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力安的結果 展開

李力安

台灣導演

李力安,男,1948年出生,導演,畢業於台灣陸軍經理學校。

代表作有《明天只有我》《誰是無業遊民》《四年二班》《戲說乾隆》《戲說慈禧》等。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拍戲現場
拍戲現場
李力安導演出生於1948年,那時正值中國社會的大動蕩。當李力安才8個月大時,父親李天霞率部南撤福建,因擔心撤退之途會有不測之事,故沒有將他一同帶上,而是放在杭州李力安的外婆家。
1950年父親李天霞到達台灣后就派親信潛回大陸杭州,將他秘密帶走,經深圳羅湖偷渡香港,李力安1周歲的生日就是在香港度過的,後來他被帶到台灣終與父親團聚。
1964年高中畢業后,李力安想要象父親和哥哥一樣成為一名軍人,另他身體自小就一直瘦弱也需要要鍛煉,李力安的哥哥李塞安早年來台灣后考入陸軍經理學校,畢業後分發到部隊中任軍需官。在得到父親的支持后,他便來到南部的高雄報考位於鳳山的黃埔軍校,入專科班11期學習,當時很多人都想進待遇優厚、環境優越的炮兵科、通信兵等專業,為了避免某些熱門專業報考人員擁擠扎堆,校方便採取報考時不分科,考入後學生都是通過抓鬮來被動選擇科目,而李力安卻在考入軍校後主動選擇了最艱苦的步兵科學習。1966年李力安軍校畢業后,分發到部隊中任中尉副連長。
電視劇斷奶拍攝現場
電視劇斷奶拍攝現場
1967年春節前,李力安返家探親,見到家門緊閉,門板上貼著哥哥留給他的便條,說父親病重住進陸軍總醫院,家人都在陪護中。他急忙趕到醫院,看見父親李天霞患尿毒症已經不能言語,他在病床前從父親飽含辛酸的眼神中,看出了他不甘心就這樣捨去他的軍事生涯、遠離故鄉的逝去,他有太多的遺憾……
未幾李力安便返回部隊,沒過幾天的大年初二,他還在台灣中部的山區訓練山地作戰時,忽然接到哥哥李塞安的電報,說父親李天霞已經去世了,他馬上下山輾轉返回台北直接到了靈堂,馬上脫下軍裝換上孝服跪在父親靈前……
台北圓通寺位於李天霞晚年寄居的老房子附近,李天霞經常到那裡散步,也經常站在高處面對北方遙望大陸,後來李天霞對了李力安等子女說,自己死後要面對著祖國大陸安葬那裡,父親李天霞去世后李力安等子女遵照父親遺願,將其骨灰面對大陸方向安葬於台北圓通寺中。當問到父親李天霞個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時,李力安說有兩點:
第一是父親對子女的開放式的教育方式。李力安記得幾個典型例子,當他14歲時,開始偷偷吸煙,但還是被父親李天霞發現了痕迹,不想到某一天晚上,父親把他叫到身邊,把香煙遞給他,李力安不知所措,他馬上明白了父親肯定知道自己吸煙了,但琢磨父親怎麼沒有罵他,怎麼還會給他煙抽?他猶豫著,但是父親手中的香煙一直舉著,他不接也不行呀,他只有茫然地接過香煙,自己點上了。也是14歲時,父親有時在周末會帶上他參加舞會,許多家長都會向孩子迴避這類事情,但父親卻沒有這樣做,他是讓自己的子女儘早地接觸社會,熟悉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孩子的心理上做好步入社會的準備。從那時起李力安對社會活動有了了解,但這並沒有影響李力安不好,反而使李力安對人情世故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以至在他成人後,可以很自然面對很多的社會誘惑沒有發生偏斜,在從事影視工作30年中可以清醒地處理各種複雜關係,使自己公正處世。在李力安自己不斷的人生選擇時,父親從沒有命令過李力安應該如何如何地做什麼,而是詢問他的想法,為他鼓氣和提供參考意見。父親開放式的教育給李力安以深刻的印象,造就了他不安於現狀的個性。
第二是父親做事的果斷態度。父親在戰爭歲月,為掌控軍隊勇猛作戰殺人很多,有時不用直介面頭命令,身旁的警衛營侍衛一看父親的眼神,就知道了要幹什麼,馬上掏出短槍就地槍決作戰不力的部下。他這樣做很多也是迫於無奈,陣前軍長要命令部隊衝鋒陷陣,軍紀是很重要的,正是這樣父親領導的部隊才在抗戰期間打出了上高會戰等大勝仗。所以,李力安受父親的影響,一旦自己選擇或看準了一個目標就會嚴格要求自己,下定決心干到底!在部隊服役過程中,每逢休息日,李力安總是和同僚去俱樂部看電影消遣時光,暫時迴避一下單調的軍旅生活,那個時期香港的電影業開始大發展,不少經典影片來到了台灣軍營中,當李力安坐在電影銀幕前觀賞這些電影藝術時,他經常被那些感人的情節所感染,每一部電影都能給他帶來無窮的回味。逐漸地,李力安開始對電影藝術著迷了,他深深感覺到電影可以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釋放,可以使人們擺脫暫時的負擔……他今後一定要駕馭這種藝術。
為了開始追求自己的新夢想,不安於現狀的他,在1968年找到師長請求提前複員去從事電影創作事業,碰巧這位領導曾經在大陸時期跟從李天霞麾下一段時間,當知道李力安的想法后,這位師長對他還是非常幫忙,同意給李力安辦理了提前複員手續。

演藝經歷

李力安自軍隊退役后,先是加入台灣本地的電影公司,在各類劇組中先從基層工作作起,先後擔任過燈光、攝影等各個基層職務,並且在工作之餘又廣讀書籍,自學電影藝術。李力安實幹的工作精神得到了多位台灣大導演認可,在不斷得到電影前輩的指點下,李力安虛心求教,到上世紀70年代末他已經擔任了導演,並開始獨自執導拍攝了。
1982年台灣電影業開始衰退,整體顯現不景氣。李力安暫時移民到了美國,在母親經營的餐館中管理廚房,不久他便將后廚業務管理摸透了。不安於現狀的他就與妻子在其他城市找到門臉,自己開立了一個擁有50個位的中餐廳,由於經營得當,顧客雲集,50個位已經不夠坐了。他又兼并了隔壁的法國餐廳,把餐館擴大到150座的規模。
餐館營運穩定發展后,李力安經常閑暇自娛,這時不安於現狀的他,感覺到如果就這樣享受下去,實在是件痛苦的事,他又開始思索起他熱愛的老本行——電影導演。
在美國發展8年後,因為思考到自己的人生髮展和志向,李力安重新選擇導演工作,1990年他毅然將在美生意交予妻子后,獨自返回台灣尋求他的第二次電影藝術人生。
在李力安返回台灣發展電影導演事業期間,因夫妻兩地長期分居,雙方由此疏遠。李力安無奈返回美國見無法挽回,遂辦理離異手續,並將在美家產全部給了前妻。上世紀90年代初,李力安獨自一人身上揣著200美元提著兩個行李箱獨自又返回台灣,從新開始白手起家創業,后他又進軍大陸影視業,先後執導拍攝了20多部電視劇。
每逢片約來到,李力安必定每天早上5點起床,6點開工,除三餐休息1小時外,直到晚上9點收工,在劇組中連續工作14個小時后,回到宿舍中他還要再花上2-3小時安排第二天的拍攝計劃,剩有5個小時睡覺。這樣的工作強度,年輕人都難免受得了,而李力安卻能孜孜不倦。這是與他在軍校學習和部隊服役中鍛鍊出來的體魄和精神是分不開的。作為導演和製片人拍一部電視劇,有如部隊作戰,劇組方方面面的事物都要他管理安排,哪個環節有疏漏,都會影響到整體的拍攝進度,所以作為軍人出身的李力安,將自己以前入校從軍的學習來的軍事化管理應用到劇組工作中,處理各種紛雜的事物,使得他的每部劇作都能在嚴謹的管理中拍攝得得心應手,順利上映。
李力安經常說在黃埔軍校和部隊那時的艱苦鍛煉和素質學習對於他一生都是非常有益的。李力安先生有一子一女,女兒也隨父進入電影界,在美國經營演員經紀業務。
來自台灣的電視劇導演李力安先生,對祖國大陸有著一種難以割捨的深厚情感。
1990年李力安執導《戲說乾隆》,開創了大陸歷史電視劇“戲說”先河,《戲說乾隆》這部亦莊亦諧的電視劇,不僅捧紅了劇中的演員在大陸的名氣,也讓全國人民第一次認識了台灣導演李力安的過硬而紮實的藝術實力。
因為諸多歷史原因,前幾年李導演在大陸的很多家喻戶曉的作品上面都不得不將他的名字隱掉,現在祖國大陸放寬了對境外導演的諸多限制,這讓李力安先生的藝術創作之路無異於柳暗花明。李導演說,以前他執導的內地電視劇都不能署名,每次電視台一來片場,他都得為躲鏡頭而閃開。曾有兩部他執導的電視劇,製片方都將導演的名字署給了與他們自己關係好的人。據說其中《夢斷紫禁城》的署名導演還拿著這部片子騙來三部片子,結果把製片方整慘了。這次執導《鐵觀音傳奇》,終於能在內地電視劇上正大光明地署名了,李力安說,這讓他感到十分欣慰。李力安終於可以在他熱愛的祖國大陸的影視天地里盡情翱翔了。

個人作品


導演電視劇

1991年《戲說乾隆》
1992年《劉伯溫傳奇
導演李力安
導演李力安
1993年《戲說慈禧》
1998年《桃花渡之戀》(又名《鄉野奇談之藍狐情緣》)
1998年《保鏢之天之驕女》
1999年《鄉野奇談之長壽不老猴》
2000年《長纓在手》
2001年《風雲雄霸天下》
2002年《夢斷紫禁城》
2002年《水晶之戀》
2003年《陽光麗人》
2007年《假裝愛上你》
2007年《鐵觀音傳奇》
2008年《冬暖系列之涵碧園的春天》(又名《冬暖》)
2008年《幸福3+2》
2009年《租個女友回家過年》
2010年《沒有承諾的愛》
2011年《情暖萬家》
2012年《斷奶》
2012年《結婚,你準備好了嗎》
《保鏢之長風鏢局》、《保鏢之情人保鏢》、《國姓爺傳奇》、《貴客臨門》(年份不祥)

導演電影

1980年《明天只有我》
1982年《誰是無業遊民》
1979年《歡顏》(執行導演)

導演數字電影

2006年《梨園淚》
《風箏》《奔向U.S.A》(年份不祥)

監製電視劇

1998年《鄉野傳奇大黑蛾》
1998年《新鴛鴦蝴蝶夢》
1999年《聊齋怪談之打鬼救夫》(又名《打鬼救夫》)
2000年《鄉野傳奇六角井夜談》(又名《六角井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