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之光

閃亮之光

《閃亮之光》是由美國派拉蒙經典出品的音樂紀錄片,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米克·賈格爾基思·理查茲、羅尼·伍德、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聯合主演。該片於2008年4月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滾石樂隊在2006年年末在紐約比肯劇院舉辦的兩場演唱會的故事。

劇情簡介


搖滾樂隊滾石從2006年10月29日和11月1日在美國紐約彼康劇院舉辦的兩場演唱會,將滾石樂隊不同時期、不同視角的影像資料和採訪素材,以及兩場演唱會場內外的情景完美的凝結在一起,組建之初曾大言不慚地自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滾石樂隊,已然用他們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傳奇經歷乃至極大的成功經驗,證明了他們並非誇口自大。自從1962年7月的初登舞台,滾石樂隊就從沒停下過自己的腳步,他們的音樂涉及廣泛:硬搖滾布魯斯迷幻搖滾,甚至朋克無一不足。他們在舞台上時而粗野、時而頹廢、時而宣揚暴力、時而歌頌色情,他們成為一代名樂隊披頭士的反面教材、壞小子們的偶像。儘管幾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仍異常活躍於世界各地的各大舞台之上。他們激進犀利音樂、熱情洋溢的舞台表現力絕不減當年之勇。
演唱會的現場實錄是片子的重要內容。耀眼奪目的燈光是絢爛的布景,震耳欲聾的歌聲是自然的配樂,而瘋狂痴迷的人群也不再是演唱會中的普通元素,他們是最本色的演員。演唱會,滾石樂隊的成員們帶著自信的笑容,儘管他們已不再年輕。滿面的皺紋已突破了五線譜的數量,歲月給了他們太多的積累,太多的積累又給了他們散發無窮的活力。賈格爾、理查德、伍德、沃茨,每一個人在演唱會的表現都無可挑剔,依然是一副嬉皮士的打扮,改不了的是那副無所謂的做派。傾訴、咆哮、吶喊、歌唱、奔跑、舞蹈、跳躍、吸煙、鬼臉,滾石似乎從來不把觀眾當成自己應該小心伺候的上帝,習慣了肆無忌憚的滾石是自己的上帝,深愛著滾石的歌迷也在音樂中找到了神的感覺,無論是否經歷過那些激情與迷茫的年代,動感飛揚的音樂都讓人心馳神往。克麗斯蒂娜-阿格萊亞、傑克-懷特、布迪-蓋伊的出現也為演唱會增色不少。
閃亮之光
閃亮之光
除了音樂會現場實錄,《閃亮之光》還在歌曲之間插入了年輕時的主唱賈格爾接受世界各地記者採訪的黑白資料片。片子還記錄了音樂會開始前的一些情景,比如斯科塞斯很急迫的想找曲目單以安排拍攝計劃,但理查茲和伍德對此保持了沉默,他們似乎反對這樣的做法。賈格爾給出了一個曲目單,只不過上面的曲目不是按演出順序排列,而是按媒體熟悉、媒體知道和媒體不知道的順序排列的。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製作這部紀錄片的想法最初是來自於滾石樂隊的成員米克·賈格爾,那個時候的他正在積極地備戰樂隊為新專輯《石破天驚》做的世界巡演,過程中他突然產生了用電影的形式記錄下這次巡演的念頭,希望能夠用一種永恆的方式記住樂隊的演唱會。一旦這個擁有著鋼鐵般意志的概念開始運轉起來后,邏輯思維上的第二個步驟自然是尋找一個能夠承擔這項艱巨任務的好導演,後來找到電影人馬丁·斯科塞斯以及一個全明星的幕後製作團隊共同製作。
後期製作
《閃亮之光》是馬丁·斯科塞斯用了17台攝影機,從各個角度捕捉到了這支樂隊不知疲倦的表演,其中包括很多令人目眩的超級特寫鏡頭。馬丁·斯科塞斯拚命想找曲目單以安排拍攝計劃。為了在長廊中撲捉到樂隊成員們的身影,馬丁·斯科塞斯使用了非常多的推拉鏡頭。米克·賈格爾開始想在一片海灘上拍攝該片的一些鏡頭,然後從他們在全球巡演中剪輯出一些片段來組成該片的。可是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卻想用IMAX 3D格式來拍攝這部紀錄片,最後馬丁·斯科塞斯選擇了在自己熟悉的煙火劇場里進行影片的攝製工作。

主創團隊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米克·賈格爾Himself
基思·理查茲Himself
羅尼·伍德Himself
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Herself
比爾·柯林頓Himself
Charlie WattsHimself
Byrdie BellHerself
Igor CherkasskyPaparazzi
希拉里·柯林頓Herself
Buddy GuyHimself
Kimberly MagnessHerself
麗貝卡·莫勒Red Carpet VIP
馬丁·斯科塞斯Himself
傑克·懷特Himself
Michael CieslaStagecrew
Michael GrossFan at concert
Darryl JonesHimself
Lisa FischerHerself
Bernard FowlerHimself
Blondie ChaplinHimself
Chuck LeavellHimself
鮑比·凱斯Himself
Tim RiesHimself
羅伯特·理查德森Himself
阿爾伯特·梅索斯Himself

職員表

製作人史蒂夫·賓、Michael Cohl、米克·賈格爾、Victoria Pearman、凱斯·理查德、Jane Rose、Charlie Watts、Zane Weiner、羅尼·伍德、Joseph P. Reidy、Emma Tillinger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副導演(助理)Amy Lauritsen、Eric Richard Lasko、Joseph P. Reidy、John Silvestri、Peter Thorell、Richard E. White、David Fischer、Brian Kenyon
攝影羅伯特·理查德森
剪輯David Tedeschi
美術設計Star Theodos
視覺特效Ben Grossmann
演職員表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信息
專輯類型:原聲帶、影視音樂
藝人:The Rolling Stones
語言:英語
發行日期:2008年4月1日 
閃亮之光
閃亮之光
曲目
1、《Jumpin' Jack Flash 》
2、《Shattered 》
3、《Live With Me 》
4、《All Down The Line 》
5、《Brown Sugar 》
6、《Loving Cup 》
7、《Satisfaction 》
8、《Paint It Black 》
9、《Just My Imagination 》
10、《Faraway Eyes 》
11、《Champagne & Reefer 》
12、《Tumbling Dice 》
13、《Band Introductions 》
14、《You Got The Silver 》
15、《Connection 》
16、《Martin Scorsese Intro 》
17、《Sympathy For The Devil 》
18、《She Was Hot 》
19、《Start Me Up 》
20、《Loving Cup 》
21、《As Tears Go By 》
22、《Some Girls 》
23、《Little T&A 》
24、《I'm Free 》
25、《Shine A Light 》

幕後花絮


• 滾石樂隊的每一位成員,包括米克·賈格爾和凱斯·理查德,都是這部紀錄片的製片人。
• 影片中的兩場滾石的演唱會都是在曼哈頓的煙火劇場舉行的,同時這也是滾石樂隊第二部以IMAX格式發行的影片。
• 滾石核心人物之一的凱斯·理查德在演唱You Got the Silver的時候穿了一件軍用的短上衣,上面還別著一個海盜標記的別針。這是他在《加勒比海盜2》劇組工作時留下的紀念品。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2008年4月4日
中國香港2008年5月15日
巴西2008年4月4日
西班牙2008年4月4日
瑞典2008年4月4日
德國2008年4月4日
葡萄牙2008年4月10日
阿根廷2008年4月10日
荷蘭2008年4月10日
挪威2008年4月11日
英國2008年4月11日
冰島2008年4月11日
義大利2008年4月11日
法國2008年4月16日
以色列2008年4月17日
丹麥2008年4月17日
芬蘭2008年4月18日
匈牙利2008年5月15日
波蘭2008年5月16日
比利時2008年5月28日
澳大利亞2008年5月29日
土耳其2008年5月30日
新加坡2008年6月12日
捷克2008年7月17日
俄羅斯2008年7月17日
韓國2008年8月28日
日本2008年12月5日 

作品評價


馬丁·斯科塞斯巧妙地將滾石樂隊的獨到魅力挖掘出來並賦予一種視角,對於他頗為喜愛的滾石樂隊的了解,要直接真實地表現這支樂隊的本色,那就是直接看他們的表演。冗長的記錄只能考驗人的耐力,而無法展現這支傳奇樂隊的魅力。觀眾需要看到滾石的內核,看到那台讓這塊石頭滾動的永動機是什麼樣子。滾石的內核,是很多人眼中的攻擊、叛逆,肆無忌憚地讚美性愛、毒品、無政府主義和極端享樂主義,如果片子記錄了這些,它不僅不能反映滾石的內涵,還可能在電影分級上大受影響。於是,該片便應運而生。在從多角度直接紀錄樂隊的舞台表現的同時,不斷出現的樂隊成員的黑白資料片,以及多位有頭有臉的各界名流的表述與表白,更加全面、真實地將一支活躍近半個世紀的樂隊呈現出來。而對於那個曾自滾石樂隊於60年代中期成立不久,人們就開始問他們樂隊何時將永遠解散的問題,導演馬丁·西科塞斯並未對此問題有過直接的面對,而是用他客觀的表述和更多老舊的故事線索給出了答案。
馬丁·斯科塞斯在長期的黑幫片的拍攝中,對於通過人物多角度特寫來挖掘人物內心、表達人物情緒格外擅長,在記錄演唱會的過程中,他也動用了17台攝像機來完成這項工作,影片中人物誇張的表情,充滿張力的動作得以淋漓盡致的表現。即使這不是拍得最好的記錄片,但這也一定是拍得最好的音樂會。
無論怎樣,這部影片值得觀眾觀看並珍藏,無論是因為滾石樂隊,因為他們的音樂,還是因為馬丁·斯科塞斯。讓觀眾共同記住這段閃光的經歷,留住這段閃光的記憶。(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