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叉

詞語

尖叉,漢語詞語,意思是器具或武器的一組尖細突出部分之一。

引證解釋


“尖”、“叉”均舊詩中之險韻,宋·蘇軾《雪后書北台壁》詩其一末韻為“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其二末韻為“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造語自然,無趁韻之弊。其弟·轍與王安石·步原韻所和詩及蘇再用前韻所作詩,其造語押韻亦復自然。世因以“尖叉”為險韻之代稱。
清·黃景仁《次韋進士書城見贈移居四首原韻奉酬》之一:“有牀眠曲尺,無雪賦尖叉。”
清·梁章鉅《喜雪唱和詩》:“素怯尖叉造句難,東坡借雪每生瀾。”
清·秋瑾《意難忘》詞:“爐煙銷馝馞,箔影斗尖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