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頭鵐
雀形目鵐科鳥類
鳳頭鵐(學名:Emberiza lathami):屬小型鳴禽,體重21-31,體長134-175毫米。以頭頂的細長羽冠為特徵,雄鳥全身幾乎均為黑色具藍色光澤,兩翅和尾以及尾上覆羽栗紅色。雌鳥具短的褐色羽冠,上體暗橄欖褐色,兩翅暗褐色具栗色或栗紅色羽緣。尾暗褐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幾乎全為栗色或栗紅色,次一對的外側尾羽具大的楔狀白斑。下體污皮黃色或暗褐皮黃色,胸具窄的黑色縱紋。
鳳頭鵐為開闊和乾燥地區鳥類,棲息于山麓的耕地和岩石斜坡上,也見於市區和鄉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在丘陵和低山區活動,而冬季則下到平原,夏季卻到較高的山區繁殖。留鳥,部分遊盪。繁殖期間多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季節多結成小群。一般主食植物種子。主要分佈於中國、緬甸、印度等地。
鳳頭鵐
雄性成鳥(秋羽):所有黑色部分的羽緣均呈橄欖褐色而擴展至全身各羽,而翼覆羽轉呈黑褐色,邊緣也淺淡。
雌性成鳥:上體暗褐,緣以灰色,並具寬大灰褐色縱紋;飛羽外翈,初級飛羽尖端和內側次級飛羽暗褐,羽軸栗紅;翼覆羽棕褐,羽緣淺灰;尾羽棕褐色;大多數外側尾羽具栗紅色楔狀斑;耳羽和頰褐色而沾綠;下體銹黃,頸側和兩脅較暗而沾綠,喉和胸微具暗褐色縱紋。
幼鳥:與雌鳥相似,而且部分羽色也似成鳥的秋羽,但冠羽很短或無。
虹膜褐色;上嘴近黑色,下嘴基部肉色;腳肉褐色,爪近黑色,爪尖色淡。
大小量度:體重21-31♂克,♀22-28克;體長♂143-175毫米,♀134-166毫米;嘴峰♂11-14.9毫米,♀11-14.6毫米;翅♂74-85.5毫米,♀74-87.5毫米;尾♂62-76毫米,♀62-76毫米;跗蹠♂19-22毫米,♀18-22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等開闊地帶和海拔2000-2500米的中高山地區,常出入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松樹林林緣地帶,尤以河谷、溪流兩岸疏林灌叢地帶較常見。秋冬季節也出現於山邊稀樹草坡、農田和樹寨附近的樹叢和灌木叢中,有時甚至出現在城市的公園和庭院中。
留鳥,部分遊盪。繁殖期間多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季節多結成小群。休息時停歇於電線上或樹上,在無樹地區,則棲於突出的圓石上。性大膽,不甚怕人,有時人可以靠的很近。春、夏期間雄鳥常站在樹梢或電線上起勁地鳴叫,清脆悅耳,雄鳥叫聲作“churk”聲,但到春季繁殖期則發出一種似呼哨子的優美動聽的聲音。雌鳥在築巢過程中也發出一種似鶯類的叫聲,其他時期不能聽到。此鳥喜在麥田,薯地,油菜地上覓食,地面行走頗似雲雀,有時也攀到樹榦上覓食蟬類和其他昆蟲。
食物以植物性為主,如麥粒,薯類,雜草種子和植物碎片等,也吃少量昆蟲和蠕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和越南。
中國浙江江西、、湖南、廣西、廣東、四川(成都、寶興、西昌、綿陽、會東、雅安、米易、鹽源)、雲南(西雙版納、瀘水、騰衝、潞西、景東、元陽、貢山、瀾滄)、貴州(遵義、興義、貴定、榕江、羅甸、印江)、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東南。常見於中國華中、東南及西南的多草山坡;迷鳥至台灣。
繁殖期在5-8月。在印度繁殖期4-8月,也有的鳳頭鵐繁殖較晚,在巴基斯坦穆里山麓通常在6月初才開始營巢。當雄鳥站在岩石頂上或高樹冠上高聳冠羽發出強烈鳴唱后不久,即進行配對。雌鳥單獨負擔築巢工作。對於營巢地的選擇性不大,有的巢建於沿岸高坪的草叢中,有的在堤壩或牆壁穴中,也有的在山茶樹基部或其他小灌木下方。巢呈深杯狀,巢壁疏鬆,由細草,葦莖雜以根須和苔蘚編成,內墊以冗草毛羽等,結構較粗糙鬆散。每窩產卵3-5枚,卵呈灰白色、淡綠白色、灰黃色或污白色,具褐色斑點覆蓋於紅褐斑上,並多集中於卵的鈍端,有時形成小環,卵為橢圓形,大小為17.95-22毫米×13-17毫米。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