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委黨校

武漢市委黨校

武漢市委黨校創建於1951年9月,武漢行政學院成立於1988年9月,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中共武漢市委黨校是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門,是武漢市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渠道,是市委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1984年11月,省委批准武漢市委黨校為本科辦學體制。

簡介


武漢市委黨校(武漢行政學院)位於武漢市江漢區黨校路100號,緊鄰漢口火車站和天河機場,交通十分便利。黨校佔地面積200畝,總建築面積為7.4萬m2,綠化面積達80%以上。校內規劃井然有序,長年鬱鬱蔥蔥。建有集教學、辦公等於一體的15層綜合樓、能容納800人的學術報告廳、四十餘間各種規格的教室、大中小七個會議室等教學、辦公設施;還建有6棟學員公寓、游泳池、田徑場、足球場、網球場、食堂和綠化廣場等生活、文體設施。還建有裝配100台微機的計算機教室、15間多媒體教室(配備雙網:網際網路、政務網;雙機:投影機、計算機;接通了遠程播出信號)、48座語音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衛星遠程教育系統;建立了校園計算機區域網(改建成兩個獨立的區域網,100兆到桌面),校園網復蓋全校。
黨校由武漢市委、市政府主管,主要承擔培訓、輪訓各級領導幹部、各級公務員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經費由財政全額撥款。

機構設置


黨校實行校務委員會領導體制。1988年9月,武漢市成立行政學院后,實行黨校、行政學院兩塊牌子一套班子。下設有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黨史、黨建、經濟管理、行政管理、法學、信息中心(含科技、電教中心以及圖書館)、理論中心(含《長江論壇》編輯部)等教學研究機構;設有校辦公室、機關黨委(紀委、工會)、組織人事處、離退休幹部處、教務處、研究生處、函授學院、科研處、學員工作處、公務員培訓處、財務處、總務處等行政處室。

師資力量


全校現有教職工239人。專、兼職教師102人,其中專職教師67人。教授22人,副教授38人,講師31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省、市政府特殊津貼和專項津貼的15人。

培訓教學


辦學規模達2000人。函授大專現已開辦行政管理、法學、經濟管理、計算機與網路應用等專業,函授本科已開辦行政管理、經濟管理、法學、會計等專業,在職研究生已開辦管理哲學、中共黨史、黨的建設、政治學、行政管理、法學、社會學等專業。同時還開辦了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在職研究生班。

科研學術


聘請了一批院士、知名專家學者和領導幹部為兼職教授,而且先後與俄羅斯國立大學、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遠東研究所、越南河內政治學院、法國里昂行政學院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學術交流關係。先後多次組織教研人員赴俄羅斯、法國、越南、新加坡和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俄羅斯、法國和越南的學者也先後來校作學術報告和學術交流。
“九五”以來,黨校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省部市級課題83項,公開出版著作63部,發表學術論文815篇,《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中心》等刊物轉載60餘篇;獲中組部、人事部、全國行政院校、省委組織部、省、市委宣傳部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360餘項;學術論文入選聯合國第23屆人口問題研討會、國際行政院校聯合會年會、全國行政院校組織召開的各類學術研討會。1984年創辦的雙月內刊《理論探索》,1993年經國家出版署批准,易名《長江論壇》,國內外公開發行,並以其鮮明的特色、較高的品位吸引讀者。
為了適應培養跨世紀專門人才的的需要,黨校積極引進高校智力,1999年先後與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著名高等院校進行合作辦學,開辦了清華大學遠程網路教學、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在職研究生班,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來,黨校圍繞發展主題,堅持教學中心,注重學科建設,突出科研基礎,強化後勤保障,加強信息化建設,取得了新的成績,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黨校被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級文明單位”光榮稱號,被評為“武漢市目標管理立功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