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燕兒

寒燕兒

寒燕兒相傳與寒食節有關。中國北方山西內蒙一帶有清明時節捏寒燕兒的習俗。

基本介紹


寒燕燕也稱“寒雞雞”。據考證,北宋汴京時就已風行,家家戶戶都“用面造棗飛燕,柳條串之,插於門楣,謂之"子推燕"”。(《東京夢華錄》卷七)這些用柳條串起來的紅棗面燕晾乾“留之經歲”,孩童食之,據雲“可治口瘡”,但主要是預備寒食節禁炊火期間的乾糧。
寒燕兒
寒燕兒
捏寒燕兒是民間形成的一種節日習俗,它的起源是說與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的臣屬介子推有關。重耳流亡國外十餘年,介子推不僅護駕有功,而且當重耳飢餓難耐時,介子推竟然刀割自己的肉煮熟供重耳充饑。當重耳返回即位時,給許多近臣或有功者封了官,唯獨忘記了他的恩人介子推。介子推也想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教訓,故背著老母進山躲避。當重耳想起介子推為時已晚,他命令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與老母抱樹活活燒死,這個山就是如今的山西綿山。後人為紀念介子推,三月禁火一個月。晉陝一帶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捏寒燕兒(麵塑),並且把一串串寒燕兒用柳枝或棉線連接起來,掛在顯眼的地方。這種用白面製做的寒燕兒造型各異,大小不同,千姿百態,栩栩欲飛。一來可以觀賞,二來象徵春歸,再者還可以食用。“文革”前,這一習俗在老包頭從未斷代,這是晉陝民俗文化在包頭的傳承。於今城裡人很少捏寒燕兒了,鄉間興許還能見到,可見寒食節在百姓文化心裡佔有何等重要的位置。
北方的鄉村,每到清明節來臨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蒸寒燕兒。用白面捏成一個個小巧玲瓏的各種飛鳥或十二生肖形象,因為鳥兒主要以燕子為主,就叫“寒燕燕”。捏寒燕兒用的是比較硬的發麵,便於成型,蒸熟也較少變形,就同那活的一樣,栩栩如生。蒸熟的寒燕兒再用顏色染畫嘴、眼、羽、尾,形成層次鮮明的色澤對比。
寒燕兒
寒燕兒
白面抖乾淨在面盆里,倒水攪和,發酵揉餳,搓成大拇指般粗細的條狀,先捏頭嘴,后剪翅膀,再捻尾巴,用小紅豆或者小黑豆點上眼睛,一隻只栩栩欲活的小飛燕便出世了。上籠屜蒸熟后,再給它們描上自家調配的紅綠食用色素,然後扎在酸棗圪針兒上,這便稱“寒燕燕”。每枝酸棗圪針上扎的寒燕燕必須是雙數,圖的是好事成雙。照習俗講究,把這些落滿了寒燕燕的酸棗圪針插在家裡的土坯牆皮和糊紙窗戶上,頓覺灰暗低矮的屋子裡鶯歌燕舞,鳥語花香,而此時真正的春燕還未回來。
寒燕兒
寒燕兒
如果白面還略有剩餘,奶奶會在圪針上再配一個三寸大小的面人,爺爺過來略加施墨,小面人便神采飛揚。屋子裡的寒燕燕、小面人及褐色的荊棘裝飾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也讓我們有了好看好玩好吃的“童話世界”。按習俗規矩,寒燕燕須等到當年第一聲春雷響過之後,孩子們才能用棍子敲下來吃。可總是等不到那時,貪玩、飢餓的我們早就下手了。
寒燕兒
寒燕兒
這些習俗固然是人們驅凶納吉的精神寄託,但也是增強家庭凝聚力的一種潤滑劑,或是人們在枯燥乏味的年代中營造的娛樂氛圍,現在很少看到有人捏寒燕了,想起來都有點嘴饞。