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桂

台灣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

王秋桂,台灣著名學者。英國劍橋大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外文、清華大學新竹)中文、歷史、人類學教授,人文社會學院代理院長。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普林斯頓大學東方圖書館中西文書目專家,墨爾本大學訪問研究員。現任台灣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副執行長、玄奘大學宗教講座講授、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總幹事、《民俗曲藝》總編輯。

人物生平


王秋桂在做講座
王秋桂在做講座
王秋桂是一位學貫中西,成就跨五大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訪問大陸他在1991至2000年到大陸,主持文化部發起的“中國地方戲與儀式之研究計劃”,在13個省進行田野調查,搶救了一大批瀕臨消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召開了近十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出版了100部學術專著,200多篇學術論文。

舉辦“非遺”講座


2006年7月起,他再次聯絡國際學者團隊,在大陸主持"歷史視野中的中國地方社會比較研究——中國村落中的宗族、儀式、經濟和物質文化"計劃。此次到我院辦講座,是利用自己到徽州考察的途中時間,到我院宣講“非遺”,並與年輕大學生見面。
講座一開始,王秋桂先生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成長道路與研究現狀。他十分關心文化傳播系同學的學習與進步,介紹了多種學習方法,還講授了自己的學習經驗。接著他以儀式戲劇及村落研究為切入點,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地方戲和中國村落的研究方法。
他強調,要養成作整理研究資料的習慣,善於把自己收集的資料整理好,注重資料的說服力。每一張照片資料都要寫清楚拍攝的時間、地點,明晰所要反映的內容。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過程中,要與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地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建立相互的信任關係,獲取更多的資料。
隨後,王秋桂以儺戲為例,指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要自己親自去看、去發現。講座中,王秋桂耐心地解釋了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他殷切希望廣大同學在大學期間學會一技之長,珍惜學習時光,作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他要求大家,要對知識存有好奇心,在不斷的發問中進步。

訪問徽州


中法合作《徽州宗族、民俗與信仰調查和研究》課題組成員、台灣東吳大學教授、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王秋桂,在安徽大學徽學中心主任、教授卞利黃山學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所長吳兆民陪同下,於8月17日下午訪問徽州文化資料中心。
正在徽州文化資料中心揮汗整理徽州文書的汪柏樹、汪昭義教授、俞乃華、吳偉逸、孫承平副教授等接待了王教授的來訪,並進行了座談。
王秋桂教授對黃山學院徽州文化資料中心收集、整理徽州文書譜牒之舉極為讚賞,對收集的徽州文書表現出濃厚興趣,並對徽州文書的收藏、整理提出了建議。

談文化傳統與民間信仰


關於民間信仰

當我們把文化傳統和民間信仰並列時,有些學者會想到Robert Redfield所提出的大傳統和小傳統。我想在此說明的是文化傳統和民間信仰並不是對立的現象。民間信仰及其表現於語言的神話、傳說和表現於行動的儀式是任何文化傳統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談到我國的文化傳統,我們最先想到的是儒家的傳統,那麼《論語·鄉黨》里有一段就講:“鄉人儺,(孔子)朝服而立於阼階”。《禮記·郊特牲》里也有一段相關的記載,講“鄉人禓,孔子朝服立阼。存室神也。”《禮記·雜記下》也記載一則事情,說每年年底天子舉行大蜡,其實是我們說祭這種總盟誓的神。老百姓也不參加,子貢就看這種蠟的祭典,孔子就問他“賜也樂乎”,問他看得是不是高興?子貢就講說“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就大家好像都很瘋狂,他不能夠理解這個事情,所以就高興不起來。孔子跟他講這個道理,說“百日之蠟,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這個是說,我們農民經過百天的辛苦,只有一天得到這種福澤可以放鬆,這種道理你是不知道的。(孔子)講說:“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這個弄得很緊張,不放鬆,文王武王他們也做不到的。“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如果輕輕鬆鬆,不做事,文王、武王也不會這樣去做的。“一張一弛”才是“文武之道也”。這裡的儺和蠟都是在民間舉行的儀式。我們從儒家的典籍中看到孔子對這些儀式抱持恭敬而且讚許的態度。

對於文化傳統

四書五經及其所蘊含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一般是我國所謂的主流文化傳統。美國學者Cynthia Brokaw (包筠雅)在2007年出版一本書,Commerce in Culture: The Sibao Book Trade in th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講閩西四堡的,連城縣四堡鎮的兩家,馬家跟鄒家書坊所印行的書籍銷售的情形。當然這些書都是比較著拙劣的版本,供應較低社會階層的讀者,種類包括通書(曆書)、醫書、禮書、講數術的書,算命的、占卜的,還有唐詩、通俗小說、唱本。而占相當大的比例的是各種不同版本的四書五經跟蒙書,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我們一般把識字當成菁英社會跟我們說鄉民社會分野的標誌之一。美國一個學者叫James Hayes,長期在香港新界調查,他早期在1985年David G. Johnson做主編的一個Popular Culture in China的書裡面有一篇文章,提到他在香港的調查在荃灣的儀式專家所擁有的文書,像族譜、通書、萬寶全書、蒙書、唐詩、對聯、尺牘、訴狀、小說、唱本、勸善書等。他認為所謂菁英和基層社會間識字的差別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這個是我們指的文化傳統,就我想到的稍微觸及。

綜述

回過頭來講這個民間信仰,在中國民間信仰除了承襲遠古的巫術信仰外,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揉合儒、釋、道三教的教義。元末以來刊行的各種不同版本的《搜神記》以三教來區分民間諸神的種類。其實民間信仰是儒、釋、道、巫四教因時、因地、因教派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揉合。長期以來官方往往以民間信仰不合乎正統,視為異端加以禁絕。但是當民間所崇奉的神擁有廣大的信眾時,官方又會加以網羅,把它列入祀典,賜予封號,有時政府還斥資興建廟宇,令地方官吏定時祭祀。像城隍就是最顯著的例子之一。

王秋桂主編


歷來學者對文化曾提出各種不同的定義。這裡我想引194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詩人T. S. Eliot 在Note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48; 1962) 中論到文化三大主要條件的一段話:
The first of these is organic (not merely planned, but growing) structure, such as will foster the hereditary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within a culture…. The second is the necessity that a culture should be analysable, geographically, into local cultures: this raises the problem of “regionalism。” The third is the balance of unity and diversity in religion—that is, universality of doctrine with particularity of cult and devotion. (P. 15)
這段話可以舉很多中國的例子來加以說明。在此我想特彆強調的是,文化是一有機體的看法。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官方和支持官方意見的學者趨於把文化遺產分成精華和糟粕兩個對立的部分,提倡保存精華而揚棄糟粕。而民間信仰一向被視為“迷信”,也就是糟粕。在第一屆論壇時與會學者大都同意精華/糟粕二分法的不當,也都認為應重視民間信仰。這次我們把民間信仰做為議題在本論壇公開討論,應可修正過去一些不當的看法。二元對立的觀念如精華/糟粕,菁英/基層,以至於陰/陽,冷/熱,生/熟等可能發展成很有效的分析工具,但往往扭曲文化的本質。保護文化遺產首在了解文化的有機性,才能有一整體的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