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於水

詞語解釋

血濃於水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xuè nóng yú shuǐ,意思是形容親情不可分割。古代滴血認親,擁有血緣關係的親子的血液便會在水中相融,即為此成語的來歷。

成語用法


示例
頭山滿藏聯(孫中山題):西諺曰血濃於水,東古訓唇齒相依。

詞語釋義


表意:血的濃度大於水。
蘊意:民族、種族感情至上。
引申義:形容骨肉親情間難以割捨

詞語來歷


古時候親人走失,往往採用滴血認親的方式。若有血緣關係,滴入的血就會衝破水的阻隔融合在一起. 人們之間所有的感情比做水,而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感情則為血。血比水濃,故父母之情,世間無與倫比。形容骨肉親情間難以割捨。

其他解釋


另一種解釋:“血濃於水”是由“君子之交淡如水”引申出來的。君子,古代所有人的追求,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自然成為古人處理感情問題的最高指標。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最高指標,憑什麼親情可以凌駕於“君子之交淡如水”之上呢?很簡單:“血濃於水”!因為親情是靠血脈來聯繫的,而血濃於水,也就是說親情比君子之交還要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