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壚

詞語

黃壚,漢語詞語,意思是黃泉。

引證解釋


⒈ 猶黃泉。
《淮南子·覽冥訓》:“上際九天,下契黃壚。”
高誘註:“上與九天交接,下契至黃壚,黃泉下壚土也。”
《淮南子·兵略訓》:“放乎九天之上,蟠乎黃盧之下。”
晉·陸雲《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永棄高廈,黃廬是館。”
明·楊珽《龍膏記·巧遘》:“幸今日相逢故人,便九地黃壚含笑。”
清·唐孫華《張母陳太孺人貞節》詩:“旌命下九閶,恩綸賁黃壚。”
⒉ 墳墓。
宋·范成大《伊尹墓》詩:“三尺黃壚直棘邊,此心終古享皇天。”
原題註:“在空桑北一里,有磚堠刻雲‘湯相伊公之墓’。相傳墓左右生棘,皆直如矢。”
清·唐孫華《維揚舟中作》詩:“黃壚處處提簞食,緑柳村村掛紙錢。”
⒊ 大地;地球。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傳略》:“悠悠蒼天,蕩蕩黃壚,抱愚忱以埋幽壤,吾兄弟之志存焉。”
章炳麟《西歸留別中東諸君子》詩:“黃壚此摶摶,神州眇一粟。”
⒋ 後世因用“黃壚”作悼念亡友之辭。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載:“﹝王濬沖﹞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後車客:‘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於此壚……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唐·陳子昂《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烏送往,素車永訣,黃爐誰賞?”
明·夏完淳《聞大鴻仲熊訃》詩:“叩閽應有路,兄弟竟齊游。盱眕同時盡,褒融一日收。黃壚人已變,清淚夢中流。”
郭沫若《東風集·謁延安烈士陵園》:“拜罷黃壚聞笑語,英雄人物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