟。

目錄

正文


用其他浸透劑(如火棉膠、明膠等)滲入組織內部的過程可稱為浸透或透入。浸蠟溫度過高(超過60℃),在蠟內加入二甲苯蠟或由於透明時帶進的二甲苯過多,都會導致組織發脆,還會使組織內的抗原受到破壞;所以作者主張浸蠟用的石蠟熔點在56℃(三道),第一道:石蠟30分鐘;第二道:石蠟90分鐘;第三道:石蠟,90分鐘。浸蠟溫度控制在56~58℃左右。石蠟的更換,一般倒去第一道,後面向前面移。更換時間與脫水試劑更換相同。(第一道也可用硬脂酸石蠟1∶3浸蠟,不僅可軟化組織,特別適用於比較韌、硬的組織,而且由於硬脂酸是弱酸性的,對細胞核有媒染作用,核漿比鮮明。但容易脫片;同時對疏鬆組織容易散片)。有條件的可以每天打開第一道石蠟的蓋子,讓二甲苯揮發。浸蠟所用的石蠟如有雜質儘可能過濾,以防附在組織上,造成切片刀刀口受損,或切片破碎和划痕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