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骨折
開放性骨折
開放性骨折是指骨折端經皮膚傷口與外界相通的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損傷導致,致傷原因包括交通事故、高處墜落傷、槍彈傷、銳器砍傷或刺傷以及其他嚴重創傷。主要表現為骨折部位疼痛、腫脹、皮膚或黏膜破裂,骨折端與外界相通。治療方法主要採用骨折複位、徹底清創、植骨植皮等。根據病情及骨折部位不同,採用治療方法也不同。開放性骨折不是特別嚴重者,治療效果一般良好。病情嚴重者,可能會導致肢體功能障礙、殘疾,甚至引起生命危險。癥狀較輕者,一般預后良好。
● 骨科或外科。
● 開放性骨折造成的原因主要有切割傷或穿刺傷、絞軋撕裂傷、撞擊壓砸傷、槍彈傷等。
● 切割傷或穿刺傷
● ● 多為銳器或骨折端穿破皮膚造成。
● 絞軋撕裂傷
● ● 機床、切草機等絞軋造成。
● 撞擊壓砸傷
● ● 當前在交通事故損傷中最為多見,由於高速撞擊、重物壓砸等類似的原因直接作用於局部,造成開放性骨折。
● 槍彈傷
● ● 多為子彈或彈片等所致的投射傷。
● 開放性骨折主要表現為疼痛、皮膚破裂、與外界相通等癥狀。
● 骨折部位疼痛、腫脹。
● 骨折部位的皮膚或黏膜破裂。
● 骨折端與外界相通。
● 合併血管、神經損傷者,可出現骨折處劇烈疼痛,移動患肢時疼痛加劇,活動受限。
● 當患者骨折發生感染時,會出現發熱癥狀。
● 開放性骨折一般進行體格檢查及相關影像檢查。
● 體格檢查
● ● 該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判斷皮膚或黏膜破裂及骨折與外界相通的情況,有助於本病的初步診斷。
● X線檢查
● ● 該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判斷骨折的類型及移位的情況。可以更好地了解開放性骨折的具體情況,從而指導治療。
● 醫生可以通過外傷史、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進行診斷。
● 患者有撞擊、割傷、絞軋撕裂傷等外傷史。
● 骨折部位的皮膚或黏膜破裂,骨折端與外界相通。傷口內見到骨折端或傷口內流出含有脂肪滴的血液。
● X線檢查可顯示骨折斷端、移位。
● 開放性骨折有時癥狀很嚴重,為了避免誤診,應該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檢查。
● 與本病容易混淆的疾病主要有封閉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 通過X線檢查即可鑒別診斷。
● 開放性骨折應該儘早處理,可行清創、複位、植皮、植骨及康復鍛煉等。
● 早期處理
● ● 將壓迫肢體血供的骨折和脫位複位,用消毒敷料加壓包紮傷口並適當固定骨折。
● ● 儘早應用廣譜抗生素,可以儘早控制感染。
● ● 對於出血較多的傷口應加壓包紮。
● 清創術
● ● 損傷大、污染重、壞死組織多、傷后距手術時間長的創面,需經徹底清創止血后敞開換藥或負壓吸引海綿覆蓋創面,且可能需要反覆清創。可以很好地控制感染,預防併發症。
● 複位並穩定骨折端
● ● 骨折固定方式取決於患者的全身情況、局部損傷程度和部位、骨折類型、醫院的條件以及醫師的經驗,一般來說對於開放骨折一期採用外固定架固定,而其酌情更換為內固定或以外固定架作為最終固定方式;對於污染輕、清創徹底、局部軟組織條件好的患者,一期可直接採用內固定
● 植皮、局部轉移皮瓣
● ● 對於損傷大、污染重、壞死組織多、傷后距手術時間長的創面,應在反覆徹底清創后,根據具體情況採用植皮、局部轉移皮瓣或遊離皮瓣的方法閉合傷口。創面肉芽生長好或局部軟組織條件好可採用植皮手術,如出現骨外露或肌腱外露時一般採用局部轉移皮瓣或遊離皮瓣手術,也可以採取皮膚牽張器閉合傷口,或採用骨搬移技術治療骨缺損的同時縮小軟組織創面。
● 植骨術
● ● 為達到骨折癒合的目的,可能需要多次植骨術。該方法治療效果好,有助於骨折的癒合。
● ● 骨搬移或骨運輸技術
● ● 感染已控制后的骨缺損,可採用骨搬移或骨運輸技術進行治療。
● 康復鍛煉
● ● 術後進行康復鍛煉,對於肢體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 開放性骨折除了疼痛外,有時候會出現很嚴重的併發症,如感染、休克、內臟受損等,會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及健康。
● 開放性骨折所引發的功能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學習,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 一般治療效果尚好。
● 開放性骨折大多數由於意外造成,所以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應當盡量避免意外發生。
● 從事機床工作者,要嚴格遵守操作流程,避免意外發生。
● 出行要遵守交通規則,避免車禍等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