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點

下午五點

《下午五點》是一部由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執導,Agheleh Rezaie主演的劇情片,於2003年8月20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名在塔利班倒台後希望競選阿富汗女總統的女子的故事。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在被炸彈轟炸后的喀布爾,一位年邁的馬車夫正在給他的一家人尋 找一處避難所,這個家庭不斷地搬家。他等待著失散的兒子從巴基斯坦歸來,而他的女兒則夢想成為阿富汗未來的總統。由於無錢買葯,他們的嬰孩已處於病危之中。從巴基斯坦傳來了可怕的消息。在絕望中,馬車夫離開喀布爾,帶著這家人所剩無幾的財物遠離這座城市去尋求所謂神聖的庇護。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操作
諾格拉Agheleh Rezaie----
老父親Abdolgani Yousefrazi----
詩人Razi Mohebi仰慕諾格拉,不遺餘力地幫助和鼓勵諾格拉參加競選
雷諾瑪Marzieh Amiri----

職員表

製作人莫森·瑪克瑪爾巴夫、Siamak Alagheband、Jean Labadie、Vincent Maraval
導演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
副導演(助理)Marzieh Meshkini、Razi Mohebi
編劇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莫森·瑪克瑪爾巴夫
攝影Ebrahim Ghafori、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
配樂Mohammad Reza Darvishi
剪輯莫森·瑪克瑪爾巴夫

角色介紹


角色圖片角色名角色介紹扮演者配音
《下午五點》
《下午五點》
諾格拉
一個愛漂亮的女孩,每天被父親送到傳統學校上學,但父親剛一離開她就會從經學院溜走,換上書包里那雙白色的高跟皮鞋,打上淡藍色的洋傘,跑到專為女學生開的現代學校里。她的夢想是成為阿富汗總統。Agheleh Rezaie
雷諾瑪
諾格拉的嫂子,是一個接受傳統教育的女性。在戰爭來臨的時候,她那當卡車司機的丈夫在巴基斯坦被地雷炸死,全家人被人從家裡趕出來,因為戰爭,她永遠的失去了丈夫、孩子、住房。Marzieh Amiri
《下午五點》
《下午五點》
老父親
諾格拉年邁的父親,是一位有著嚴格宗教信仰的趕車老人。戰爭來臨之前,他每天早晨都會趕著馬車帶諾格拉去上學,戰爭來臨之後,他獨自苦苦支撐著這個三口之家,帶著一家人一次又一次地搬家。Abdolgani Yousefrazi

獲獎記錄


時間電影節獎項獲獎主體備註
2003年第56屆 戛納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獲獎
競賽單元-評審團獎《下午五點》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下午五點》提名

播出信息


發行上映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法國戛納電影節2003年5月16日法國2003年8月20日
丹麥哥本哈根國際電影節2003年8月17日加拿大世界電影節2003年9月1日
荷蘭海洋電影節2003年9月6日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2003年9月9日
比利時2003年9月10日義大利2003年9月26日
英國倫敦電影節2003年10月28日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2003年10月
希臘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2003年11月27日奧地利2003年12月5日
荷蘭2004年1月22日瑞典哥德堡電影節2004年1月29日
瑞典2004年1月30日愛爾蘭都柏林電影節2004年2月18日
丹麥2004年2月27日挪威2004年4月2日
希臘2004年4月2日中國香港國際電影節2004年4月10日
英國2004年4月16日波蘭2004年5月28日
德國2004年7月1日日本東京2004年7月3日
捷克卡羅維瓦里電影節2004年7月9日芬蘭2005年3月18日
西班牙2005年7月8日阿根廷2007年11月29日
巴西獨立世界電影節2006年8月27日

影片評價


《下午五點》開頭幾個鏡頭就影像憾人,一片荒涼景象(新浪娛樂評)。導演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塔利班倒台後的阿富汗,刻畫的是塔利班倒台後的具有一定知識修養的新女性的命運,也是西亞女性處境的真實寫照。在片中,強勢男性缺席,女性遞補成為了缺失者的形象,隨著影片的遞進,她們一再遭遇缺失。影片表面帶有一種政治激進的氣息,讓人們對塔利班倒台後阿富汗女性的命運充滿期待,從表面上看影片也呈現了一個女性爭取政治權利的革命性文本,然而片中女性的處境卻充滿矛盾。於是觀眾拋開電影激進的外衣,發現一種沉重的信息,影片中反覆出現的關於死亡的悲傷詩歌,讓觀眾完全無法感到新生活來臨的喜悅。在電影的開頭和結尾,薩米拉設計了相同的鏡頭,這形成了一種銜接關係,構成了一個環形結構,這種結構形成了一種隱喻:既是起點,也是終點。而傳統的單一向度的順時線性敘述方式,各種日常生活場景和看似尋常瑣屑甚至有點兒顯得單調刻板的生活細節構成了電影縝密、小說式的情節結構。觀眾循著主人公的生活邏輯不由自主地代替她尋找和思考可能的出路,令人沉重和絕望之處也正在於此:沒有出路。即便如此,影片所呈現的諾格拉的絕望—希望—希望破滅的這一過程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循環往複,從開頭到結尾的這個相同鏡頭的使用,其間是經過一個巨大變化的動態過程的,這個過程為觀眾提供了真切走近和認識阿富汗婦女和現代阿富汗社會的可能性。薩米拉·馬克馬巴夫賦予這個普通的甚至是有點不那麼好看的人物一個相當充滿了詩意和激情的內涵。而《下午五點》的獨特魅力還不僅如此,她的豐富而寬廣的外延使得影片呈現出在歷史重壓下反彈出的巨大張力,電影的意義於是超越了她所講述的故事和故事中主人公的命運(《天涯》《電影文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